大写的历史:被忽略的历史文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大写的历史
被忽略的历史文化
黄朴民 著
浙版数媒
版权信息
大写的历史:被忽略的历史文化
黄朴民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6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TCFP-N00008335-20160722
最后修订:2016年07月29日
制作:姚汝兵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6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纸质版编目数据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4
ISBN:9787533944414
目 录
序
历史的第三种读法
儒者果真高尚?
“儒”的文化史考察
门外说“礼”
品鉴三味:我读《论语》(五则)
兵者未必诡道
《武经七书》的文化密码
追求功利:《孙子兵法》的核心精神
《孙子兵法》与现代社会竞争
用兵真艺术,人生大智慧:读《孙子兵法》
汉简《孙子兵法》佚文的学术价值
兵儒异同与思想融汇
走出历史的丛林
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重构——兼说儒家对上古战争历史的虚拟化解读
走出历史图谱化的认知误区
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向何处寻觅——兵学思想史研究中的瓶颈及其突破
以史为镜
历史的相似性:三闾大学的镜子
治世与盛世
从普适性的视域重估中华文化的价值
从春秋历史看当前国际格局
附录
南辕北辙: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断想
我的国学观
现代中国需要国学
序
我曾经在第一部随笔集《寻找本色》中写下如是文字:
意兴的逸飞、思想的漂泊、生命的躁动、功名的渴求,这永远是古往今来一切伟人人生哲学的支柱、建功立业的媒介。惟其如此,他们方才成其伟大。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迟钝、闭塞、萧索、浅薄的桎梏,曾抑压多少人的生命活力,将他们降为庸碌无为的一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孔老夫子不愿意阿谀苟且,稳稳当当做他的副总理级司寇大官,而抱着“克己复礼”的理想追求不放,一往情深宣扬礼乐,尝试德政,以致丢掉了乌纱帽,漂泊四方,浪迹天涯,却仍不改其乐。为什么东汉的太学生们不肯浑浑噩噩,与世俗同流合污,博取一份功名利禄,而偏偏要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勇敢向黑暗势力宣战,以致遭受党锢之祸,惨历斧钺囹圄之戕毒,却慨当以慷,甘之如饴。这正是伟人独有的境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人辈出、正气浩然的根源。
的确,蔑视平庸,嘲笑浅薄,渴望舒展抱负,建功立业,寻求自己的人生支点,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谱写一曲生命的颂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正是所有伟人的襟度和本色。
近二十年过去了,我渐渐懂得,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气象,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超越,其真正的动因,是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基因,造就了这一切!
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厘定“文明”与“文化”的不同概念。在我看来,文明与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明是物化的、具体的,更多体现为物质性、实质性的形态,例如青铜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而文化是抽象的、理念性的,其本质则更多地体现为无形的精神力量。文明有先进或发展程度上的不同,如工业文明一般情况下要较农耕文明来得先进;而不同文化彼此之间并无优劣高下之分,我们不能说基督教文化优越于儒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反之亦然。换言之,文明更多地呈示为硬实力,而文化更多地反映为软实力。
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互为观照,互为包容,互为渗透,互为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文化都有其普适性的成分,普适价值不应该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品。当然,说什么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天下,鼓吹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侈谈东方文明主导明天的世界,也同样是片面的、偏颇的,乃至是荒诞的。
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亘古常新,就在于它的核心精神具有普适性。“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泛爱仁慈”“刚柔相济”“民为邦本”“孝悌忠信”等等,皆呈示了鲜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本质属性。它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族群与阶级,是我们今天进行东西方文化接轨与融合的重要资源。它与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天赋人权”的价值理念可谓百虑而一致,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
我的这本小书,就是想从某个侧面、某些个案,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作个性化的解读。虽然说内容的涉猎不免挂一漏万,诠释的方法不免捉襟见肘,认知的层面不免浅尝辄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收录在本书中的这些文章,基本上是能够致力于围绕“历史文化”这个中心来叙述展开的。对跌宕起伏的悠久历史,对雅人深致的中华文化,我在主观上,都试图予以充满感情的描绘,予以富有生命的重现。至于能否做到,则没有做过多的计较,也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计较。所谓“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我个人认为,历史的回顾是我们最大的慰藉,而文化的寻根更是我们最高的价值。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是我们精神的港湾,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不管你走得多远,也不管你有怎样的成功,你总是会时不时地回望你灵魂的皈依之所,梦萦于斯,心归于斯。
一言以蔽之,我们应当拥抱历史,拥抱文化,将皈依传统与坚守文化看作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看作最值得留恋与记忆的美好对象。有必要怀着深厚的寻根意识,不遗余力地去寻觅灵魂的安顿之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寄托自己的欣然,表达自己的体认,诉求自己的愿景,分享自己的愉悦,交流自己的感悟!
了解历史的终极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弄明白“从何处而来,往何处而去”的意义;文化的永恒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写的历史:被忽略的历史文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