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关于本书
「一小时」电子书出版序
前言
一、为什么会感到疲劳
二、需要休息的大脑
三、疲劳所产生的影响
由警觉而产生的压力
无法集中的注意力
耗尽感的困扰
四、测测你的抗疲劳和抗压程度
五、如何科学管理疲劳与压力
结语
作者说
注释
关于本书

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
》/知乎 Owl of Minerva
作品
出品人 周源
策划编辑 
梅莹 裴启航
实习编辑 张锐
设计 刘奕含
校对 高正哲
联系我们 publish@zhihu.com
本电子书版权为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或节录本书内容。
ZHI-BN:8-0077-0000170214-1
DNA-BN:ECFD-N00007399-20160322
最后修订:2017 年 02 月 14 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 347 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 10 号
电子邮箱: cb@bookdna.cn
网址: www.bookdna.cn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Media CO., LTD, 2013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service@bookdna.net
www.bookdna.net
「一小时」电子书出版序
知乎创始人 周源
感谢你阅读知乎推出的「一小时」系列电子书。
「一小时」系列是什么?
这是一系列短小精炼的电子书。我们邀请了知乎各专业领域的知友在书中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如果你足够认真,便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这里既有日常经济分析,也有人文历史,既有职场经验,也有生活中的科学。这些作者,都是我们精心为你寻找,在各个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专业人士。而我们出版的每一本书,都会解释一个问题,分享一种思路,展开一个视角。
地铁上,入睡前,在这些细碎的时间里,挤出一小时的时间,静下心,读下去。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
愿你从「一小时」开始,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分认识。
前言
疲劳,特别是精神上的疲劳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几乎每日都会体会到的感受。
快节奏的生活中,高压的学业、频繁的加班,睡眠方面的困难甚至障碍,以及家庭压力对我们造成的困扰非常严重。
在当今社会中,通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效率也快速增加,回顾我们社会发展的历程,通信增加的速度并不是线性的——电子邮件作为才出现几十年的技术,现在基本已过时,如今已经是即时通信的时代了。
这种通信效率的快速变革在便捷我们的生活之时,也使得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工作人员的我们,所参与竞争的广度也大大增加了,我们所被比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本地、本校、本公司,而是全行业、全国甚至全世界。
新的产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运行效率,这样的工作往往对技术迭代的效率要求更高。
在互联网行业,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几周前的技术常常就已是过时的了,这种情况给新兴产业的从业者带来了相比于既有产业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使得它所取代的产业的工作人员快速而且大量失业。
产业的升级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往往在无形中增加了全社会的压力。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生活环境,相比于我们人类的绝大部分历史中所面对的,是如此的迥然不同。
觅食的压力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减肥的问题;夜晚不再意味着休息,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天中真正的自由生活、工作的开始。
我们作为人类,从演化意义上讲,对这些新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无所适从,我们面对自己的困难的时候常常表现得更加孤独,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困境,更不知道向谁求救。
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缺乏经验。
我们面对疲劳和压力的本能性、习惯性的反应和想法——这些往往来源于演化和长久的经验——常常因为跟生理规律的矛盾而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公共领域关于疲劳和压力知识的稀缺,让这个问题常常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使得困境中的人们胡乱采取一些占据宣传渠道的混淆视听的方案,这些方案往往还打着「心理学」的幌子,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是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在困境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摄取有限的资源,包括能量、矿物质和水分。从工程视角来看,即便身体是一个效率很高的机器,也必然有它的极限工作状态和最优工作状态。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身体(特别是神经系统)长期保持超常的高效工作状态,因为神经系统的代谢产物会反馈给神经系统的感受器(受体),降低人的成就感,使人疲倦、嗜睡。
我们会出现这些症状,原因就是威胁到了神经系统持续工作所依赖的条件,挑战了人的「毅力」。而毅力不是万能的,如果它碰巧没被打倒,那只是面对的挑战不够强。
由于来自于先天和后天发育的差异,以及生活和生理的状态上的差异,每个人的「毅力」——如果可以量化衡量的话——也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有些人能持续地以外人所见的「鸡血」状态工作而身体无恙,这必然要求他/她的神经系统耐受力好而且身体状态极佳。
因此一些人能成功,甚至做什么成什么,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生理性的因素决定了,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因素归结为「天赋」。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少人有这样令人羡慕的「天赋」。极端压力条件是一个筛选出这样「天赋」的合适工具,最典型的一种便是高考。
「高考」这类事情,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是考验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而是考验人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的耐受性,这些因素反而更能决定我们在日后的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
悲观一点说,作为大部分在这些机能上并不优秀的个人,认清楚自己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极限有积极意义。
这让我们能更正确地面对自己,在适当的时机认输,不用因为认为自己可以一搏却没继续努力而后悔,或者至少不会因为看太多鸡血文而异想天开。 ............

书籍插图:
书籍《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 - 插图1
书籍《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