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如何说:高效能沟通的逻辑与秘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如何听如何说:高效能沟通的逻辑与秘诀
作者:[美]莫提默·艾德勒
译者:王留成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521716092
第一章
如此妙计无处学
1
你知道怎么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吗?当你尝试走进那人的内心世界时,他又该做何回应?
我们有时会通过哭泣,或者做出面部表情、手势,或者发出一些其他的肢体信号,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使用语言来实现与他人心灵的互动交流——更具体一点来说,互动的一方靠写和说,另一方则靠读和听。
听、说、读、写,语言的这四种运用方式又可划分为两对平行的组合:写和读是一组,听和说是一组。显然,每一组的两种运用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无人阅读,写作就无意义;如果无人倾听,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非常擅长写作,不管是基于天生的禀赋还是基于后天的努力练习,或者兼而有之,反正他们总是能比别人写得更好。但是无论多么能写的人,如果他的作品落到不善阅读的人手里,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众所周知,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训练的,而有些人的阅读技巧要远远高于别人。
读、写如此,听、说亦然。有些人可能很有天赋,能够成为比别人更好的演说家,但还必须多加学习和练习,才能使这种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同样,想要拥有过人的倾听能力,如果不是天赋异禀,那么就要认认真真地多加训练。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听、说、读、写这四种截然不同的活动来实现,而要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对听、说、读、写中的每一种,你都需要具备出色的技巧。这些技巧中,有多少是学校教过你的呢?又有多少是你的孩子正在被教授的呢?
或许你会脱口而出,你在学校学了阅读和写作,你的孩子也正在学这些。或许,你也会立即再补充一句:虽然受到的这些教育还不能让人完全满意,但至少在小学阶段,学校在阅读和写作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写作,这方面的课程并不会随着小学阶段的结束而结束,相反,直到高中甚至大学的早期都还会有很多写作课程。但是,阅读方面的课程就很少有超过小学阶段的了。这显然非常不应该,仅仅是小学阶段教授的那些基础的阅读技巧,对理解那些最值得阅读的优秀著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正因为如此,四十年前我撰写了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旨在提供一些远在小学程度以上的阅读技巧,以弥补中学、大学教育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对“说”的指导又是什么情况呢?我怀疑,没有人记得在小学阶段曾经得到过像写作和阅读训练那样的关于说话技巧的指导。事实上,除了部分中学和大学开设的一些诸如“公开演讲课”之类,以及为那些有语言障碍的人开设的特殊语言课程之外,再没有任何关于说话的一般性、通用性技巧培训课程了。
我们再来看看有关如何听的教育情况。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地方对你进行如何听的培训吗?似乎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倾听的能力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培训。这真是不可思议!这样的现实也让人无法想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任何阶段在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倾听方面做出努力——至少能够实现听说循环的闭合,从而更好地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
造成如此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局面的原因是,“听”和“说”这两种基本不被教授的技能,事实上比阅读和写作更难掌握,也更难教授。至于为何如此,且让我慢慢道来。
我们经常会看到,总是有人抱怨现在的中学甚至大学毕业生读写技能水平低,而很少有人抱怨他们的听与说的水平。其实,虽然那些完成了十二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业的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水平较低,但他们的说话水平要更低一些,而他们的倾听水平又往往是最低的。
2
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前的时代,人们受到的教育中,听和说所占的比重是远超过读和写的。这种情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在没有印刷书且手抄本只是极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的时代,那些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人,不管是跟着私人老师学习,还是在古典时代的学院学习,或者是在中世纪的大学学习,都只能依靠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师的讲解学习知识,概莫能外。
在中世纪的大学里,虽然老师也被称为“讲师”,但和我们现在经常用的“讲师”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在那时候的课堂上,只有老师才拥有一本书的手抄副本,其中包含着上课时所要讲授的知识及相关解读。因此,正如“讲课”(lecture
)这一词汇的词源所表示的,讲课的过程就包括大声朗诵一段讲义,并适时穿插一些点评。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学生们学到了什么,都是靠一丝不苟地听讲来学习的。故此,他们越懂得倾听的技巧,越会听课,才能学到越多的知识。
在中世纪的著名大学中,诸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帕多瓦大学和科隆大学等,基础教育均包括古人们称为“文科”的艺术和技巧性知识培训。这些艺术技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和语言运用相关,另一部分和算术运算、数学符号使用相关。
中世纪的大学秉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是学习掌握听、说、读、写这些语言运用技巧的必备课程,而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则是学好测量、计算和估算的基础学科。
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就是七门文科课程,那些中世纪的大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文科七艺”才能获得文科学士学位。拥有“学士”学位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对婚姻奥秘一窍不通的未婚男性,
相反,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接受了足够多的基础教育,已经有能力去学习法律、医学或神学等更高阶段的大学课程了。
更准确地说,在中世纪的大学,学士学位只不过是张准入证,是一张进入更高学习阶段的通行证。它不代表学位持有人已满腹经纶、学有所成,它仅仅意味着他们成功掌握了学习的技能,以及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技能。
今天,虽有很多人谈起“文科”或“文科教育”,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一概念在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教育体系中的真实内涵,以及它曾经在我们如今称为“基础教育”的阶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那种文科教育已经逐渐消失了。
随手翻翻美国的教育机构在18世纪的课程表,你仍然能从中找到语法、修辞和逻辑等课程,说明这些内容在当时仍被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如何听如何说:高效能沟通的逻辑与秘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