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开端
艺术——渴求理想
雕刻时光
使命与命运
电影形象
艺术家的责任
《乡愁》之后
《牺牲》
结语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电影人”书系缘起
我们看过一部好电影,经常意犹未尽,还想了解电影幕后的点滴及主创的故事。优秀的电影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电影内容本身,还有许多含蓄深长、耐人寻味的意蕴,以及开阔、丰富、浓缩的人类经验。
为此,我们精选了一系列优秀电影人的文字作品,编成这套“电影人”书系。在这里,导演、制片人、演员、剪辑师、灯光师等,从电影人的视角,将他们为之投注毕生心血的电影的种种,拍摄期间的奇闻趣事或感动瞬间,乃至自己的人生体验或心路历程,讲给银幕前的读者。这些作者不仅是电影人,也是文学造诣很高的人。
关于人生,关于电影,关于我们这个世界,深刻之见,深厚之情,在他们笔下随处可见。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不止可以了解与电影相关的知识,还会收获更广泛的人生思考与审美感受。
“电影人”书系献给每一位热爱电影,热爱文学,关注人生,关注世界的人。
初看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
蓦然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房间的门口,
过去从没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
我一直都渴望能进去,
而他却能进入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英格玛·伯格曼
前言
二十多年前,我在草拟本书初稿时常常会疑虑:它是否值得我如此投入?一部接一部地拍电影,实在地解决拍摄中出现的抽象问题,不是更切合实际吗?
我的创作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漫长而折磨人的拍摄空档期,我无所事事,一遍遍地思考:我工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何在;对比同行的经验和成就,我对电影艺术的潜力有何独特见解。
通过反复阅读各种电影史著作,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些著作并不能令我满意,反而令我想就电影创作及其目的提出种种不同的理解。我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对其基本规则理解的表达欲,总是在与我所熟稔的电影理论的碰撞中形成的。
我越来越多地在各种演讲场合中接触观众,感到发表这些见解的时机已经成熟。观众渴望理解我电影的实质,找到他们在观影后产生的不计其数的问题的答案,并最终为自己零散无章的电影观乃至艺术观找到一把标尺。
应当承认,我对观众来信有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它们令我时而沮丧,时而欢欣鼓舞。在苏联工作的岁月里,这些信件堆积如山,包含了各类问题与困惑。
我忍不住想要在这里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我和观众交流(有时候是完全的不理解!)的特点。
“我看了您的电影《镜子》,”一位来自列宁格勒的结构工程师写道,“整部都看完了。才刚看了半个小时,我就因想弄明白片中人物、事件、回忆的关联而头疼。我们这些可怜的观众什么电影都看:好片、烂片、平庸的、别出心裁的,那些都可以看懂,可以去赞美或批评,但这一部呢?”一位来自加里宁格勒的设备工程师甚至被激怒了,忍无可忍:“半小时前我看了电影《镜子》。好极了!导演同志,您看过这部片子吗?我觉得,这部电影简直不正常……祝您事业有成,但是不要拍这样的电影。”还有一位来自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工程师,掩饰不住自己的厌恶:“多么下流,多么污秽!呸,真恶心!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您的电影不知所云,根本打动不了观众。”这位工程师甚至还要求管电影的领导给个说法:“真是令人惊诧,我们苏联负责电影放映的人竟然会出现这样的漏洞。”我为领导说句公道话,他们并不经常放过这样的“漏洞”,平均五年一次而已,而我呢,老收到这样的信,总绝望地想:说真的,我究竟为谁创作,为何创作?
另一类观众的信件又燃起我的一线希望,他们虽不理解,但却非常真诚地想看懂这些电影。有的人会说:“我深信自己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因看了您的《镜子》不解而向您求助的人。影片的片段都很精彩,可要如何把它们关联起来?”还有另一位来自列宁格勒的女性给我来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我都没有做好领会这部电影的准备。这该如何解释呢?我对电影并非一无所知……我看过您以前的作品《伊凡的童年》和《安德烈·鲁布廖夫》,完全看得懂。可是这一部却不能……电影在放映之前,应当让观众有思想准备。看完这部电影,观众会感到无助、沮丧。尊敬的安德烈,如果您不能回答我所有的问题,那么哪怕告诉我可以在哪里读到该片的相关资料,可以吗……”
很遗憾,对此我没有什么好建议的,因为我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镜子》的评论,如果不算《电影艺术》杂志刊登的那篇。那是我的同行们在国家电影局和电影艺术家协会会议上的发言记录,文中公开指责我的电影是不可饶恕的“精英主义”。不过,这一切并非毫无出路,一些常常出现的论据证明热爱并期待我的电影的观众还是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有意帮我和我的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给我寄来一则发表在他们研究所墙报上的简讯:
“整个莫斯科都对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反响强烈,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也不例外。许多人想与导演见面,但多年不能如愿。(很遗憾,简讯作者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不懂塔可夫斯基是怎么用电影手法创作出这样一部深刻的哲学作品的。习惯于认为电影就是情节、事件、人物和千篇一律的‘快乐结局’的观众,若试图在塔可夫斯基电影中找这些因素,会一无所获、沮丧而返。
“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是人。不,不是那个具体的、在画面之外发声的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这部电影讲的是你,你的父亲、爷爷,也是某个在你死后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他依然是那个‘你’。这部电影讲的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他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他的一部分;它讲的是人用自己的生命对过去和将来负责。光冲着巴赫的音乐和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诗歌就应该去看这部电影,看它就如同面朝大海,仰望星空,享受自然风光。这里没有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无法阐释人是什么,无法阐释生命的意义。”
必须承认,哪怕职业影评人称赞我的作品,他们的观念和见解也经常令我失望与恼火——至少我时常感到:这些评论人不过是对我的工作漫不经心或刻板照搬老生常谈的电影学理论以代替观众鲜活感受的平庸之辈。当我收到那些坦诚的来信,有时只是同受我的电影触动的观众会面,我就开始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工作, ............

书籍插图:
书籍《雕刻时光》 - 插图1
书籍《雕刻时光》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雕刻时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