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那些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自序:你们还记得我吗?
前言:四个相命师
PART1 心底最挂念的人
母难月
只想和你接近
遗书
PART2 日夜惦记的地方
可爱的冤仇人
老山高丽足五两
琵琶鼠
小小起义
PART3 博真情的朋友们
春天
茄子

跑片
告别式
PART4 一封情书的重量
情书
重逢
美满
PART5 这些人,那些事
思念
真实感
寂寞
笑容
抓住一个春天
门外青山
笑给天看
关于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
  全台湾最会说故事的国民作家,暌违12年感人之作!
  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
  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博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这些人和事,透过他真情挚意的笔,如此跃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泪交织的同时,也无可取代的成为烙印在你我心底、这一个时代的美好缩影……
 
  吴念真的真心话:
  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至于故事里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说:在人生的过程里何其有幸与你们相遇,或辗转知道你们的故事;记得你们、记得那些事,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们也还记得我吗?
 
  特别收录 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遗书>,写下对胞弟离开人间的真情告白与不舍。
  特别邀请 作家雷骧绘制插画,看两位大师以图文激荡出的精彩火花。
  本书由“三秋书屋”整理
 
 
作者简介
  吴念真
  全方位的创意人、电影人、广告人、剧场人。本名吴文钦。一九五二年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一九七六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也曾获得吴浊流文学奖。并著有多本畅销经典作品,如《台湾念真情》系列等书。
  一九八一年起,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无言的山丘》《客途秋恨》和《悲情城市》等七十五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改编父亲故事而成的电影处女作《多桑》,获颁意大利都灵影展最佳影片奖等奖项。
  主持TVBS「台湾念真情」节目达三年,导演企划及代言的广告数十支。二零零一年,舞台剧处女作《人间条件》献给了绿光剧团,隔年又编导了《青春小鸟》。二零零六年,推出《人间条件2——她与她生命中的男人们》;二零零七年推出《人间条件3——台北上午零时》;二零零九年推出《人间条件4——一样的月光》等系列作品,再次成功诠释「国民戏剧」。
 
 
自序:你们还记得我吗?
  在仔细读完经过编辑的这些文字的此刻,好像不得不向「到了一个年纪,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忆」这句话低头,尽管之前始终对其中所隐含的轻视和同情嗤之以鼻,甚至充满抗拒和敌意。
  是事实,因为交织成这些文字的几乎全是往事的点点滴滴。
  当其中某些片段开始在网路中被转寄流传,有网友留言问说,你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我用少年时期读过的《麦克阿瑟回忆录》里头的一句话回答了他们,我说:「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这也是事实。
  多年来杂乱的行程、密集的工作已经是固定的生活型态,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理由;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一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
  戏有时候会演得很长很长,从午夜一直到天际露出微光;因为「自己」在「回忆」的导引下经常意外地与遗忘多时的某个阶段的另一个「自己」再度重逢,于是,就像久别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忆被唤醒,一如梦境与梦境的连结,没有逻辑,无边无际。
  有时候会想,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或许是工作的关系,长久以来似乎习惯拿这些人与事和人分享,不知道有多少次当某些心思细腻的朋友听完这些故事之后,都会跟我说:写下来吧,当你有一天什么都记不得的时候,至少还有人会帮你记得这些人、那些事。
  是曾想写过,只是始终在等候着自己所希冀的那个适当时刻——例如:不再杂事如麻、劳累奔波,身心皆已安顿,日子安稳无惊——的来临,没想到这一切后来却都在始料未及的状态下完成。
  一年多前新闻界的好友张瑞昌跑到舞台剧「人间条件」正在演出中的后台来,说他奉调到周刊当总编辑,希望我能在那里开个专栏,「就把你平常随口说出来的那些故事写下来就好,又不用耗费你多少时间!」,他说。
  许多人都知道我性格里最大的致命伤叫「不好意思拒绝」,尤其是面对朋友的要求;听说他们私下经常宣称:「要念真干嘛一点都不难,噜久了就会有!」
  瑞昌不但持续不断地噜,甚至用了最狠的一招:先在周刊上打上预告,甚至连专栏的名称都已帮我设定好,叫「人间吴条件」。
  之后不用说,开始被逼上路,每个星期二的夜晚经常成为我「焚膏继晷」的无眠之夜,一旦遇到出差旅行甚至还得预留存稿,或笔电随行。
  记得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到国外旅游,夜晚时分我在桌前赶稿,他们则在我房间内打牌消遣,在断续吃、碰的牌声中,忽然听见有人故意以好整以暇的语气说:「 ............

书籍插图:
书籍《这些人,那些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这些人,那些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