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说明
本书所用文本来自CNKI,由制作者加以整理编辑完成。在此过程中对个别生僻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右下角字体取自“草檀斋毛泽东字体”。
◎内容提要:毛泽东一生热爱古典文学,其创作的旧体诗词想象飞动、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既是其政治理想的体现,又是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程的重现。
注:为获得最佳阅读效果,请在多看设置中将排版设为“原版”(多看2.x版本)或“无”(多看3.x版本以上),背景为预设背景(不要自定义背景和字体颜色,以免整体配色出问题);字体设置为“默认”(使用书中指定字体),字体大小为默认大小(一般手机上为+3,平板上为+2——即减小字体到最小值后,点击增大按钮的次数)。
出版说明
本社自20世纪80年代推出《唐诗鉴赏辞典》以来,不断开拓鉴赏辞典的新品种。为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求,本社现推出名家作品鉴赏辞典系列。毛泽东诗词以其博大丰富的内涵,雄浑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加之作者作为雄才大略的领袖的魅力,长久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本社将《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作为名家作品鉴赏辞典之一种,邀请国内众多专家对毛泽东诗词作了细致的注释和精到的赏析,并附录相关手迹和资料,使读者对毛泽东诗词有更深入、更多角度的理解。因编者水平所限,书中舛错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凡例
一、本书收录毛泽东诗词63首。
二、本书正文包括原文、注释、赏析文章三部分。原文一般采用通行版本,有的也参照了其他版本,择善而从。疑难词语及人名、地名、典故、史实,多作简要注释,有的则随赏析串讲。
三、正文的排列,大体以创作时间先后为序。
四、毛泽东所作唱和诗词,赏析文之后附有原诗,以便读者了解创作背景,更好地鉴赏诗词内容和含义。
五、本书的附录有:毛泽东论诗信札、毛泽东诗论选、诗词常识,供读者参考。

谈到当代诗词,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毛泽东诗词。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旧体诗坛几乎完全为毛泽东诗词的光芒所笼罩。在新诗大获全胜,旧体诗词边缘化生存的时代,这一现象显得尤为奇特,乃至在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这就是传统诗词最后的辉煌。
然而,“毛主席诗词”垄断诗坛,并不是毛泽东的初衷。《沁园春·雪》是最早发表的一首毛泽东诗词。这首词写作于1936年,发表于1945年。并不是由中共党报刊登,而是为重庆一家民营报纸《新民报晚刊》所披露。该报编者搜集到两个文本、拼成全豹,未经毛泽东本人授权,就自作主张地发表了。
毛泽东诗词的成批发表,是在1957年初。先是,臧克家致信毛泽东,要求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老人家的诗词。毛泽东将记得起来的旧作,加上臧克家寄去的八首,一共十八首,寄去,附信说:“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致臧克家》)你看,这完全是被动的口气。
虽然毛泽东称之“谬种”,认为“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但毛泽东诗词的发表和广泛流传,则无异于讽一而劝百。20世纪的成年人,随口背上十来首毛泽东诗词,大约是不成问题的。能背诵三十来首毛泽东诗词的人,比能背诵三十来首李、杜诗篇的人多得多,这也是事实。眼下五六十岁的人,对于诗词的爱好,大抵不是从《唐诗三百首》开始,而是从《毛主席诗词十八首》或《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开始的。不少人在最初写作诗词时,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影响。要说老人家沾溉了一代读者,也不为过。
爱好古典诗歌并写作旧体诗词,本是毛泽东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并非主要、却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郭沫若谓之“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中共老一辈革命家会写旧体诗词的人不少,但真正形成个人风格而足以名家者不多。毛泽东诗词远出侪辈之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毛泽东诗词以兴会为宗,不作无病呻吟,没有客气假象,是真诗。《词六首引言》云:“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七律《送瘟神》诗前小序亦云:“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又是“马背上哼成”,又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又是“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这是何等的兴会。吟过了,就放下了,就“通忘记了”。好事者“搜集起来,要求发表”,才“因以付之”。这种平常心,就让人佩服不已。比起那些写得一两首仿古的诗词,就自恋不已的文人,真不知高明多少。
郭沫若啧啧称叹:“充实光辉,大而化,空前未有。”(《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大而化”本是前人对杜诗的评价。毛泽东本人对“化”字就有个解释,说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杜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始谓之“化”。而毛泽东诗词并不以风格多样见长,所以这个“化”字是有待商榷的。
而一个“大”字,确实能概括毛泽东诗词给人的总体感受。
论者经常谈到毛泽东诗词的史诗气概。而史诗是与叙事性和宏伟规模相联系的。毛泽东所擅长的词体和七律,都是篇幅短小之作,根本不具备史诗的规模,何以给人以史诗的感受呢?原来,毛泽东诗词有一个非常显著、足以和辉煌的史诗媲美的特点,就是主题重大。
毛泽东诗词所反映和表现的,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一场历史变革,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从武装割据到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过程和革命豪情。写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有《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等;写于土地革命时期的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会昌》等等;反映长征的有《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等;写于红军初到陕北时期的有《沁园春·雪》等;写于解放战争胜利时刻的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虽然没有展开叙事,但将其诗词标题中的地名串联起来, ............

书籍插图:
书籍《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 - 插图1
书籍《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