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读书心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伍尔夫读书心得[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刘文荣
译文汇出版社2011年1月·上海
前言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杰出的女作家。她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一起,被称为「四大意识流小说家」。她享誉世界的「意识流」小说,如《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但除了是个杰出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是个杰出的散文家和评论家。在她的散文和评论文章中,有许多是她的评论与感想,通常都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因此也可称为「读书心得」。我在这里选了29篇这样的文章——当然,是我认为最好的——内容涉及如何读书、书与女性、名家名作以及对当代文学的看法等方面。「关于读书,」弗吉尼亚·伍尔夫明确表示,「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因此,尽管她谈到了如何读小说、如何读传记和回忆录、如何读诗歌,但谈的都是她自己的体会,绝无充当导师的意思(她始终只把自己看作「普通读者」。)然而,一个人的切身体会,恰恰更能使别人从中得到启发。譬如,关于如何对待一本书,她说:我们既是作者的同伙,又是作者的审判官,「作为同伙,我们对作者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无论怎样宽容也不会过分;作为审判官,我们对作者的态度应该是严厉的,而且无论怎样严厉,也同样不会过分」。既是同伙,又是审判官;这很有启发——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若能先当作者的同伙、然后再当审判官的话,那么我们对作者的评判,在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评判吗?而一个人若能自我评判,不是说明他已有所长进了吗?我们常说「开卷有益」,也许道理就在这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是个自觉的女权主义者,所以在她的读书随笔中,有一部分就是有关女性问题的。她一直想从历代学者所写的书里找到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她最后发现,这是徒劳的——对女性,历代学者不是漠不关心,就是嗤之以鼻。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问道——为什么男人总是拥有财富、权力、名誉、地位,女人却一无所有?难道女人真的不及男人吗?根本不是。女人不及男人的假象,恰恰是男人一手制造的。其实,只要有可能——她断言说——男人做得到的,女人也能做到;在未来,一定会有女性莎士比亚!那么,现在的女人应该做什么呢?她说: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空余时间、一小笔由她自己支配的钱,和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房间——这是最低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由此才有可能进一步谈论女性的其他权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确实如此。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20世纪初为女性提出的这三种最低要求,如今已到了21世纪,是不是所有的女性都真正得到了满足?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些文章还是值得我们大家都来读一读的——不仅是女人,还有男人!当然,弗吉尼亚·伍尔夫读得最多的还是文学名作。她不仅研读经典作家如蒙田、笛福、斯特恩、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同时也非常关心和她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如康拉德和D. H.
劳伦斯的作品。对于名家名作,她当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而且往往非常精辟,但即便是对于小说,她其实也不像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的那样,好像她对一切非「意识流」小说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加以诋毁。她有时确实会批评出自名家之手的名作,但这只能说她直言不讳——谁说名家名作就一定是毫无缺点的?再说,她自己也是个名家,而对自己的作品,她也同样直言不讳,曾多次说到她对它们并不满意,有些地方甚至写得有点荒唐可笑,等等。除了名家名作,弗吉尼亚·伍尔夫还大量阅读当代作品——即使是三流作品,她也读。她不仅读英国当代小说,还读了不少美国当代小说;不仅读当代诗歌,还读当代随笔。这样的广泛阅读,实际上已使她能高屋建瓴地对当代文学作出评价,但她还是很谦虚地把自己写的这类文章称为「印象」、「漫谈」,或者「观感」。她的「印象」其实非常深刻,并非真是浮光掠影的印象;她的「漫谈」其实非常中肯,并非真是东扯西拉的漫谈;她的「观感」也并非走马观花似地略略感受一下,而确实是有感而发。这里译出的29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出版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The Common Reader」(《普通读者》)、「The Second Common Reader」(《普通读者二集》)和「A Room of One's Own」(《自己的房间》)。译者2010年8月
I 为何读书与如何读书读书不必听人指导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我觉得,只有你和我在这一点上意见一致,我才有权提出我的看法或者建议,而且你也不必受我的看法的束缚,以免影响你的独立性。因为,作为一个读者,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对于书,谁又能制定出什么规律来呢?滑铁卢战役是在哪一天打起来的——这种事当然会有肯定的回答;但是要说《哈姆雷特》是不是比《李尔王》更好,那就谁也说不准了——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拿主意。如果把那些衣冠楚楚的权威学者请进图书馆,让他们来告诉我们该读什么书,或者我们所读的书究竟有何价值,那就等于在摧毁自由精神,而自由精神恰恰是书之圣殿里的生命所在。我们在其他地方或许会有常规和惯例可循——唯有在这里,我们绝不能受常规和惯例的束缚。不过,为了得到自由,当然也得对自己有所限制。我们不能愚昧而徒劳地浪费精力:为了给一盆玫瑰花浇水,便把半个院子全浇湿。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准确有力地把握对象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图书馆里可能首先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我们的「对象」是什么?粗粗一看,很可能是乱七八糟一大堆:诗歌和小说、历史和回忆录、词典和蓝皮书——各种各样的民族、各种各样的年龄和各种各样性格的男男女女用各种各样的文字写成的各种各样的书,全堆放在那些架子上。窗外有只驴子在叫,几个女人在水槽边闲聊,小马驹在田野里奔跑……我们从哪里开始呢?怎样才能在这一片混沌中理出个头绪来?怎样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伍尔夫读书心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