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上海来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2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最近,张爱玲生前从未刊载的一部中篇小说即将面世的消息,在媒体上传得热闹非常,给眼下烈火熊熊的“张腔胡调”添了把干柴。“张迷”熟读张爱玲作品之余,难免对她个人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虽然她有着名门望族的世家背景,有着众说纷纭的短暂传奇情爱经历,但要把她单纯又繁复的一生在荧屏上展现,注定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三毛就曾因此伤心失落。张爱玲海内外的拥趸实在太多,大伙儿都磨刀霍霍等待着新的“猎物”闯入他们的视野。写过《卧虎藏龙》、《饮食男女》、《人间四月天》的台湾才女王蕙玲披挂上阵,用了数年时间准备,三年时间创作,可谓十年磨一剑,战战兢兢地完成了近四十万字的《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的创作。
为写一个创作者心灵世界的思想和情感,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读者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里成长,她尖刻敏锐、细致入微的悲凉文风的形成过程,她与胡兰成昙花一现没有结果的苦涩爱情……最后闪回到她晚年在美国凄凉孤苦的生活状况。
王蕙玲并不强调故事性,她抓住张爱玲每一个时期的生命细节,既像日记散文,更像绘画或音乐,丰实以生命的各种色彩,串联起的是心灵的韵律起伏。她行文走笔,字字珠玑,语言像春天里的花树,微风吹过,暗香浮动,满眼落英缤纷;又似秋夜枝头的寒露,晶莹剔透,彻骨冰凉,触目寒灰一片。
王蕙玲写了我们想知道的张爱玲,没有写出不该替她说的话,其它的便只能由读者去感受。
王蕙玲:www.openelib.org,www.openelib.org
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传奇
原著王蕙玲编写寒月

第一部分难民居留的身分

一九五五年秋天的旧金山码头上,清晨的天色是沉郁的灰蓝,浓密的大雾覆盖在海上,灯塔光束回旋在海岸,光束里飘着千丝万缕密密的雨丝。港口外传来悠长的汽笛声,那是大船在等待进港。对旧金山来说,这破晓的一刻与平日无异。但在船上的张爱玲眼中,隐隐约约浮现的金门大桥红色的桥身,仿佛给了她一个保证。过去在茫茫一片的大海和雾霭中隐退。未来就在她紧紧握着船舷栏杆的纤瘦的手中。
她记得在夏威夷接受日裔移民官审查时,那人脸上谨慎严肃的表情。他是个拥有权力决定张爱玲未来的人。他眼睛梭巡着张爱玲,一边问些套话,一边对她进行主观的考量。她只能保持着低调诚恳的态度,即使说到被留在身后的亲人时心头轻轻有些抽搐,也必须抑制住从眼神里流露出的丝毫情感。
移民官慢吞吞地翻阅着卷宗,实在没有其它问题可问,便在张爱玲的证件上盖了章。随后,他面无表情背书一样地说:“美国移民局根据一九五三年移民局难民条款修订法案,基于人道精神给予你难民居留的身分,根据这项法令你可以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但美国政府也将根据你在美国的活动随时对你的身分进行重新审核,举行听证会进行讨论,或取消你的居留身分。”
张爱玲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最终以难民居留的身分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所幸新罕布什尔州的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给了她一个名额,她可以在那里度过整个春天,试试能否用曾在上海红极一时的文字养活自己。
四野是一片安静的白,一辆巴士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乡间路上迂回绕行。张爱玲靠窗而坐,从一个没有缝隙的夹角向外张望,呼出的热气一波波吹在玻璃上,却仍然化不开车窗上凝结着的、比她这些年记忆更清晰的冰晶。
文艺营木造的营区大厅像一座裹满鲜奶油和糖霜的蛋糕屋,坐落在一片松林雪地里,除了烟囱里冒出的白烟,一切都安详静止。雪没有要停的意思,铲过雪的路又覆上了一片新白,乌鸦停在木桩上观望。它纵身飞跃一片银白之间,啊――啊――叫声更烘托出宁静。松鼠贼溜溜地穿过林间小径,小径的积雪上留下浅浅的足印。
穿着风衣提着皮箱,张爱玲细瘦的身影正朝密密的雪里前进。风衣被风掀开,里面是灰色毛呢裙,细瘦的腿裸露在寒风里,她穿着平口短靴,积雪深一点,雪就从靴筒钻进去,冰凉刺骨。远远望去,配给她的小木屋还没生火,烟囱上方一片凄凉。
正是傍晚用餐时间,营友呼朋引伴,在文艺营的大厅里聚集。胖乎乎的女厨娘眉开眼笑地宣布晚餐准备好了。作家艺术家们一面吃饭一面高谈阔论。五六人一桌,每张桌子上都有蜡烛和鲜花。大厅里墙上挂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每一桌都有不同的谈话主题。五花八门,从音乐到政治,到新闻报导、社会事件、妇女解放运动……这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社交,或狂狷或言不及义。他们之中的作家瑞荷善于交际玩笑,但他内心又轻视这种毫无意义的闲谈。
张爱玲来得很迟,轻轻地开门进来,好像一缕烟一样飘进来,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她轻轻脱下大衣和围巾,一件简单的洋装,罩着一件织网小外套。主管伊琳夫人很快走过去招呼她,随即转身敲敲玻璃杯:“我们有一位新朋友今天刚到,她来自香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EileenChang!”
大家停止谈话,叮叮当当此起彼伏地敲着杯子表示欢迎。
张爱玲微微点头,还必须跟几位附近的人握手,她掩饰不住初来乍到突然要面对这么多陌生人的局促不安。
伊琳夫人察觉到张爱玲细微的情绪波动,微笑着安慰说:“你放心!很快你就会认识这些‘男孩女孩’。我带你先熟悉一下环境。这是惟一的大厅,除了中餐是送提篮到工作室,每天早餐和晚餐大家都在这里聚集一起用餐,交流创作经验。不过,我们禁止大家白天在这里交谈,如果没有得到邀请也不能擅自去别人的工作室打扰,所以你还是有很多自己私人的时间专注在写作上。后面有一个花园,夏天我们也在这里用早餐。现在天气太坏了!幸好你没有被这场雪堵在途中!”
张爱玲素来就是一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她从上海来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