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系列之20《中国命研究》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李敖系列之20《中国命研究》

  自 序
  为中国人信命寻根
  我看老天爷
  有眼识泰山
  上吊吊出来的问题
  昏君也会殉国呢!
  遥想《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西太后怕什么?
  我最向往的一种死法
  还我万岁!
  中国真人的没落
  小人・小人・打小人
  把敌人出版
  招了再说
  要清白,请长寿!
  奴才学发微
  李斯传新读
  敌友江湖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菩萨就只好打倒他
  “不仅仅为了面包”
  不老・不死・尸
  从犀牛看政治
  你才孤寒呢!
  你只能死一次
  死的是我?
  闻道南京似奕棋
  要生死有关于天下
  
  自 序
  这本《中国命研究》。共收有四十五篇文字,和另一本《中国性研究》一样,有学术性的,也有通俗性的,全部是环绕在中国
  命定生死等各方面的论述。不管信命也好,不信命也罢.不论哪一方面,它的肇始之点,都和命有关,因此我把它们集合起来,成为此书。
  全书大略可分几组:
  第一组《为中国人情命寻根》、《反符瑞》、《李鼎彝〈宿命正命造命与非命〉书后》,是对中国命定思想的基本讨论和发挥。
  第二组《"有如白水!"》是对中国思想中发誓的考证,用违誓与否来决定自己的祸福,这也是命定的一环。
  第三组《我看老天爷》、《有眼识泰山》,是从具体的"天"、"山"等着眼点来观察命定生死。
  第四组《要生死有关于天下》,是以一个"卒老死于布衣"的伟大知识分子做例,以辨生死。
  第五组《孔融"父母于子无思论"申义》、《上吊吊出来的问题》。是从亲子着眼点来辨生死。
  第六组《"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老董的悲剧》、《你才孤寒呢!》《他真有帝王气象了!》、《昏君也会殉国呢!》、《"似曾小小兴亡"》、《遥想〈火烧因明园〉和〈垂帘听政〉》、《西太后怕什么?》、《"亡国"与"亡天下"》、《闻道南京似弈棋》,是从帝王兴废着眼点来观察命定生死。
  第七组《死的是我?》、《我最向往的―种死法》、《别开"死"面》、《"诅咒别人死"?》、《你只能死一次》、《不老・不死・尸》、《还我万岁!》、《奴才学发微》、是从寿考生死着眼点来讨论和发挥。
  第八组《李斯传新读》、《招了再说》、《"狱中杂记"今译》、《"宰白鸭"》、《要清白,请长寿》是从狱里生死着眼点来讨论和发挥。
  第九组《"愿身成骨骨成灰"》、《"不仅仅为了面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敲碎张杰的牌位》、《中国真人的没落》、《地藏菩萨的本愿》、《菩萨就只好打倒他》、《敌友江湖》、《"退敌学"举隅》、《把敌人出版》、《小人・小人・订小人》、《经典排名战》、《从犀牛看政治》,是一些相关的讨论和发挥。自来有关命的研究,本就不易。
  《汉书》(外戚传)说得好:"孔子罕言命,盖难言之。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在"幽明之变"上,今我对天地、阴阳、日夜、善恶、贤愚、人鬼等的理解,实已超迈古人。我个人博学多闻、饱更忧患,"识乎性命",早在孔子之上,现以此书聊示几许,知我者,孔夫子。
  一九九○年三月五日
  
  为中国人信命寻根
  对王充宿命思想的一个观察
  王充(二十七一约七十九)字仲任。浙江上虞人。他是后汉的太学,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很多书都是站在书店里看来的。
  王充的时代,思想都是儒家的一统局面。他能在这一统的局面里写出《论衡》来表示异议,实在是很优秀的。
  王充是中国汉朝思想的明星,正如宋恕在《六斋卑议》中所称道的"旷世超奇出上虞,论衡精处古今无"。王充的伟大,在于他风格独具,思想不遵传统的绳墨,勇于疑古论今。
  王充的思想,在《论衡》里完全流传下来。例如在"奇怪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怀疑稷母履大人迹而生,而说:"贵人之气,更禀贱物之精,安能精微?"又在"论死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论死生,则以死者现神,必着敛时之衣;人即有鬼,岂衣服之仍形?又如"书虚篇"中疑孔颜同登泰山,以望阀门之事;"感虚篇"中疑杞梁之妻哭城城崩之伪;"语增篇"中疑武王伐纣,兵不血刃之有问题;"谴告篇"中疑灾异之无关人事;"商虫篇"中谓虫灾之由于人谋不臧。并更明言当时学风的妖妄......凡此种种,都是《论衡》中的不凡的思想,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但在王充的思想中,他对宿命思想,却有着不太相称的议论,使我们感到宿命思想深入人心,即使在很卓越的思想家身上,都未能免。以王充而论,王充反对儒家的天道说、反对灾害应于人事说、反对天人感通说、反对因果报应说、反对神仙说、反对鬼神祸福说......他在思想上有这么宽的打击面,可是面对起宿命思想来,他却不能打击。虽然他相信的宿命,不外是人的死生、寿夭、贫富、贵贱、幸与不幸、遇与不遇等方面,认为这些全不是人力所能主宰;虽然他不相信命运可以宿到能够预知的程度,虽然他不相信可以有趋吉避凶的造命的程度,但他究竟是一个与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近似的信仰者,他仍跳不出宿命思想的纲罗,可见这种思想的深入人心,到了何种程度!虽高杆如王充,也要被绊一跤!
  两条路线的斗争
  但是,王充的宿命思想,并不是很单纯的宿命思想,而是为反抗另一种思想而强化了的武器。在王充的时代,迷信极为盛行,儒家思想被"天人感应"挂帅,一股有意志的天道观,把思想界全盘扣住。王充认为这是要不得的,所以他提倡一种自然的没有意志的天道观,他说:
  夫天道自然,自然无为。......使应政事,是有为,非自然也。《论衡》寒温篇)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论衡》谴告信)
  "应政事"、"谴告"就是天能对人做什么祸福之事。当时人相信天可以对人做什么什么,人也可以对天做什么什么(感天)。王充批评这种思想,他说: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委也!(《论衡》物势篇)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万物之生,含血之类,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取而食之、见兰麻可衣取而衣之。......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李敖系列之20《中国命研究》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