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怀旧者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68

华文文学 2004121 (总第61 期)
边缘的怀旧


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
黄亚星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北京 100872)

关键词: 李碧华; 中长篇小说; 意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 I2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20677 (2004) 220068207

摘 要: 李碧华的几部长篇小说, 她关于爱情、女性、情欲、宿命等的个人意识是复杂而不
确定的; 关于本土的香港意识看似鲜明而独立, 实则并不是其作为通俗消费文化所要刻意去探究
的。李碧华的个人意识、香港意识是与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传统的、民族的中国意识交融在一
起的, 前两者又以后者为根基和源泉。李氏是典型的香港人, 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香港的
市民意识

―高度发达的物质金钱社会中, 个人动摇的人生观、价值观
。识意
; 萌生发展中重寻历史、
追认身份的香港意识; 充满华夏文化认同心理的、内心深植的中国

  李碧华是香港当代最受欢迎的通俗文学作
家之一。她的作品大多以穿梭古今阴阳的题材
娓娓讲述富于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但不同于
港意识、中华意识三者相互碰撞、交叉与融

一般的纯言情小说,
李氏在爱情之外赋予了作
品历史、政治、民族、社会、人性等层面更深
的内涵。正如王德威先生谈到“她的想象穿梭
于古今生死之间, 探勘情欲轮回, 冤孽消长,
每每有扣人心弦之处。而她的故事今判的笔
法, 也间接托出香江风月的现貌。”[
1 ] (p221 -222)
因此, 读她的作品, 我们常能看出“剪不断,
理还乱”的香港历史和文化因缘, 也在各种个
人意识、文化声音和政治见解的对峙、交融和
消长中, 引发关于个人边缘性、香港身份和国
族观念等意识的深层次思考。从文本的叙述寓
意, 到作者的思维意念, 再到文化根源、文化
认同递进地分析, 我们可以整理出李碧华的意
识结构

表层上, 个人矛盾而不确定的价值
观、人生意识, 或多或少源于文化根基的缺
失, 由此引发她追寻历史地位、本土身份的香
港意识, 而这些都回溯到民族历史根源和华夏
文化认同的中华意识上。可见, 个人意识、香

合, 共同构成了李碧华的意识结构。

一、个人意识

李碧华的小说常给人以“瑰奇诡异”之
感, 无论是现代故事还是古代传说, 在她那里
都变得复杂而带着真相的丑和残酷的美。那种

“用一些被社会鄙视、从事被社会鄙视的行业
的人物, 来创造一段既具魅力又琐碎不堪、既
惊天动地又一文不值的历史”[2] (p51 -52) 的风格,
那种重写传奇中的人物、开掘被压抑的弱者之
心理的意向, 那种不断重复的机缘、宿命、对
历史循环往复的无力感, 都让人对她的爱情
观、人生观、人性观、价值观产生难以把握的
不确定感。

(一) “爱情”观念

“爱情”是李碧华作品的主题, 痴男怨女
是其中的主角。她既塑造《秦俑》里为爱三世
等待的蒙天放, 《胭脂扣》里殉情又还魂寻找
爱人的女鬼如花, 《诱僧》里义无返顾牺牲的
公主红萼, 让他们怀着“痴情绝恋”、“抵死缠

作者简介: 黄亚星, 女,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黄亚星: 边缘的怀旧者

―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69

绵”的古典爱情观, 又不让故事沉溺于简单的
爱情至上, 而是反讽地表现女性的心机和妖
娆, 男性的懦弱、动摇、好色、自私和自大。
李碧华嘲弄男女爱情的欺骗性质与山盟海誓的
虚伪矫情, “那些温柔誓语, 那些风花雪月,
那些雨丝和眼泪, 那些‘爱情’, 原来因为幼
稚!”[
3 ] (p375) 她恶作剧地写古代爱情生死相许、
缘订三生背后的难堪真相和现世爱情更加无趣
窝囊的平庸。《胭脂扣》中说“我们都不懂爱
情。有时世人且以为这是一种风俗。”[4] (p39)

不过, 失落归失落, 嘲讽归嘲讽, 李氏对
真爱的企盼与浪漫的想象还是曲折地反射出来


流行文化毕竟负担不起太多幻想之后的残
酷现实。她仍忍不住要塑造些真性情的男女,
要说“古今交融的世界, 人都很渺小, 只是世
上有些东西, 是永恒不变的!”[
5] (p136) 她所向往
察两性关系的存在状态。

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叙述体, 才有评论家
说: “她的女性人物却反讽地未见得富于女性
主体性, 没见得有冲击和颠覆既有的男性中心
和男女两性的二元性别意识, 反而时常显得巩
固现存的父权机制。”[
6] (p213) 在我看来, 李碧华
既想表达对父权制的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的漠
视和背叛, 又想对女性固有的缺陷进行反思与
批判, 但似乎力有不及, 便失于迷惘茫然。

(三) 人性与情欲

的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值得追寻记忆的一部

充分展示人性复杂的细部。
作为流行作家,
往往欲念横生
然而,
,
李氏在探究人性方
分, 用那样一种奇情的笔致稍加强调, 便无形面的力度远不及她点染情欲的兴趣。她的作品
中触及到现代都市人深埋心底的某个情结
她的故事既感人又畅销。但李氏对爱情又恋又
恨的态度本身却是矛盾的。
(二) 关于女人
李碧华以女作家的本位,
, 难掩对情欲的执迷与憧憬, 在

李碧华喜欢在小说中写暧昧、迷乱的人性
与欲望, 但并不脱离通俗, 只点到即止。她常
把传统故事里微妙的人物引到前台, 或让身份
尴尬的角色连接情节关系。如《青蛇》以小青
的言语来叙述, 使人物的性格都得到变形和夸
张的发展,

引诱与拒斥之间, 同性恋、畸形恋、三角关系

纠缠不清。李碧华的作品将个人在现代社会里

的种种心理问题, 化作诡异妖媚的文字, “来

明显地经常以女呈现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发泄表达出来
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 对女性的哀怜, 对爱情的禁忌, 与无法真正坦白道出的言语。”[7] (p200)
幻象的嘲讽, 都是不言而喻的。她在许多小说为都市人平庸的人生提供一个情欲想象的空
里怜惜女性的软弱和痴情, 却又不时让她的女间, 满足读者在凡俗人生中难有的爱恋幻想。
主角对命运指派身份生出抗拒、反叛, 比男性正如廖炳惠论《霸王别姬》时说“对于性别认
更执着地谋求自身的理想。无论柔顺婉约的白同以及强暴所造成的心理伤害, 还有长久以来
娘子还是妩媚轻佻的小青, 她们对感情的向往所压抑的精神问题, 编导并没有作完整而比较
和追求, 对道义责任的承担都胜过许仙法海; 深刻的处理..”[7] (p203) 当李碧华写人物的性
如花用尽心机、不惜投毒来成全自己的“完恋取向出现异常时, 她的重点不在于思考性别
满”爱情; 红萼放弃公主身份追随石彦生, 甚认同的困境, 或挖掘人性欲望的复杂性, 她更
至以色诱实现心愿..在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中多的只是想引起人物冲突, 增强戏剧性, 让故
这些女人身不由己, 但在个体的生命里她们往事引人入胜、曲折迷离。于是, 情欲本身的深
往拼尽全力争取自主。度被省略了。这大概也是她作为通俗作家未能

不过, 李碧华并不是前卫的女权、女性主免俗的地方。
义作家。她写自主, 也写女性的无奈与被动:(四) 个人意识的矛盾
表面上不可一世的川岛芳子利用不同男人达到李碧华小说的叙述在结构上通常有两个或
目的, 事实上她被更高明奸诈的势力利用, 成多个层面穿插对应, 新旧故事、前世今生、原
为男人以国家民族为借口的政治野心和争斗的型与变形人物、旧词曲与现代语言等构成多重
牺牲品。她也写至情至性的男性角色, 写浅薄隐喻关系, 使叙述带有一定空间上的深度,
庸俗或妖狡狠毒的女人, 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观“造成了人物的传奇性与日常性的冲突, 这种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70

华文文学 2004121 (总第61 期)
冲突性是李碧华诡异风格的一个源头。它挑逗
读者的好奇心, 时而重返时而打破读者熟知形
象记忆, 推陈出新”[8 ] (p577) 。但李氏作品的个
人意识的确有矛盾之处, 有时又显得过于虚
无。因而, 黄碧云批评她说“不外是写些假哲
学,人到情多情转薄, 戏子无义婊子无情之
类”[
9] (p312) 。

在个人意识上李碧华小说的矛盾是复杂而
微妙的: 写女性, 人物却缺乏女性的主体性;
写理想爱情, 却不时揭露其中的尴尬阴暗; 写
人性、命运这些严肃主题, 却常带几分嘲弄加
入几分情色..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往往错综
复杂, 不论女性男性其个人意识都随着与他人
的关系而起变化, 对他者的依附是李碧华小说
中男女两性的登场人物的共通点。反而是女性
有时能在依附中抓住有限的“自主”。但从主

李碧华的个人意识很多与其香港意识紧密
联系在一起。正如李小良先生所言: “李碧华
的小说的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导向: 就是紧扣香
港当前和过去的特定历史时空和文化脉络来阅
读。..更可以洞见她的作品在特定文化空间
的意义和跟历史政治现实的相关性。”[10] (p102)

《胭脂扣》常被认为是小市民从自身、妓
女等社会中下层的“小”角度探看香港记忆的
故事。“本地的生活方式急速偏离台湾和中国
大陆, 人们首次意识到自己和中国大陆的差
异。..相当含糊的本土意识开始在香港抬
头。..人种言论被更富弹性、意味含糊、更
富包容性的通俗本土文化意识所取代
了。”[11] (p566) 这大概便是香港意识的源起。“小
说《胭脂扣》让八十年代的读者记忆三十年代
藉此创造出香港意识的五十年历
三十年代的香港不见得美
《胭脂扣》内在对待历史的方式,
的香港,

人公们的整个生命过程来看: “宿命”无可抗
拒, 但人物又要挣扎; “依附”是确定其存在
价值的根据, 但人物又努力争取“自主”―――
李碧华似乎自己也在不确定中摇摆。
李碧华既要远离现实, 汲汲经营一个不受
时间、地点限制的(主要是爱情的) 虚幻空
间, 又要反映自己强烈的社会意识。她用传奇
故事反映香港小市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无
奈与不满, 又处处流露出犬儒与世故。她的一
些故事也许荒唐但对现代社会的规范并不十分
越距, 她指点故事, 品评人物, 其目的并不在
解惑, 是否因为她自己也在迷惘中?
李碧华的困惑和个人意识的不确定, 反映
在程蝶衣是“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辗转;
在小青是做人”与“做妖”的徘徊; 在单玉
莲是现代女性”与“明代女子”两种个人意
识的摇摆不定..爱情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
前世是什么? 今生又会怎样? 更深一点思考,
故事发生的这块土地――香港, 它的前缘是什
么? 位置在哪里? 香港人的身份又是什么?
由此, 我们可以窥见, 李氏这种个人意识
的不确定, 源自内心历史认同的缺失, 需要一
种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定位。这就是
香港文学界一直在寻找的香港身份”问题。
二、香港意识和中华意识
(一) 香港意识
史。”[
12 ] (p93) 然而,
好, “也正是
高度发展的富裕社会的特有心态: 经济上的成
就有助于‘本港意识’的确立, 于是连带过去
分明不合理的事物今日回看也显得有点尚待拓
展的雅趣”[
13] (p308) 这就是为什么李氏作品有时
会带排外和拒斥大陆的味道, 多少有点经济自
恋转到文化自恋, 又恋无可恋。吕大乐认为

“‘香港意识’本身就是缺乏一个中心

它既
不是反叛意识, 也不是一套既有文化的延续;
当香港人在八十年代要面对九七问题而无法表
达出一种集体诉求时, 正好说明了‘香港意
识’本身的浅薄。”[14] (p30) 李碧华的“香港意
识”徘徊在迷惘、不确定中, 大约也是因为这
种缺乏文化前承的“浅薄”。

无庸置疑, 李氏的确想用作品在复杂的政
治、社会现实里寻找港人身份的独特构成。同
时, 她也意图从“小香港”的立场对“大中
国”提出自己的历史意识, 她的“执着”和

“自己的声音”其实是她认为的香港位置和这
位置所能发出的声音。

然而李氏作品也反映出香港人的另一面。
永定和楚娟的历史冷感并非偶然, 而是与香港
人默认的政治冷感同源。香港人在不知不觉中
认同了现有的生活模式与文化, 却不追究其来
源。李碧华所呈现的香港集体意识建构在媒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黄亚星: 边缘的怀旧者

―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71

体、商业泡制的香港情怀上, 是港人藉以过滤
外在世界威胁, 寄托想象和欲望的精神堡垒,
既有高度的自信, 又隐含着阿Q 式的自欺、
自慰的生存本能。

但归属与属性始终是香港人心中潜藏的情
结。“我们这一辈对香港历史的认识近乎零
..但当殖民地走向终结时, ..我们忽然觉
到自己脑袋的空白, 急于追认自己的身份

.
.
”“身份”是一种流动而非静止的观念。
如何看待往事, 如何置身其中, 都是表述身份
的重要方式。[
16] (p163) 李氏想要为大众整理、表
述一种本土群体意识, 但再现历史与追溯身份
实在不易。港人长久以来的政治冷感, 在其历
史意识中产生了诉诸集体层面的空白, 对过去
的态度暧昧, 欲迎还拒。李碧华的努力只能形
成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对照和妥协, 从中隐约浮

遗留下来的故事模式和残余意象来编码, 触动
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敏感地带。在《霸王别姬》
里, 她写传统梨园、京剧的没落, 那种隐藏却
深沉的心痛, 让读者也不由为逝去的中国韵味
的文化情结、为千年历史沉积于心底的缱眷痴
恋而莫名抑郁。

同时, 李氏在作品中常透露出对“中华”
认同和自豪。“中国是世上最会建桥的国家了
..”[4 ] (p159) “人人都有自己过活的方法。中
国老百姓生命力最强。”[3] (p120) 这种带有浓厚

“历史”意味或民族意识的语辞散布在其文化
产品里, 那些民族文化符号(京戏、梨园、天
桥等) 更是启动集体想象的媒介。李氏不时流
露出对中国文学、文化与历史不能自已的迷
恋, 时刻不忘展示她的历史文化修养, 甚至流
于卖弄,

现香港人、香港城和香港意识

可见, 香港意识在李碧华这里是一种含

隐约记
作家的“
精神的追寻和渴求,
明的表征时,

成功为自己营造一种有别于一般流行
古典”况味的风格。对传统中国文化
在理解或定位中华精致文
暧昧、兼容并蓄的群体意识。它悬置在历史与
当前、经济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
取残缺的历史、携带独特的经验在东西或多极
文化间摇摆。香港在历史文化身份上的悬置和
尴尬以及由此而起的焦虑, 把香港意识推入了
往往体现为标榜中华文化的崇高
优秀及巩固这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体系。李
碧华自觉或不自觉间, 在对文化身份的自我肯
定中, 体现出香港知识分子对“文化中国”主
体的想象与渴望。

历史和文化际遇的危机里。面对意识危机, 李国族意识的质疑与确认也是李碧华中华意
碧华不由自主地向着国族的大意识去寻找来自识的一大体现。流行文化和它反映的普遍香港
文化和民族认同的深厚依靠感和归属感。市民心态一样, 在面对国家民族大论述时, 态
(二) 中华意识度有些矛盾暧昧, 但基本定义是确定

中国

李碧华深深的迷恋于传统中国的文化, 喜人。《川岛芳子》中女主人公被欺也自欺地背
欢也擅长引用和改写传统文本, 方法多式多着民族家国之名, 沉浮在政治、权术与阴谋
样, 内容丰富。她常不自觉地用国族论述作为中, 不知如何自处地“撕裂于多重国家意识”。
回溯历史的着眼点来建构历史, 在盈溢着历史李碧华也许对大陆政治有不同想法, 但在家国
文化意蕴的文辞中, 透显出生命的自伤和国族大是大非上, 她要写的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浓
的忧患感。“怀旧”似乎是李碧华难以纾解的烈爱国情绪。在身份地位特殊的川岛芳子身
情结。她引入时间空间上距离遥远的事物, 把上, 潜藏着的深沉爱国热情因对象主体(国
过去生活的样貌, 呈现于物品、风俗、景象、家) 的缺席和对客体(芳子) 的拒斥和不认
人物及其动作、语言等各种形式的细节里, 充同, 以及客体本身的不见容于历史潮流和社
满依恋地反复呢喃咀嚼。无论是《霸王别姬》、会, 而无法找到合理的依据。然而也正因其名

《生死桥》还是《胭脂扣》, 从物品到生活方不正言不顺, 才更显得炽烈而可悲。七岁被逼
式, 有关旧日风俗的描述之多, 早已超出营造穿上和服东渡日本时, “

我是中国人!’爱新
气氛增强可信性所应有的份量。李碧华带着怅觉罗・显哭喊着, 企图扯开披在身上的白色枷
然若失的、缅怀的、赏玩的心绪, 于自己喜欢锁: ‘我不是日本人!’”[
5 ] (p150) 在行刑前她说
之余, 更着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我死了, 中国会越来越好! 我一直希望中国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72

华文文学 2004121 (总第61 期)
好, 可惜看不见!”[
5] (p307) 这已是最露骨的爱国
表白。其实小说的爱国热情早在童年十四格格
的喊声中已经定下基调, 爱新觉罗・显潜意识
里爱的是“中华”, 广袤的华夏土地, 民族血
缘文化的根基。涉及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
关系的反思主题, 追问个人、群体的文化身份
问题, 正是李碧华不同于一般通俗作家的地
方。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 她奇情诡谲的文字
背后, 那深埋的对文化中国的认同与向往。

三、意识融合

李碧华的许多故事都是发生在传统、古代
的中国或大陆的政治环境之中, 而香港又往往
在故事的边缘徘徊。边缘性既是李碧华故事的
特点, 是她本身的特点, 也是香港的特点, 这
些相互融合互为依辅, 也显出香港意识、中国

义、心理意义上的“中国”为骄傲, 以五千年
的历史和文明为文化心态。通过深切的怀旧,
她时时表现出对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心大陆的
好奇、向往、依恋和内心割不断的情结。由此
不难看出, 李碧华其实渴望历史, 渴望与更悠
久、更深广的历史和地域相联系, 渴望有中国
人文化认同上常常自豪的厚重感和依托感。与
大陆血脉相连的港人应该都是如此吧。

从历史上看, 香港文学是中华文明的延
伸; 在香港文学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一
向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李碧华的作品中有对
祖国文化的追寻、认同和回归等的寻根意识,
在各种政治偏见与宗派意识之外, 对中华民族
的传统文化趋于认同。与此相对应, 香港市民
会被“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所召唤, 会为大

年年为希望工程

转到与人物故事都无甚关系的香港,
杂的恩怨情仇脱离出来,
同种”的“中国人”关于民族文化的想象与认

与香港、中国老百姓与香港市民之间微妙的回等捐钱捐物,
氛所迷醉,转曲折之处。
《霸王别姬》中故事大部分情节发生
子下

在近代风云动荡的北京。而结尾一
, 品给予关注和讨论的原因之一―

召唤“同文
大陆,

陆的自然灾害筹措巨额善款,
也会为李氏作品中浓浓的中国气
这也许就是香港雅俗两界对李氏作
从纠缠纷
用一种超脱旁观的态
度来观照结局。《青蛇》是在传统文本的空隙
寻找生发点, 让小青作为主人公, 使她的性格
思想与其他人物构成冲撞和张力, 带动情节发


这与李氏站在旁观者立场来看故事中的
人物纠葛、站在香港角度来看大陆的心理意识
是紧密相联的。“有关《青蛇》中国传统文化
中从来是‘正印花旦’白蛇的故事, 给重述为
‘二帮花旦’青蛇的故事, 在一片戏言和戏弄
之中, 青蛇更俨然成了所谓‘真相’的代言
人。..也在这些游戏笔墨之间, 随意、无意
的把香港介入与香港‘无关’的故事。小说
《青蛇》令香港又一次介入‘中国’的故事


当然这是一个重写的故事, 是边缘香港重
新检视中心大陆的论述介入。”[
6 ] (p220 -221) 李小
良的论述颇有偏见和排斥心理, 但是他的切入
点用另一个角度来看, 李碧华的小说的确能体
现香港人对大陆的旁观和审视, 而这种观照恰
恰表现出一种关心一种在意, 实际也反映了以
港人自居的李碧华的中国人身份

不管政治
见解如何, 她始终是中国人, 以华夏民族意
同感。可见, 李碧华的个人意识与其香港意识
以及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传统的、民族的中
国意识都是交融在一起的。个人意识的复杂与
不确定, 一定程度源于对自身历史、身份的迷
惘, 对香港文化身份的追问与探寻; 而要确认
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根源和香港的历史源
由身份, 就必然要回溯到华夏民族、中国文化
的渊远博大中, 去重新连接根基和源泉。

四、小结: 香港人李碧华

李碧华出生、成长于香港, 是典型的港
人, 也是一个有“代表性”意义的香港作家。

通俗文化复杂多元、纷繁热闹, 李碧华却
一直保持淡隐而不沉默的低调, 她不忌讳被认
作“庸俗”, 反而“沉沦”于文化工业里如鱼
得水。她让自己创造出来的故事流行于书本、
电影院、电视屏幕和人们的口头谈论, 褒贬由
人。然而, 自谕为碌碌大众之一, 她又于媚俗
之中显出些与众不同

一方面在小说里吟颂
传播生死相许、天荒地老的痴情绝恋, 一方面
又不时跳出浪漫缠绵的沉溺, 剥出些情爱之外
丑陋的真实, 揶揄爱情梦幻、嘲弄社会现实。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黄亚星: 边缘的怀旧者

―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73

作品流露出的商品和娱乐本质, 令人意识到商
――
在大多数忙忙碌碌的香港人心里, 这些对
品经济社会的生产推销味道。这样的亦庄亦立矛盾隐藏内心深处, 也许在某一时刻会闪过
谐, 又何尝不反映了香港人对人生、爱情、社或浮现, 更多时候却是复杂不确定的

这正
会的态度? 是李碧华作为典型香港人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她写的大多数故事都与香港有关系, 又不的确, 从李碧华的小说中我们可窥见其文
刻意写“香港”, 然而她的小说是个充满港人化身份危机, 但这“身份危机”一方面是她作
意识的世界。她的“香港意识”既不是宏大历为港人对自身定位的关注, 另一方面是否引起
史叙述或完整记忆回溯, 也不是严肃作家在书其它港人认同的一个文化卖点、消费的意象?
写中探求流露的觉醒质疑精神和社会负责感。文化身份危机是香港大众生活现实的一部分,
正如《普及文化与历史想象》里分析李碧华: 然而也只是一部分。对大多数港人而言, 政治

“与其说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歧只是无能为力的外界客观实在(政治冷感),
异, 不如说是她是‘融入性的知识分子’, 孜生命仍然继续, 重要在于个体可以把握的机遇
孜不倦地传播寻常信息, 并不去探求复杂的抽和生活。这里没有自怜, 只有旺盛的生存本能
象思维。”[17 ] (p126) 如果就此反思一下, 大众文和眼前的现实。“香港意识”如果部分地因缘
化得负载起原是属于高档文化的重担, 成为知于商业文化的需要
只有中华意识才是她思想最核心的源泉和
, 那就并不是李氏的主要意
识分子表达其政治、文化理想与热情的界面
根基。
所以, 纵观李碧华的几部长篇小说, 关于
爱情、女性、情欲、宿命等复杂、不确定的个
人意识, 并非刻意探究但鲜明折射的香港意识
, 识,
似乎过于沉重了。“香港是对等于海峡两岸沉
重异常的国族情绪与文化自恋的‘反面教材’,
对‘
从来在香港这个社会里不但不必是个
更不必是个美德。..也许没有文化深
没有人文道德的伪装,
酷生存现实的返朴归真。
乡土’神话式的膜拜、对民族与社会的道
德承担,
责任, 与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传统的、民族的中华
度, 它倒有一种展现残意识交融在一起。表层上, 个人矛盾而不确定

”[
17 ] (p124) 李碧华的的价值观、人生意识, 源自内心历史认同的缺

“香港人精神”反映在她创造出的各式各样的失, 需要一种社会、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定位,
人物甚至创作者本身, 她的小说世界内外都演由此引发她追寻历史地位、本土身份的香港意
绎着典型的香港式价值观。作为一个供给大众识, 而这些都回溯到民族历史根源和华夏文化
精神食粮的小知识分子, 李碧华显然也有超越认同的中华意识上。因而, 前两者又以后者为
一般通俗作家的个人独特的自觉, 许多严肃文根基和源泉。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金钱
学探讨的二元对立的范畴

个人与体制、边社会中, 个人动摇的人生、价值观, 萌生发展
缘与中心、悲剧与喜剧

等问题, 在她的作中的重寻历史、追认身份的香港意识, 充满华
品中都有了流行文化的诠释方式。虽然这些二夏文化认同心理的、内心深植的中华意识, 共
元对立在她笔下似乎都已模糊化解, 彼此渗透同形成了李碧华的意识结构, 也代表了很大一
纠葛、纠缠不清, 但却更接近大众的真实思维部分香港市民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德威. 世纪末的中文小说[A]. 小说中国

―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3.
[2]
周蕾. 写在家国以外[M].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
[3]
李碧华. 霸王别姬青蛇[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01.
[4]
李碧华. 胭脂扣生死桥[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01.
[5]
李碧华. 秦俑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01.
[6]
李小良. 边缘写入中心

―李碧华的《故事新编》[A]. 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编. 否想香港--文化?
[M].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7.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74

华文文学 2004121 (总第61 期)
[7]
廖炳惠. 时空与性别的错乱

―论《霸王别姬》[A]. 回顾现代

―后现代与殖民论文集[C]. 台北: 麦
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4.
[8]
艾晓明. 戏古弄今: 谈李碧华的《青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别姬》[A]. 活泼纷繁的香港文


―1999 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 [C].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9]
黄碧云. 白描[A]. 扬眉女子[M]. 陈国球编.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0]
李小良. 稳定与不安

―李碧华三部小说中的文化认同与性别意识[J ]. 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 . 1995
(4) : 102
[11
]
Mattrew Turner. 60’s/ 90’s : Dissolving The People , Hong Kong Sixties : Designing Identity , 香港艺术中心,
1995 , 转引自藤井省三. 小说为何与如何让人“记忆”香港

―李碧华《胭脂扣》与香港意识[A]. 活泼
纷繁的香港文学―――1999 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 [C].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0.
[12]
藤井省三. 小说为何与如何让人“记忆”香港

―李碧华《胭脂扣》与香港意识[A]. 陈国球编. 文学香
港与李碧华[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3]
李焯雄. 名字的故事

―李碧华《胭脂扣》文本分析[A]. 陈炳良编. 香港文学探赏[C]. 三联书店(香
港) 有限公司, 1991.
(上接第80 页)
样的一个网页。出版社在这样的一个网站里,
化到网路兴起, 改变其行销策略后, 仍旧是蓬勃发

[14 ] 吕大乐. 唔该, 埋单! ―――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M]. 香港: 闲人行有限公司, 1997.
[15 ] Arjun Appadurai , Modernity at Large :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and London : U of nesota P ,
1996) 转引自危令敦. 不记来时路――记李碧华的《胭脂扣》[A ]. 陈国球编.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C].
台北: 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6 ] 陈丽芬. 普及文化与历史想象――李碧华的联想[A]. 陈国球编.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C] , 台北: 麦田出
版有限公司, 2000.
其他如松果屋/ 诚果屋、耕林出版社都建构了类似这
可以为展。目前不论是租书或买书, 实体书籍仍是书籍消费
新书密集打广告, 不仅在网站上, 还可利用发行的电的主流, 但在线上出版后, 电子书或是随选列印系统
子报; 连结广大的社群, 由与读者的互动中, 例如观的开展, 只要付费就可以在网路上阅读作品, 或列印
察其留言, 可以看出哪一方面的书籍受大家喜爱, 哪作品①, 这样是否会影响租书店这块特殊的文化领地,
一位作家当红; 直接面对回答读者的问题与建议, 出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但在尚未普及为国人所
版社容易针对此作出解决之, 诸多的特点都让出版社习惯接受前, 与不习惯在电脑前阅读的人口, 书籍仍
对于其专属的网页用心经营。而比较起租书店, 出版是主要的阅读管道, 租书店仍旧是言情小说的主要集
职能中“筛选”功能的发挥在网路中更为容易, 每一散地。而网路的传播行销对言情小说来说, 在今日已
位加入会员的网友都会留下基本的性别、年龄、职经几乎是一个必要的管道, 不管是线上直接购书, 或
业, 由他们的留言讨论, 书籍购买上, 出版社可以更是与读者的互动都已经是出版社重要的资源。
清楚的掌握读者群。

四 结 语

言情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工业, 从租书店文

参考文献:

[1]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 . 文学社会学[M]. (叶淑燕译) 台北: 远流出版社, 1990.
[2]
须文蔚. 台湾数位文学论[M]. 台北: 二鱼文化出版社, 2003.

须文蔚:《2000 数位文学的发展与蜕变》,《台湾数位文学论》, 页284。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openelib.org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边缘的怀旧者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