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幻灭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mb。
书籍内容:

  
  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
  作者:康健
  1、风暴起于青萍之末
  山雨欲来风满楼
  ●艰难的探索
  1958年的初春,姗姗来迟。冰封的神州大地终于苏醒了第一抹新绿,黄河的冰排轰鸣着,冲撞着,浩浩荡荡,奔流到海不复回,闹春的雁阵在长城内外翩跹着,鸣叫着,把个绿油油的春天衔来衔去,于是,华夏大地绿了河汊,红了山峁,一派生机勃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位年轻的巨人,迈着稚嫩而坚定的步伐,走过艰难的八个年头。这是多么不容易的八年呀!八年抗战是铁与火的相搏、生与死的较量;八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改天换地。当中国大地上的隆隆炮声刚刚逝去,当弥漫的硝烟渐渐散尽,面对弹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大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满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情,率领着翻身解放的人民化剑为犁,犁翻了那期望播种的土地,播种下金色的希望。八个春夏秋冬,几番风霜雨雪,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辛勤耕耘,换来了金色的收获季节,开镰收割着丰收,粮囤里装满了喜悦,一双双粗大的手端着的饭碗里,盛着真诚的幸福。
  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奇迹面前,惊得目瞪口呆:中国不仅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且逐步走向了繁荣昌盛。
  毛泽东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响彻寰宇:“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然而,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并非铺满鲜花和阳光,用小米加步枪打败蒋介石800万军队的共产党人面对经济建设这个难题,再也无法像指挥战争一样从容不迫、镇静自若了。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富民强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进行着艰苦的探索。
  这探索之路充满着艰辛、坎坷、凶险,但更显示了共产党人对人民大众的赤诚胸怀和奉献精神。通过血与火洗礼的党与人民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骨肉亲情啊!
  中南海。菊香书屋盛不下人民的儿子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索。他殚精竭虑,夜不能寐。
  1956年的波兰、匈牙利事件和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肃反扩大化错误的揭露,尤其是1957年国内的反右派斗争,对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影响至深,触动太大了。在以消灭阶级为己任并宣布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发生如此严重的政治事件和斗争,促使他思索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在1957年10月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新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经过整风反右运动之后,毛泽东根据1956年和1957年国内外社会主义社会里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考虑怎样不通过一场斗争或运动,而是从根本上、长远有效地消除阶级矛盾,三大差别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问题,减少社会冲突和对抗,建立起一套稳定协调、管理完善的机构和制度。
  一个时期以来,毛泽东和领导者们采取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和权力、干部参加生产等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的措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毛泽东憋了一口气:一个拥有6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奋发图强,争取经济强大,某些产品产量尽快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这种被动的、在国际上无权的状况。
  ●良好的愿望
  围绕这一宏伟的目标,毛泽东和其他领导者们在1956年就开始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8年发动“大跃进”,建立“人民公社”,就是这个探索的继续。这个愿望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号召,一经发出,全国上下,奋起响应,迅速成为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党中央当时提出的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而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愿望。
  自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57年9月24日发出《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后,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召开了党代会,贯彻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形式,批判右倾保守”,部署了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千军万马齐上阵,村村寨寨修水利,12月份竟投入劳力达八千万人,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不再冷清,到处是红旗猎猎,战鼓咚咚。沉寂的荒山被热情的镐头叩醒了,冰封的河流被冲天的干劲融化了,漫长的冬夜被灯笼火把照亮了,“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情景,让毛泽东和领导者们欣喜不已。带着这份喜悦和自豪,毛泽东率团参加了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典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受到了格外隆重的礼遇。
  庆祝大会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慷慨激昂地提出通过和平竞赛,苏联在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与此同时,在内部确定,从1959年算起,在12年内达到共产主义。性急的赫鲁晓夫在两个月后的苏共二十一大上,公开宣布苏联进入了“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
  共产主义,作为无数共产党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理想,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希望这种理想能早日实现,这心情太容易理解了。作为革命的领袖们同样有这种希望和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听了赫鲁晓夫的讲话,回到代表团驻地,毛泽东关上门思索了许久。他把目光瞄准了衰落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他认真地计算着,1957年英国钢产量为2174万吨,按照英国几十年钢的增长速度推算,估计15年内,1972年英国的钢产量可能达到3600万吨。而中国呢,1958年的钢产量按第一本账的624.8万吨计算,即使综合平衡稳步前进,那么1962年可达1200万吨,1967年可达2500万―――3000万吨,1972年钢产量可达4000万―――4500万吨,即可超过匡算的英国当年钢产量400万―――900万吨。也就是说15年就钢的产量来说,赶上并超过英国是有把握的。
  既然苏联老大哥已经作出了15年超过美国的表态,那么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无动于衷,也要表一个态。毛泽东想。
  为了谨慎起见,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辉煌的幻灭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