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长治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mb。
书籍内容:
《长治,长治》――吕日周的自述
曾轰动全国的小说《新星》中改革者“李向南”的原型之一。在沉寂10年后出任山西长治市委书记,一系列挑战官场“潜规则”的举措引起极大争议。搜狐2002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本书是第一个在职高级干部出版回忆录,并在书中直言不讳自己的政治历程及政绩、心声的传记体自述。吕日周从出生到出任长治市委书记之前的人生经历、政治经历,比他后来已广为人知的故事更为扣人心弦、更为引人入胜。从该书前半部分我们看到,吕日周之所以成为吕日周,原来是那么地曲折离奇、包含了那么多精心动魄的较量、那么多心酸和无奈、争斗和妥协……
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在长治掀起的“变法”,不仅强有力冲击着长治人的生活和思想,改变着当地的政治生态,而且通过传媒的力量,被塑造成又一个“焦裕禄”、“孔繁森”,其事迹深深感动着中国的媒界。许多媒体不惜笔墨加以报道,使其影响力达到了大江南北。自上任伊始,吕日周就大搞勤政亲民,整顿吏治,使政风为之一变,并因此而赢得了“廉政亲民”、“鞠躬尽瘁”的官声政声。泱泱大国,若领导干部都是“吕日周”,自然是老百姓之福。但事实是,吕日周式的干部,在当今的中国毕竟是少之又少,一个吕日周对整个中国的现实有多大补益仍是疑问……
看看以下媒体标题:“山西长治到底发生了什么?记市委书记吕日周(《中国青年报》)”、“一周话题:吕日周面临的危险(《法治日报》)”、"《南方周末》:揭开吕日周“为官生涯”的真相”、“吕日周,我拜您了!(金羊网-羊城晚报)”、“勇气过人 充满争议--记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张居正与吕日周,以及海瑞与李昌平”(《经济观察报》)、“三问吕日周”、“潘多拉:“敏感人物”吕日周的命运”(搜狐视线)”......
了解吕日周身平背景:吕日周,男,汉族,1945年1月生,山西大同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7月参加工作,1969年山西大学毕业;1983年任中共原平县县委书记;1989年任中共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90年后,先后任山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主任;2002年2月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到任长治后,吕日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同时也引出了许多争议。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中国国内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吕日周“为官”的经历。长治故事之后:2003年1月底中共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在山西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省政协副主席。
序言
---代序
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
作者:李君如
中共山西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同志写了一本书,出版社的同志让我写一个序。书我没有能详细阅读,但吕日周同志我是比较熟悉的,前一段时间我们还进行过一次对话。
在那次对话中,吕日周同志在肯定当前我们党的干部整体和主流是好的同时,也指出
还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待吃苦和享受的问题上,有些人是愿意享受,而不愿意吃苦;在吃亏和沾光的问题上,有些人是想沾光,而不能吃亏;在敢不敢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问题上,有些人是一团和气,而不是旗帜鲜明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说,这三大问题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是存在的,也是广大党员和群众所不满的。
这些问题尽管早已有之,长期存在,但毕竟现在更显突出。究其原因,即在于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也就是说,党情变了,党的地位和所处的历史条件改变了,党的干部如何拒腐防变的问题突出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势必削弱和瓦解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广大干部的思想上确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在广大干部的行动上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们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为此,就要改革和完善我们的各项体制。但在体制完善与规范前,我们也不能无所作为。吕日周同志之所以能在山西长治市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并进而在更大范围的新闻媒体上为大家津津乐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那种勇于改革、甘于吃苦、甘于吃亏、敢于斗争的品格。
当然,写了这篇序,并不是说我就完全了解吕日周同志在本书中所写的一切和吕日周同志在这一段时间来所做的一切。但是,吕日周同志该说的全说了,该做的也全做了。所以,如何评价吕日周同志,这不是我这篇序所能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日益多样化、日益开放的社会,吕日周同志和他所做的一切能存在并能长期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我愿意为此书作序,并希望一起来思考和破解这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02年12月22日夜于北京昆玉河畔
我看吕日周
--------------------------------------------------------------------------------
作者:卢跃刚
“新星”吕日周重新出山,在太行山区刮起了一场风暴,也在新闻媒体刮起了一场风暴。这场围绕着一个人物的报道风暴不是来自上面的指令,而是新闻媒体自己的主动选择,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卷进的新闻媒体之多,恐怕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绝无仅有的。
为什么新闻媒体会如此持久地倾注热情关注长治,关注吕日周?可能首先要问的是:我为什么要去长治采访吕日周?我眼里的吕日周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长治,长治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