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mb。
书籍内容:
太阳鸟
作者:郁秀
内容简介:
《太阳鸟》写的是90年代末一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故事。这部新长篇以它自然清新亮丽的笔调,毫不造作地叙写留美学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貌,充满健康向上的青春气息。看完《太阳鸟》,你会深深地感觉到,当我们习惯了在小说中看戏剧人生的时候,这本描写真实自然健康生活的作品真是太稀缺了。
引子
天舒站在图书馆那面宽大的墙前,凝视着荣誉榜上父亲的名字。
当年的公费留学生非常刻苦努力,父亲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他珍惜难得的出国深造的机会,敏而好学,勤于思考。他相信心是灵物,小用小成,大用大成,活用则至神。
果然,父亲以骄人的成绩成了明星学生,他的博士论文被S 大学评为当年最佳论文。天舒希望有一天,这块荣誉榜上,也能有她陈天舒的名字。父女同登一榜,在校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天舒从图书馆出来,坐在图书馆前的木头长椅上等杨一看电影,说是看什么老片子《铁达尼号》,天舒不感兴趣,只是杨一请她,何乐而不为呢?
二月初的北加州,雨后的晴天,湛蓝到几乎透明的天空,几朵白云单纯天真地飘着,纯净的空气里掠过几缕清风,嫩绿的草坪上几只松鼠东张西望,更有一些快乐的美国青年嬉闹而过。
这是她来美国读书六个月来最轻松的一刻,没想到这一刻对她感情世界的影响是那么的巨大与深刻。
图书馆前有许多的大树,一棵,两棵……整齐又茂盛。
天舒想,当年父亲是在哪一棵树下看书呀?这棵还是那棵?
天舒一直觉得这是命运的循环――二十年前父亲留学S 大学,二十年后她也留学S 大学,而且这一年正值她双十年华。她常常触景生情:这条小路父亲一定走过,两旁的草木依然葳蕤;这位颤巍巍的老先生也可能教过父亲,不过那时他还风华正茂……天舒仿佛在寻找父亲当年的足迹。半年时间一晃而过,这一天,似乎验证了她的寻找。
杨一来了,带来了大森,还带来一位新朋友――苏锐。
苏锐背朝太阳站着,天舒用手挡在额头看他,仿佛在致以军礼。
灿烂的阳光后面是一张年轻精神的脸,脸部线条像斧削出来的锐利,眼神却有些忧郁,一种有些伤感又高贵的忧郁。苏锐往旁边移了移,显然看出天舒的晃眼。
“你好,天舒。”
“你好,苏锐。”
他笑了,脸上的忧郁一扫而光。
天舒后来回想起来,她一生的许多决定都与那个忧郁的眼神有关。那忧郁的是什么?她不知道。而她却知道,从那一刻起,她喜欢上了苏锐。仿佛那时就注定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第一章
八十年代的出国人员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寻找回失去的自我。”这句话说得还是很有水平的,首先肯定是有自我的,只不过失去了,现在要把它寻回。我想,他们是否寻到,现在应该是很清楚的了。可对我而言,甚至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出国留学只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就像上完一年级该上二年级一样。
――陈天舒
1 三个表姐妹
十七岁前没有动人的故事。天舒记不起什么很深刻的事情了。记忆只因隔着岁月相望,那份遥远才变得美丽。人家说前十七年决定人的一生,想想自己前十七年的记忆如此单薄,她有些遗憾。
外公有三个女儿:妈妈招弟、二姨弓陈和三姨来弟。即便如此,那个“弟弟”还是没有“招引来”,而三个女儿又给外公生了三个外孙女――阿晴、天舒和晶晶。
外公像是不喜欢所有的外孙女们,可惜他没有外孙子可以喜欢。
母亲招弟排行老大,却给外公生了第二个外孙女天舒,而且天舒比二姨引弟的女儿阿晴小了六岁。小时的天舒,对此大有吃亏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结婚晚,她理应是长外孙女。她想做大,可以管着妹妹们,就像阿晴表姐常管着她一样。到小学毕业,大舒的心理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再也不喜欢长大了,她觉得还是做小的比较好。
母亲晚婚与外公有关。外公一直不同意母亲的婚事,最后同意也是因为母亲年纪大了。
母亲结婚时近三十岁了。外公不喜欢父亲有两个原因:一、父亲是山东人。外公不喜欢北方人,可怕的是外公把广东以北都列为北方,那他要不喜欢多少人啊;二、父亲出身不好。外公不希望母亲及母亲的后代因为家庭出身再受苦。
阿晴没有父亲,从小与母亲引弟寄居在外公外婆家。她对外公外婆的言行举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私下里曾对天舒议论过,最后的评语是:外公对外小心翼翼,外婆对内飞扬跋扈。天舒把阿晴对外公外婆的评语转告母亲。母亲听了,说,阿晴此话差矣,长辈终究是长辈,不要乱加评论。
母亲的话外之音,像是有些默认。
天舒只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外公早上一定听一部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音量调得低低的,整个头凑过去,有时索性把小收音机放在耳边,听一些香港新闻,脸上的表情紧张又慎重。这样一直维持到国内的气氛相当的松弛,香港的电视、广播已经公开于广东及沿海地区。这以后,外公根本就不听新闻了,只听些天气预报。
阿晴说,外公本来就是不关心政治的小男人,以前也不是关心,根本就是担心嘛。母亲说,阿晴这句话倒是对的。
不担心的日子,外公像是反而过不惯了。不久,外公就去世了。那年,天舒七岁,阿晴十三岁,晶晶三岁。
至于外婆,干干瘦瘦,颧骨很高,典型的广东女人。外婆像铁,阿晴如钢,两人不时磨擦出火花。不管是热战还是冷战,女人和女人之间的矛盾,又能深刻到哪里?想必都是女人的小心眼,小事化大事。
二姨引弟终日不说话,像个深宫的怨妇。三姨来弟则是继承了外公的嗜好,爱听收音机,当然不再是先前的小半导体收音机。不过她不听新闻,而是热衷于电台的热线电话,小老百姓可以直接介入“党的喉舌”,发表意见、聊天、点歌,三姨牵着长长的电话线耐心地等待着,一旦打通了,受宠若惊,第一句话是:“喂,是我吗?是同我讲话吗?”最后点了首歌,说送给收音机前所有的听众,似乎她多博爱一样。阿晴听了都心酸,三姨平时在家可没有这么好脾气。
三姨的嗜好坚持到她出嫁,嫁人后就不打热线电话了,只是打电话给丈夫。三姨夫是个生意人,有钱。三姨每天打电话到他办公室以慰问为名,做些监督工作。
外婆说过她们表姐妹三人,最聪明的是天舒。天舒觉得不然,她只是最会读书的那一个;阿晴表姐和晶晶表妹都比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太阳鸟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