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志》 作者:李鹰 编著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2mb。
书籍内容:
前言(1)
有出版社愿意出这样一本书,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有“校园民谣”这四个字。
“校园民谣”本来是一张音乐合辑的名称,后来成了一种音乐的代名词。在1994年至1996年的那几年,
它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花时间写一本书来描述一种至少持续了两年的文化现象,我想应该不为过。
既然与这种文化现象有关的所有一切都从一张名为《校园民谣1》的音乐合辑开始,那我们就从这张合辑 说起吧。
不知道用平地一声雷来形容1994年年初《校园民谣1》的出版合不合适。总之在那年年初,当人们第一次
听到老狼的《同桌的你》、沈庆的《青春》的时候,那种从心底涌出的震撼,至今已经延续了十余年。
今时今日,偶尔还能从媒体的口中零散听到“校园民谣”这四个字。不过却不再仅仅是指那张专辑,而
是指一拨人,一种现象,或者是一种早已消散了的音乐流派。
有一种说法,当黄晓茂还未在策划案里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仅是按他的喜好收录校园歌曲的时候
,他就已经给后来被称为“校园民谣”的校园歌曲规定好了一种风格。
还有一种说法,《校园民谣》系列只是给1990年左右北京那些在草地上玩音乐的大学生的生活和音乐作
品作了一个以偏概全的总结,然后就任其偃旗息鼓,自生自灭。
1990年,刘卓辉把黄晓茂拉进大地唱片公司,准备在大陆的音乐市场大张旗鼓地干起来。黄晓茂出身于
军人家庭,曾考入人大新闻系并退学,之后开始写歌词。后来流传开的有《心的祈祷》、《无言》、《浪子
归》以及黑豹的《Takecare》等。再之后在《桥》杂志做了两年英文版编辑,并开始接触录音工作。
那时候艾敬因为和刘卓辉的情侣关系,在大地内部被称为老板娘。1991年《我的一九九七》制作完成,
这张专辑集中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精英分子,黄晓茂是制作人,王迪编曲,乐手有艾迪、张岭、臧天朔、
刘效松、三儿、王勇、何勇、陈劲等。专辑里所有的歌曲都是精挑细选、度身定做。《我的一九九七》最早
在台湾发行,引起很大反响,专辑销售也很成功,随后在大陆发行,虽然因为歌词审查而改动了两个字,但
总算顺利出版。大地公司也因此一炮成名,成为当时大陆最有号召力的唱片公司。你想,一家唱片公司能在 华威大厦的公寓楼里办公,当时哪个公司能有这样的气派。
大地作为大陆第一个按照港台模式操作的唱片公司,对包装和宣传上的重视是大陆前所未见的。老板娘
的作品那时候被大地宣传为“城市民谣”,这与黄晓茂把后来引起更大轰动的那张合辑定名为《校园民谣》
有很大关系。因为等到后来黄晓茂找来了学校里的作品时,作为大地公司形象的延续,也从商业的角度着想 ,他自然而然地取了“校园民谣”这个名字。
1993年,黄晓茂正好30岁,在大地唱片公司任企划部主任。这年年初,他有了在大学校园里收集一批作
品的想法。而在此之前,深圳先科出过一张校园歌手作品的合辑,这张合辑的起因是当年还在农业工程学院 读书的沈庆。
沈庆一直想把草坪上的歌手拉进录音棚。沈庆从学生时代开始便善于交际,他认识不少所谓的“圈里人
”。沈庆牵头找到了当时的一些校园歌手,并把他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往“圈里”送。之前各个大学的校园歌
手之间互相都已经很熟稔了,大家也经常在一起玩,在草地上唱歌。但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玩的心态,从来
没有想过要找音乐公司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哪怕想过,也觉得自己所干的事儿离音乐圈很遥远,可望而不可
即。所以,这些人中真正录了小样的并没有几个。当时所有在磁带里能听到的作品仅限于其中的几个人的几
首作品,或是大家在某次聚会的场合中留下来的录音。沈庆当时能搜罗到的小样就是这样。
那时候先科是一家做音响设备的公司。那张合辑请的是韩磊、江涛等一帮专业歌手唱的。除了旋律和歌
词,配乐和演唱技巧跟后来的《校园民谣》系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当年知道深圳先科这事儿的人很多。不
过就像黑楠所说,他那会儿老觉得只有唱片公司、音像出版社才是正统。一个搞音响的公司找歌,听起来就
觉得不靠谱。黑楠当时在北师大读历史系,组建过黑白乐队,还有雷阵雨乐队,也属于校园歌手中的一员。
前言(2)
所以最后这事儿据说高晓松留了心眼,没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拿出来。高晓松在回忆他与“圈里人”第一
次接触时说:“当时说来了一帮圈里人,我们都特崇敬他们,他们把我们聚在一起排练,说要出一两张合辑,
但是他们极不尊重我们,1992年那时候我已经开皇冠了,录音完之后给500块钱,让我在合同上签字。其他人
都签字了,我的两首歌被晚会歌手唱得乱七八糟。我说不能让晚会歌手唱,要唱得让我自己的歌手唱。我没 签,当时我还遭到沈庆的抱怨。”
后来先科攒的这盘合辑沈庆的作品占了大头儿,在那盘合辑里有沈庆的六首歌。不过这盘合辑一直压着
没出,直到《校园民谣1》大火之后,才匆匆在市场上现了一下。据说此前在新加坡发行过一次,但知道的人 并不多。
沈庆并没有灰心,在这盘悄无声息的合辑之后,他又把这些作品介绍到第二家唱片公司正大公司。当时
校园歌手中被认为唱得最好的歌手金立和正大公司签约。金立去了之后,想把这些歌曲推荐到正大。当时正
大的音乐总监是写《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孙仪,他听到《同桌的你》之后,认为歌不能这么写。怎么“半块
橡皮”都上来了,应该像《月亮代表我的心》那样才对,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校园民谣志》 作者:李鹰 编著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