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新书评(2004~2005)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mb。
书籍内容:

******************
《文学新书评(2004~2005)》
******************

事实上,当今文坛对于年度文学状况的反映,除过我主持的“年度文情报告”之外,就是名目不一、品种繁多的作品“年选”了。这些“年选”,除过编选者不同、作品稍有出入外,可以说互相之间的区别并不大。 换个角度看文学

第一部分 长篇关注
关于《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我尚未拿到书时,已是好评如潮,批评界不少同仁给了它极高的评价,当然,网上也不乏尖刻的批评,看来这是一部将会引出大量新话题,并可能引起长久争议的作品。在这一切之后,我才开始了我对《受活》的阅读。我在此表达的只是我对这部作品朴素的看法。 第1节 我眼中的《受活》
第2节 向政治文明的维度提升
第3节 片言《爱你两周半》
第4节 《狼图腾》的细节飨宴
第5节 戏谑化的乡村权力
第6节 小说家眼中的历史
第7节 又一种上海生活
第8节 漫游人生的精神苦旅
第9节 分裂不可弥合―读《万物花开》
第10节 冷硬荒寒中的悲悯书写
第11节 灰暗现实中的罪与爱―读北村《愤怒》
第12节 《上塘书》的绝对理由

第二部分 力作选介
她在十一岁时照过一次镜子,她吓得差点闭过气去。那不是一个女孩,镜子里映出的是一只狼仔!看她的两侧分开的眼睛和嘴巴!看她的尖尖的下巴和嘴喙!看她的颧骨和生硬的轮廓!这样的十龄女孩,没有丝毫低眉顺眼的贤淑,没有丝毫舒适受用的温柔,没有丝毫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的积淀,而有的却是洋人的脱离猿猴不久的兽性兽型。 第13节 《青狐》梗概(1)
第14节 《青狐》梗概(2)
第15节 《青狐》别裁
第16节 《水乳大地》梗概(1)
第17节 《水乳大地》梗概(2)
第18节 精神的伟力与魅力
第19节 《人面桃花》梗概
第20节 爱憎“花家舍”
第21节 《英格力士》梗概(1)
第22节 《英格力士》梗概(2)
第23节 戏谑中的庄严

第三部分 新书热读
我国西部有一群十分活跃的作家,雪漠就是其中一位,而且是比较有特点和个性的一位。雪漠是属于那种“深掘一口井”的人。他的小说几乎全都是以凉州某个偏僻的乡村为背景,连人物也主要是那几个,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我不知道他是否受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但却与之相似,使不同的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互相呼应和映照。 第24节 评《狼祸――雪漠小说精选》
第25节 读陈染新作《离异的人》
第26节 难以直面的悲怆―《去日留痕》简评
第27节 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第28节 在历史的细节里穿行
第29节 平静地拷问巨大的疯狂
第30节 谢泳《杂书过眼录》的启示

第四部分 序跋之页
我常常意识不到我的年龄。我想起我的年龄,往往是在别人问起我的时候,这时候别人会露出惊讶不信的神情,而我只好为事实如此感到抱歉。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像这个年龄的人,包括我自己。我相信我显得年轻主要不是得益于外貌,而是得益于心态,心态又会表现为神态,一定是我的神态蒙蔽了人们,否则人们就会看到一张比较苍老的脸了。 第31节 我判决自己诚实―《岁月与性情》序
第32节 如诗的欢乐与秘密
第33节 她的姿态,她的方式
第34节 爱情是不允许遗失的
第35节 《鲁迅书影录》后记
第36节 读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第37节 读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1)
第38节 读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2)
第39节 山水诗研究的新收获
第40节 朱易安著《唐诗学史论稿》读后
第41节 评《王渔洋事迹征略》
第42节 通史观念的延拓述史范式的创新
第43节 评《非文学的世纪》
第44节 评秦弓的《荆棘上的生命》
第45节 现代汉诗谱系的历史建构
第46节 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第47节 中国当代文艺现象研究的新成果
第48节 历史的诗学对话
第49节 读《中国文学史学史》
第50节 评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
第51节 文化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形象”
第52节 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
第53节 一部好书,可做教材
第54节 我的阅读主张
第55节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第56节 阅读的天空
第57节 一个人的阅读史
第58节 我为什么不读畅销书
第59节 鲁迅答“托派”的信出自冯雪峰
第60节 为余秋雨说句公道话

第五部分 他山之石
“帝国”(Empire)是对今日全球权力关系的一个高度诊断性概括。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内格里断定:种种迹象表明,当代世界秩序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断裂之中。其标志性特征就是,全球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帝国主权(imperialsovereignty)的诞生。 第61节 《帝国》的谱系(1)
第62节 《帝国》的谱系(2)
第63节 被遗忘的现代性
第64节 厚道的克里玛――读《爱情对话》
第65节 关于耶利内克

------------
换个角度看文学
------------

  “文学新书评”是各类文学图书评论文章的精选与汇编,拟定每年一本。
  社科文献出版社此前已有“史学新书评”等,拟再增加一种“文学新书评”。2003年底,该社编辑中心主任宋月华就诚邀我编选“文学新书评”。我一因年头岁尾忙得不可开交,不想给自己再“火上浇油”;二因对这份东西能编成什么样子、产生什么效果,也没有把握;因而犹豫不决,拖了下来。2004年底,宋月华又几次重提此事,我既感到盛情难却,也觉得辛苦一场编出一本“文学新书评”来,也算是“抢”着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于是,从年底开始再搭上春节长假,终于把这件事情做成了现在这个眉目。
  事实上,当今文坛对于年度文学状况的反映,除过我主持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学新书评(2004~2005)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