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制作说明 《退步集》为电子书OCR勘校小组(QQ群号:195518336)第二期勘校书籍。希望各位转载时保留本段说明,也希望更多人愿意加入我们。 制作人员 校对:junze1991、天马行空、bird123456、ydye、akls、Bellinggg、luzhoumcs、dgs1234、雪逝、siete7、4x9、nubook、zzcs7879、CHOBITS、winloud、liu2585266 制作:Oxen(老老老牛) 本书仅作电子书制作交流用,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自序 两年前,山东画报出版社拿去我《多余的素材》印成书,责编刘瑞琳对我说,回国后的文字也来编一册吧,我当即承应了。不久,刘老师调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周面见,便商定将这件事办起来。 近日电脑里搜索旧稿,编排校阅,发现这几十篇文字实在是不成体例,哪像一本“书”。 其中,除了关于影像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几篇专稿写得还周正,其余的稿约、发言、访谈、评论……话题之杂,议论之碎,真令我几分诧异、几分难堪:这就是我回国五年的光阴与作为? 我的前几册书虽也不过杂碎,现在想来,毕竟躲在纽约,清闲自在慢慢写。回国后,情形可就大不同:当了一份学校的差,时间切碎,本业荒疏,倒也随它去,不料媒体报刊隔三差五寻过来,推了这端就那端,而所见所言,事事逼得太近前。这几日编排之际弃除廿余篇,总数还嫌多——我知道,我从此掉进了中国的人堆里。 掉进人堆,支应不暇,所言既多,谤议相随,这都不足怪。早年的虚誉有人记得,近时的出书竟不亏本,我该幸乐才是,而好事者可就趁兴撩我说闲话——见识浅薄,我倒不在怀,因从未自认学者与专家,可是看自己这几年说东道西,热讽冷嘲,文字面目忒难看,说及城市与教育两件事,则简直当众在骂街。 文章的火气,文章家十二分忌讳的。我虽票友,下笔克制的规矩也曾信守过。当初接了《纽约琐记》的稿约,拼凑关于音乐的旧作,均属初涉书写,心思专静,而况无非谈艺术,即便离题千里,多少有点风雅的意思在。是要到《多余的素材》开始不安分,借怀旧而发议论,存心不把自己扮成艺术家,然而再怎样心里起波澜,也不过素材只当它素材写,味道不太咸。 人于自己的面目,其实看不清楚的,白纸黑字留下来,这才好比照镜子。这一照,看见什么呢?要来强辩,我只能说:我于国中的情形确实久违了。譬如城市运动的如火如荼,亲眼目睹,原来给弄成这模样;又譬如教育的改革早也听人吹,一旦打起精神当教师,哪想到今时的院校无非是重重叠叠的教条与产业——这是何其伟大的成就呀,同志,你偏要出言不逊么,好,你的面目就会很难看。 我现在是怎样一种角色呢,我已说不像。人称是画家,讲来讲去那几枚过时的小油画;忽指为作家评论家,可见如今成“家”真好办;“海龟”身份抵赖不了了,我只好当它是恶名;“知识分子”总算美称吧,我可不领情:做人而成一“分子”,岂非小道;我宁愿做回“老知青”,只是“知青”老来不好当:身为教师好几年,我至今讲堂上失口说粗话,忍不住要抽烟…… 然而人在家国,真是好。只要出太阳,望见京郊的香山与燕山,不由心生感动,脑子里一片空白。去岁带学生怀柔山村画写生,又画到满面苦相的老农夫。那些天,晴午远眺,群山纠纷,中宵起夜,月如钩:这都是远在纽约朝思暮想的景象与时刻呀!总算回来了。我知道,这是给自己放长假,或竟如以赛亚.伯林所称引,属于“明显的自我浪费”。是的,我并不将自己的光阴看得多珍贵。人劝我管自画画,少开口,我真心假意漫应着,不认真,倒也不嫌烦。我心想,除此而外还有令我耳热心虚的忠告吗,终于,两年前一次与年青人的座谈中,有张小小的字条几经转手递过来: 陈老师,你这样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会退步的! 我似乎有所触动了。是谁呢,念了字条,询问四座,没有人答腔。这是几年来唯一替我着想的话,真心谢谢这匿名的年青人。我虽不曾怎样进步过——广义而言,“进步”之说原本即可疑——但我因此记住了“退步”两个字,顺便移来作题目,送给这本书。2004年12月8日写在北京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展“展厅一角。展柜下端交叠着我过去十余年用废的三块调色板。
“且说说我自己” 这不是“我自己”起的题目——事情是这样子:《收获》杂志明年改版(真抱歉,我从未读过《收获》),编辑说是要开辟作家或艺术家谈论“自己”的专栏,在电话里几番情词恳切向我要稿子,终于推托不过,我说,非要写,出个题目,发几句问吧,于是电传传过来,给了这题目。 我不愿谈论我自己。我的家不挂自己的照片、自己的画——不为什么,也没想过为什么。平时偶尔发表文字,编辑索要照片,我也不寄。不知起于何时,中国的书刊作兴发表一张以至一张以上的作者照片(十九彩色,彩色照片真难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麻烦读者看自己?你怎么知道读者愿意看见你? 可是好几位编辑语重心长劝过来:“随俗吧!这是读者的愿望。” 谁是读者?他们在哪里?就算真有读者坐在我跟前,我也不知如何“说说我自己”——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而我是读到文章里出现太多的“我”字,便起反感,因我向来怕见进门坐下滔滔不绝大谈自己的人。 今岁我回国存身,不走了。人一旦成了所谓远来的和尚,归国的游子,即便仍是黄脸一张,“读者”总不免过来瞧一眼——采访,座谈,约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退步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