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名联鉴赏辞典》(全本)上辞版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2mb。
书籍内容: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上海辞书版

  自扫之书。此致纯文本由致纯书苑(www.openelib.org

  蒋竹荪等编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5
  开本787×1092  1/32  印张29  插页11  字数455000
  2004年5月第1版  2004年5月第1次印刷
  印敷:1一5100
  ISBN7一5326-1532-4/K.240
  定价:49.00元

  主编:苏渊雷
  副主编:蒋竹荪(常务)  陈以鸿  施绍文  顾延培
  编写人:
  丁 仪  王齐孙  王国廷  王明珍  甘 桁  叶 云  叶美云
  纪德裕  吕替军  朱迎平  朱惠国  刘乐孙  刘铁坤  沈树华
  张 一  张 迈  张君宝  张炳隅  陈以鸿  陈永泉  陈建国
  陈家铨  吴关镛  希建华  何以聪  何禹昌  何禹聪  林克成
  周 艺  周 监  周世达  金性尧  郑凤森  孟建梁  胡家A
  胡 彬  俞心乐  俞水生  俞纪东  唐 音  姚梅乐  施芝鸿
  施绍文  施晴东  施晴阳  顾伟列  顾延培  陶继明  钱剑夫
  殷有娣  康斯馨  盛国生  曹云岐  黄德金  黄毓钟  戚万丰
  商启予  谢燕华  蒋尔谦  蒋竹荪  潘金谊
  审订:金性尧  钱剑夫
  (以上按姓氏笔画排列)

  联目审订:杨稼梁  黄润苏  侯 旭  周世达  张君宝  王明珍
  责任编辑:周伟良

  总目
  序一(苏渊雷)
  序二(陈以鸿)
  凡例
  正文
  名胜类
  题赠类
  喜庆类
  哀挽类
  行业类
  谐巧类
  附录
  对联知识介绍
  名联作者简介

  序 一

  楹联,亦称楹帖、联语、联句、对联,俗称对子,乃我国特有之民族、民俗文学形式。中国文字,单音独立,平仄抑扬,四声俱备。如所谓“天子圣哲”、“灯盏柄曲”者是。且正以其为单音也,齿而列之,可使一一相对,不必五雀六燕铢两始称也。联语声调之高下抑扬、对仗之妃青配白,庶几符合我国文字语言之特性,蔚为东方美学之典型。此即《文心雕龙・声律》所谓:“同声相应谓之韵,异音相从谓之和。”亦其《丽辞》所谓:“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汉字外形的整齐和内在的节奏,很自然地构成中国联语形式上的对称美与抑扬律。
  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蜀祷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清人梁章钜亦从此说,其《楹联丛话・自序》云:“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然亦有人将楹联之始上移四百年,认为楹联始于南朝梁代。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云:“考宋(按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
  不过此乃独自成联,并非上下联语的续对,而是诗句的续联,故尚非纯正的对联,可视为联语发展过程中之一环。任何事物之产生,均有其萌发、演变之过程,楹联当亦不例外。盂昶“馀庆”、“长春”联出现之前,楹联这一文艺形式当已经过其发展之阶段,吸取了我国古典诗文中“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之对偶修辞手法,从而脱胎演化而成我国民族文学之独特文体。而楹联又属于民俗的,是中国民族文学与中国民俗相结合的产物。王安石《元日》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说新年换桃符,即与楹联直接有关之民俗。陶宗仪《说郛》引马鉴《续事始》云:“《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今之桃符也。其上书神荼、郁垒之字。”
  神荼、郁垒乃驱邪之神。应劭《风俗演义》云:“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日‘荼’、日‘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干门,效前事也。”《括地志》云:“桃山有大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古时以桃符板画“神荼”、“郁垒”之像或书“神荼”、“郁垒”之字于除夕或元旦于门的习俗,即后之春联之雏形。楹联这一文艺形式,可谓是以我国古典诗文为内含,以民间习俗为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古者幼学入门,必授以声律属对,故学童多能属对。《独醒杂志》卷一云:“汪圣锡幼年与群儿聚学,有谒其师,因问能属对者,师指圣锡。客因举对云:‘马蹄踏破青青草’;圣锡应对日:‘龙爪孥开淡淡云’。客大惊日:‘此子有魁天下之志。’圣锡年未冠,果廷试第一。”
  近人陈寅恪氏尝致书刘叔雅教授,力主大学入学国文考试要“对对子”。意谓: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对子可以测验其思想条理。尝举一例云: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谓“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因拟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实欲应试者对以“胡适之”耳。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与音韵皆可相对。此虽陈先生一时故作狡狯,实有深意存焉。楹联篇幅虽短小,然其内含却极为深宏,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人物、山川、名胜、斋堂、市肆,可谓无所不包。历代撰联大家若郑板桥、林则徐、俞曲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郁达夫、郭沫若皆一代俊彦,但遗憾的是,历来各种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均未给楹联以一席之地,此实我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之一大缺憾。
  作联之大法,不外乎三。其一为集前入诗文成句而成联;其二从前人诗文脱化而成联;其三为新拟,即创作。随着楹联艺术的成熟发展,其艺术手法亦日益增多。如其内容构成的逻辑关系即有并列、转折、递进、连贯、因果、选择、假设等。其组句技巧即有串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全本)上辞版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