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凭什么》作者:原是流民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mb。
书籍内容:

《不生病凭什么》作者:原是流民
内容简介:
  这本火遍网络、由资深医生写就的养生护生秘籍,能让你全面地了解医界现状和潜规则。其中精彩的内容有:1.在中国哪些医院是最好的?2.我们怎样跟医院打交道;3.什么样的药品最适合你?4.医学是怎么回事;5.如何认识我们的人体;6.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疾病是怎么回事;7.我们如何保健才最科学;8.医生是怎样的人,我们怎样和他们交往;9.在中国看病需要注意什么。10.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它提供给患者最完备的解决之道,是一本“钻石”级别的保健书。
作者简介:
  原是流民,一个梦想着让普通人与医生共享医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一个依旧相信崇高的临床医生,一个希望能成为王小波那般真诚而有趣的智者的人。因撰写本书,被网友誉为“功德无量”的医者,文章被无数人转载推荐,读者尊称此书为“最伟大的生命之课”。

  第一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自序
  对于一本书,有趣是它存在的意义。--王小波语
  希望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当然作为一本畅谈医学的健康书,把有趣竖在旁边当标尺,似乎就有些蹊跷,因为医学是关乎生命的,是亲临痛苦的,如果缺乏严谨,信任何来?
  我不幸走上了从医这条路,所谓不幸是因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除了让无趣甚至痛苦的医学书占据我宝贵的黄金时代外,我别无选择。而你不用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除了不用值夜班、不用走出抢救室去向病人家属解释你已经尽力(我觉得这是个人工作中最艰难的时刻)、不用看无趣的书就已经足够的幸运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靠从医吃饭,而仅仅是希望了解一些医学常识,你应该有权利要求得到一本有趣的书!
  而我有写一些医学常识的想法始于2006年底,那一年因SARS而闪耀在医务人员白大褂外的英雄光环已散去;那一年我所在城市的一所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被患者劈开了脑袋;也是那一年,同样是这所医院的两个外科主任因回扣问题被免职;那一年还爆发了如火如荼的中西医大争辩;那一年,官方对中国进行了近2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公开评论其“基本不成功”……
  当然,我可以和全国的绝大多数医务人员一样大喊:吵什么吵!我还是埋头做我的技术,该挣的钱要挣,该值的班还得值,工作小心点别出医疗纠纷,管它太平洋冒火、珠峰爆发山洪――管你世道怎么变,我总有饭吃――当医生就是有这点好!
  但那一年刚好我在外学习,不用参加临床工作,突然发现自己可以挤出时间来做一些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让大家了解现代医学概貌的事。我参加临床工作的很多时间是用在陪各种各样的亲朋就诊,向我身边的朋友解释病情,而他们认为我有一种可以把很深奥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的“小伎俩”,他们认为我应该站出来把这些“小伎俩”发挥一下。
  然后,我就在天涯社区上天马行空地发表了一些小帖子,讲了一些医学常识,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自己也在与众多朋友的交流中深入地思索了一些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我平时并不是一个沉闷无趣之人,但我却发现市面上能找到的医学科普书都将有趣与科学性对立起来,当然你如果也因为我希望这本书有趣而对书中所含信息的科学性有所质疑,我建议你应该去翻《希氏内科学》,或其他专业之作。而如果你能在有趣之余又得到有用的信息,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点了解的话,我会觉得心里有所安慰。
  或许有些人希望在我的文章里找到“爆料”或“黑幕”,但这不是我愿意做的!我知道这是个追求眼球和话语权的时代,语出惊人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目标,而我却只有坦诚,我希望我只是真诚地向大家讲述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真诚地思考应该怎样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当个聪明的就医者,真诚地讲述大家应该了解的一些医学常识。真诚――这是我最想带给大家的感受!
  我仅希望的是我有足够的真诚,更希望以下的文章充满通俗的趣味!
  一、学会判断病情(1)
  1.遇到急病时该如何保命
  我干过近三年的急诊,见识过横进抢救室的砍刀、惊叹过怀孕的小小小姑娘、双手抱过两条大腿一路狂奔……很多医生经历过医疗环境的险恶,我可能遭受得更多点,但在心中还是留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对我而言,干急诊最难的是试图回避抢救室外的家属的眼神(我真无法形容这种眼神),然后向他们表示我们已经尽力,但是……
  呀,怎么写得这么沉重,但急救确实异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它特地放在篇首的原因,那些曾经与死亡战斗的时光委实叫人难忘。
  我顺道讲一下我国急诊的状况吧,我所知道的现状是:很糟糕!
  急救事业其实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外国,急救中心的设备是最精良的,急诊医生一般要求是技术全面、行动果断迅速、沟通能力极强的精英。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医院,急诊科的地位其实就是一个转诊处,一般只处理一些小毛病,危重情况只能请求会诊或紧急转往住院部处理。这样做,一是误诊率高,二是抢救很多时候不及时。而许多危重的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就是在请会诊、送病人的那一时半会。容我提点建议吧:如果真正危重的情况,一个原则是就近,第二个原则是选综合实力强的大医院!在中国当前的这种急救水准下,有时候后者甚至更重要。你到小医院就诊,搬上搬下,很多时候因技术或设备的原因无法处理,只得再次叫车转院,这更浪费时间。
  我们平时会注意了解很多八卦,但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所在的城市目前急诊水平最高的是哪所医院,怎么走?你问过自己吗?希望这些信息你一辈子都用不着,但万一有天不幸的你需要用到这些信息,你肯定会抓瞎、会哭、会急得团团转!
  2.急救争的就是一口气
  好吧,如何初步判断一个人只是小病小痛还是身处危重关头呢?
  在急诊的那段岁月(在大医院,一般的医生都要在各科室轮转,这样知识才会全面),我反复地要求自己带的学生,一定要形成急诊思维,那就是:来一个病人,你脑里第一个要想的问题不是他得了什么病,而是他现在有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有,你最先做的不是对症下药,而是我可暂不管你什么病,我首先要做的是把呼吸、循环系统维持住。“急救争的就是一口气”――这说的就是呼吸!只有把呼吸、循环系统稳定住,一切的抢救才有意义!
  对于你,该怎样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在危急关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不生病凭什么》作者:原是流民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