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作 者:薛仁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堂课
第二堂课
第三堂课
第四堂课
第五堂课
第六堂课
台湾书法家董阳孜题字:“天人之际”
自序
这是我在台北书院《天人之际——〈史记〉里的天心与人意》的讲课记录。
此书的作者介绍,一开始,我自述是“作者、讲者、行者”。其中,“行者”是根本。我是个中国文化的践行者,不是空谈概念的书斋学者。因为践行,所以深受其益,所以在岛内一片浮躁之下依然可以安然自在。除此之外,我原先以写作为主,是个“作者”;自从二〇一〇年辞掉学校工作以后,而今改以讲课为多,是位“讲者”。从“作者”转成“讲者”,个中嚆矢,就是我在台北书院开设的这门课。
写文章与讲课,是两件很不一样的事。文章一重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二重文字凝练、平仄顺气。至于讲课,更在意的,则是生动流畅与当下应机;换句话说,讲课更流动、更发散,也更容易“跑题”。
我上课经常“跑题”。这是缺点,也是优点。我不做学术工作,关心的是经典的当下对应;正因如此,我的“跑题”也可以是对应当下之“切题”。我讲《史记》,无非是希望透过刘邦、张良与司马迁等人的生命高度,让大家更清晰地照见我们的时代与我们自身,从而找到每个人可以有的当下安然。
感谢董阳孜老师的惠予题字。
公历二〇一六年,岁次丙申,时近端午
薛仁明于台东池上
第一堂课
刚刚看了看,在座除了我的老朋友中学历史老师戴老师、台湾大学中文所的博士吴孟谦之外,没看到所谓的“圈内人”。如果大部分的学员都跟“专业”的文史圈子关系没那么密切的话,这门课可能会更好上一些。因为,大家比较没有包袱。换句话说,这并不是一门专业的课程,这门课是用一种更质朴也更直接的方式来上。
在座可能有些人读过我的《论语随喜》以及《万象历然》里面的《孔子九章》。后来有朋友问我,写这两本书时,用的是什么版本?是朱熹的《四书集注》呢,还是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呢?或者是其他什么书?我的回答是,当初手边用的,就是王财贵先生儿童读经用的版本。就是那种字很大,尤其对老花眼特别合适的版本,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注释。我绝大部分书写的时候,手边就是这一本。只有少数字义不太确定的时候才翻翻譬如钱穆《论语新解》这样的注释本,参考一下,平常也基本不用。
我们这一门《史记》课,原本也希望能用这样的版本,可惜《史记》很难找得到完全没注释的白文。就我所知,北京中华书局有一本,可惜是简体的。一般说来,市面上看到的《史记》就两个版本,一是现在大家手头上拿到的这本大砖块: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1],这是台湾目前最通用的,历史系或中文系《史记》的课也多半用这本。另外一种,就是将《史记会注考证》后面的“考证”扣掉,留下唐代以前的《史记集解》《史记索隐》,还有《史记正义》,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三家注”。我的想法是,如果大家不做专门研究的话,三家注也好,考证也罢,都不必花太多时间去看。有需要参考注解时,才不妨看看。也就是说,三家注也好,会注考证也罢,都是备用。将来上课时,只会偶尔用。偶尔有些地方,我觉得有需要时,才请大家看一下考证或者是三家注,大部分的时候,就只看司马迁的原文。
同样地,这门课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字义上打转,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学院,我们不做学究工作,取其精神、抓大方向即可。不过,因为这是经典的课程,还是得要以司马迁的原文为主,不能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发挥,这样就不是开设经典课程的本意了。
第一堂课,先讲《高祖本纪》。围绕着汉高祖刘邦讲,这显然有我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般谈中国文化时,通常会留意儒释道三家。这当然是对的。可是,如果我们把儒释道三家这种比较有自觉、比较理论的这一块,再加上《史记》具体的人物行事,尤其是刘邦这种备受争议却气象极大的人一并来看,就可能看到相互补足、更加完整的中国文化。一般读书人对刘邦少有好感,几乎怎么看都怎么不顺眼。这多少是眼界所限。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读书人能懂得了刘邦,这个读书人的眼界与气象,肯定就会不太一样。
刘邦这样的人,跟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多少是犯冲的。可有趣的是,刘邦后来之所以能够打得了天下,其中关键原因,恰恰是他底下的读书人特别精彩。你去看项羽,项羽底下算得上读书人、比较有头脑的,就一个范增,很难想到还有第二个。可是,刘邦底下,却有张良、陈平、刘敬、叔孙通等一群人。刘邦明明不喜欢读书人,可那群读书人看到他,却一眼就认可他了。这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刘邦外表看起来没个样子,可实际上,却是真有本领、真有见地,尤其他那不沾不滞的能力,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譬如郦食其。郦食其是个儒生,那时候六十几岁了,一个老头,每天在城边当“里监门吏”(等于是城门管理员)。每个起兵的英雄豪杰经过,他就冷冷地看一眼,看了许多时日,所有经过的人,没一个能让他看得上眼。可偏偏刘邦一经过,他就知道:这人了不得!
当时的人,对刘邦的看法就很两极。不屑的,极度不屑(譬如“商山四皓”);倾慕的,也倾慕得不得了。这样的两极,一直延续到后代。十几年前,我开始带学生读《史记》,每次读到《高祖本纪》,同样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到学生完全不一样的反应。有的学生的反应是:好有趣哦!有的学生则很不以为然、一脸鄙夷,冷冷地吐出两个字:无赖。这样的对比,很有趣。司马迁在写《高祖本纪》时,本身对刘邦的意见到底又是如何,其实也众说纷纭。喜欢刘邦的人,可以在《史记·高祖本纪》里面找到非常多“确切”的例子;可是,讨厌刘邦的人,同样也可以在《高祖本纪》里找到许多“确切”的证据说:你看,司马迁就是用这种隐喻的方法表达他对刘邦的轻蔑与不齿!读来读去,其实就这么一卷《高祖本纪》,却可以让后世读者各自解读、各自表述。我觉得历史上所有了不起的东西,常常让人如此众说纷纭。司马迁写一个那么众说纷纭的人,可以让大家各取所需,变得更众说纷纭,这到底是大家被司马迁蒙了,还是大家读不懂司马迁?这实在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大问题。
司马迁写《史记》,最独特的,就在于他的视角。这样的视角,牵涉到我们这门课的主标题:“天人之际”。大家知道, ............

书籍插图:
书籍《史记》 - 插图1
书籍《史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