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作家榜经典文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导 读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上 卷 人间词话 (王国维手定稿)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下 卷 人间词话未刊稿 (五十则)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附录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附录二 白香词谱
一 忆江南 怀旧
二 捣练子 秋闺
三 忆王孙 春词
四 调笑令 宫词
五 如梦令 春景
六 长相思 别情
七 相见欢 秋闺
八 醉太平 闺情
九 生查子 元夕
十 昭君怨 春怨
十一 点绛唇 闺情
十二 菩萨蛮 闺情
十三 卜算子 别意
十四 减字木兰花 春情
十五 丑奴儿 春暮
十六 谒金门 春闺
十七 诉衷情 眉意
十八 好事近 初夏
十九 忆秦娥 秋思
二十 更漏子 本意
二十一 荆州亭 题柱
二十二 清平乐 晚春
二十三 误佳期 闺怨
二十四 阮郎归 踏青
二十五 画堂春 本意
二十六 摊破浣溪沙 秋恨
二十七 人月圆 有感
二十八 桃源忆故人 冬景
二十九 眼儿媚 秋闺
三十 贺圣朝 留别
三十一 柳梢青 纪游
三十二 西江月 佳人
三十三 惜分飞 本意
三十四 南歌子 闺情
三十五 醉花阴 重九
三十六 浪淘沙 怀旧
三十七 鹧鸪天 别情
三十八 虞美人 感旧
三十九 南乡子 春闺
四十 鹊桥仙 七夕
四十一 一斛珠 香口
四十二 踏莎行 春暮
四十三 临江仙 妓席
四十四 蝶恋花 春景
四十五 一剪梅 春思
四十六 河传 赠妓
四十七 渔家傲 秋思
四十八 苏幕遮 怀旧
四十九 锦缠道 春游
五十 清玉案 春暮
五十一 感皇恩 入京
五十二 解佩令 自题词集
五十三 天仙子 送春
五十四 千秋岁 夏景
五十五 离亭燕 怀古
五十六 何满子 秋怨
五十七 风入松 春园
五十八 祝英台近 春晚
五十九 御街行 离怀
六十 蓦山溪 别意
六十一 洞仙歌 夏夜
六十二 潇湘夜雨 灯花
六十三 满江红 金陵怀古
六十四 玉漏迟 咏怀
六十五 水调歌头 中秋
六十六 满庭芳 春游
六十七 凤凰台上忆吹箫 别
六十八 烛影摇红 惜春
六十九 暗香 咏红豆
七十 声声慢 秋情
七十一 双双燕 本意
七十二 昼夜乐 忆别
七十三 琐窗寒 寒食
七十四 瑶台聚八仙 寄兴
七十五 陌上花 有怀
七十六 解语花 元宵
七十七 换巢鸾凤 春情
七十八 念奴娇 石头城
七十九 东风第一枝 忆梅
八十 庆春泽 纪恨
八十一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八十二 翠楼吟 美人魂
八十三 瑞鹤仙 风怀
八十四 水龙吟 白莲
八十五 齐天乐 蟋蟀
八十六 雨霖铃 秋别
八十七 喜迁莺 闰元宵
八十八 绮罗香 红叶
八十九 永遇乐 绿荫
九十 南浦 春暮
九十一 望海潮 凯旋舟次
九十二 夺锦标 七夕
九十三 薄幸 春情
九十四 疏影 梅影
九十五 过秦楼 秋夜
九十六 沁园春 有感。
九十七 摸鱼儿 送春
九十八 贺新郎 春归
九十九 春风袅娜 游丝
一百 多丽 西湖
王国维年谱
编校后记
导
读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为什么晚清民国那么多学者,我们反复言及赞叹的只有王国维?
星辰的秩序
在仰望高原的夜色时,那群星闪耀的璀璨之美,令人心动不已。但对于资深的天文爱好者,他把我们对星辰的认知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绚丽的光芒,导向具体的轮廓——他发现了星座。这是更高境界的美的发现。而对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走得更为遥远,他发现并熟知每一个星座的组成,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运行规律。
王国维就是中国古典美学上的星座与宇宙秩序的发现者。
中国文艺美学,自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几无锐意创新。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巨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十卷五十篇,从文学的“体、质、承、革”几个方面细致、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的美学规律,对后世的诗论、文论、艺术综论,乃至园艺美学,均有覆盖式的倾轧,使得此后的相关著述,全部降为风格的赏议。
清代学者何文焕编辑的《历代诗话》,收录南朝钟嵘《诗品》至明代的著名诗话二十七部。主题多重在对意趣的品鉴,妙悟的采撷,轶事的节录,逸格的赞慕,而在坊间传播更多的则是对于字词的辨析。这符合中国传统文人波动于儒道思想之间的游戏心态。著名的贾岛的“月下僧敲”,朱庆馀的“画眉深浅”,宋祁的“红杏枝头”,王安石的“春风江南”等等,都是炼字锻句的“典范”。
虽然此类诗话笔记都可归于性灵一脉,但罕有学者梳理出它们的美学脉络。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于诗体流变,着力甚著,但依然滞于主题与风格之议。具体到词的美学,刘熙载《词概》也涉及词的体制流变、特征技艺与作品判断,但属于泛论,并无系统的美学贯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美学的核心是“感兴”“托寄”,并无新意,且风格有所偏执。晚清学者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多醇思良见,也力倡“真”与“性灵”,渐成体系,然而依然未能脱去古人的寄托道统。
只见繁星满册,难觅一线相系。而王国维用六十四则中国古代学者传统的笔记,梳理出了中国唐末五代以来渐为大端的词这一文体的美学。
拓展者的领域
掌握了一件事物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它的意义。
王国维的卓异之处,不仅体现在词的美学研究上,还体现在众多中国古典文化领域中。结识罗振玉是他人生与学问的转折。受罗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间词话(作家榜经典文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