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制 魏向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导言 中国自古就是礼义之邦第一章 中国礼制源流一 礼的起源二 大禹铸九鼎三 周公制礼作乐四 礼贤下士五 封建礼制的确立和发展第二章 吉礼一 祀天之礼二 祭地之礼三 宗庙祭祀四 学校礼仪第三章 凶礼一 复——招魂之礼二 殓——入棺之礼三 殡——停棺之礼四 葬——下葬之礼五 服丧与丧服第四章 军礼一 出征之礼二 凯旋之礼三 校阅之礼四 田猎之礼第五章 宾礼一 朝觐之礼二 朝聘之礼三 盟誓之礼四 士相见礼第六章 嘉礼一 冠婚之礼二 飨燕之礼三 乡饮酒与养老礼四 射礼五 贺庆之礼第七章 礼器与礼服一 礼器的作用二 礼器类举三 礼服的演变
魏向东,男,江苏海安人,1963年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复旦大学历史文化地理博士,江苏省旅游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文化史》、《城市景观》、《发现苏州:城市文化与旅游的应用研究》、《旅游概论》等著作,在《中国史研究》、《江海学刊》、《人文地理》《江苏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关注地方旅游事业发展,主持旅游开发项目四十余项。
中国读本中国的礼制魏向东 严安平 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的礼制/魏向东,严安平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中国读本)ISBN 978-7-5078-3139-9Ⅰ.①中… Ⅱ.①魏…②严… Ⅲ.①礼仪—中国—古代 Ⅳ.①K892.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30803号中国的礼制著 者 魏向东 严安平责任编辑 姚 兰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责任校对 徐秀英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网 址 www.chirp.com.cn经 销 新华书店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开 本 640×940 1/16字 数 70千字印 张 10.25印 数 5000册版 次 2010年1月 北京第一版印 次 2010年1月 第一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078-3139-9/K·165定 价 16.50元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导 言中国自古就是礼义之邦
自古以来,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泱泱中华就被人们誉为“礼义之邦”,中国人民也以谦逊友善、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遵礼、重礼、守礼、行礼,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礼义贯穿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呢?它又为什么会在中国社会中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呢?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原是祭神时的一种习俗。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这种对人们心灵有极大号召力的习俗就被奴隶主贵族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改造成为一种有力的统治手段。这种改造从大禹时即已开始,到周公制礼得以最终完成。礼制到周代亦就大备,并成为此后历代礼制的基础。从记载了周代礼制内容的礼经三书:《周礼》、《仪礼》、《礼记》考察,周礼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而又庞杂的。大凡国家的一切典章制度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祭祀仪式、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陵寝营造等,直至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莫不包括在内,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行政、法律、社会、宗教、教育、伦理、习俗等等各个方面的庞大概念。此后的历朝历代,也莫不沿用了这一界定。直到近代以后,礼的概念才有所缩小,大体限制在礼节和仪式两大方面。说到礼,必提仪,礼仪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在中国古代,礼和仪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包含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而仪,则是反映礼的仪式仪节,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礼的内容和规定,形成的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因此,礼和仪又是相互关联的,礼是标准,是内容,而仪则是形式,是礼的形象展现。由于礼的内容庞杂,涉及面相当广泛,故而仪的规定也是多如牛毛,繁琐冗杂,有时甚至连专掌礼仪的官吏也弄不清楚。那么,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以什么作为一条主线,把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串联到一起的呢?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礼仪制度当然也不例外。在古代礼仪制度这一庞大体系中,等级观念贯穿始末,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遵循“尊尊”、“亲亲”的原则来正名分、定等级,以调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从而维持一个稳定的统治秩序。尊尊和亲亲,本是宗法制度的原则,它要求人们根据血缘、宗法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各人在社会身份上的高低尊卑,并要尊其尊者,亲其亲者。根据这种原则而确立的礼制,恰恰能起到标识社会成员身份高低贵贱的作用。它通过各种具体的方法如服色、车舆等外在表现形式,来明确地界定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从而使得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上自“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异,刻意造成了全社会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亲疏有分、高低不等的等级阶梯。如此一来,社会秩序就呈现出清楚整齐的有序系统,古代社会的阶级统治也就得以巩固了。正是由于礼制的这一妙用,历代统治者都高扬“以礼治国”的旗帜,不遗余力地推行礼治。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自然是巩固了统治,另一方面也使得礼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古代社会生活遵礼重礼蔚成风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人民也从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礼的内容,使得纷繁庞杂的礼成为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剔除一些消极因素之后,我国古代的礼中也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内容,诸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兄弟友爱、宾至如归等,自古到今,都是中华民族所赞誉、所发扬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经重重磨难之后仍得以凝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而“五四”运动时期虽然对旧的礼法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的礼制 魏向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