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术史话 顾宏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导 言 揭开古老方术的神秘面纱
说到方术,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将其与迷信联想在一起。当然,迷信确是方术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科学与神学杂糅纠缠,难分难解,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商周时期巫、史不分,巫师既是神的代言人,又是文化的掌握者和传播者,汉朝的谶纬是经学神学化的产物,谶纬中既有大量的神学迷信,也包含着相当数量的科学内容,科学作为神学的附属物而存在。这种情况不独中国为然,中西文化的发展,概莫例外。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注意:科学思维的萌芽是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而今天呢,同样,还是有那种联系,只是科学与神学的比例却不同了。”所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繁杂的方术之内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渊源,披沙炼金,必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所谓方术,包括方技、数术(也称术数)等,是一种利用虚幻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达到影响、控制或支配现实客体的法术,包括卜筮、星占、祈福禳灾、降神驱鬼、养生延寿等,其内容颇为繁杂,包罗万象。数术是以研究“天道”或“天地之道”为主,据《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种,以占卜预言为其特点,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算术、地理、气象学知识等;方技以研究“性命”或“人道”为主,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种,也杂糅着巫诅禁咒,内容包括医学、药剂学、性学、营养学,以及相关的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等。古代科学史料大多囊括在内,由此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术,从其本质而言,即是巫术,只是到战国后期、秦汉时期,神仙方术的兴起、方士的不断实践,将以前的巫术系统化、理论化,才使方术自巫术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但还是与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巫术是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原始人群的智力混沌未开的产物。按理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智力的进步,巫术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归于消亡。但实际上,直到今日,巫术依然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中,而不仅仅局限在一些文化经济落后的地区。对此,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分析道:“凡是有偶然性的地方,凡是希望与恐惧之间的情感作用范围很广的地方,我们就见得到巫术。凡是事业一定,可靠,且为理智的方法与技术的过程所支配的地方,我们就见不到巫术。更可说,危险性大的地方就有巫术,绝对安全没有任何征兆底余地的就没有巫术。”(《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方术的境遇与此相同。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方术理应沦为“边缘文化”而退隐不显,但实际在中国民间依旧普遍存在着闾巷卖卜、江湖行医的现象,当起楼、嫁娶、求子、送葬之间,依然保留着不少占吉卜凶的习俗,甚至在一些地区,方术还是相当盛行的。因此,要了解迷信者的心理,戳穿江湖术士的骗局,以及全面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抛开方术,那可以说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第一章 先秦:方术之渊源
上古社会政教合一,巫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文化思想,以及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成为社会的信仰。商周时期,巫祝作为君王的参谋,通过占卜来预言事物的吉凶,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到国人的尊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教分离,巫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明显减小,巫祝也从尊贵的地位上滑落下来,逐渐演变成后世在民间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禳为专业者,而遭社会的鄙视。不过,巫师们不断的施法实践,以及阴阳五行学的出现,为方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龟甲占卜文
一 商朝龟卜
占卜是用超自然的方法来获得神灵预示人间事物如何发展的消息,或预测人的吉凶祸福的法术。举凡军国大事、自然灾害、疾病疑难、寻物生产等等,均可求助于占卜。简言之,占卜就是为不能预知未来的人们,通过天命、神意的指示,来决定其行动的方法。由于凡人与天不能沟通,大型涂朱红牛骨刻辞(商代)
所以必须有巫师作为中介,来传达神的旨意。当然,后世人们也有不要巫祝,自己利用卜法来占卜的。占卜术的种类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神借巫师之口传播神的旨意,以对将来之事作出预言;二是观察所用来占卜之物的征兆、方位、大小、多少等现象来卜求未来的事情。通观古今,占卜之法繁多,形式不一,商朝主要用乌龟的甲和牛骨来占卜,称为龟卜和骨卜,由王朝的太卜等卜官掌管。
古人将龙、凤、麒麟、龟并称为“四灵”,而其中仅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其余全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物。传说大禹治水时,天帝命神龟驮着带有天神旨意的“洛书”,在洛河边传授给大禹。因此,龟被古人视为能沟通天人关系的灵物,并认为龟越大,其灵性就越高,龟长一尺以上者都被认为是神宝。《博物志》更是记载,龟可活三千岁,所以能知吉凶。因此,商人将龟甲作为占卜之物,用以预测未来事物的祸福。
20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大量商朝的卜龟、卜骨,达 15万片之多,其中有5万余片刻着卜辞(即甲骨文),由此今人对商朝的龟卜有了更多的了解。
殷墟出土的卜用甲骨都经过了加工,通过人工消平、磨平,然后用刀、锥等工具挖出许多不穿透的圆窝,并在圆窝之旁凿一长形凹糟。在占卜过程中,先举行一定的念咒请神仪式,向神灵提出需要卜问的问题,祈请赐告,称作“述命”、“命龟”,再用烧红的木棍贴在甲骨上的圆窝中,使甲骨产生爆裂,出现“卜”形裂痕,即兆象。所以甲骨文的“卜”字既象形又象声,象声表现在读音像甲骨爆裂时的声响,象形则是字形与甲骨爆裂的痕迹相似。所得的兆象是用来判断吉凶的依据,并在事后验证之,然后在甲骨上刻辞纪录,加以宝藏。据出土的甲骨来看,卜辞内容有占卜的日期以及占卜者的名字、命辞、兆辞和验辞。
命辞为命龟之辞,占卜者在“述命”时,要从正反两方面提出问题,再通过所得兆象来判断吉凶。从命辞来看,龟卜稽疑的范围十分广泛,以卜问祭祀的事项为最多,其中最经常问卜的是对祖宗的祭祀;其次是有关气象的占卜,主要为风雨、阴晴的变化事项;数量上占第三的是卜问年成之丰歉和农事活动;卜问战争的命辞在数量上占第四位。其他还有饮食、宴会、田猎、行旅、灾祸、福佑、奴隶逃亡等内容。从命辞中可以看出殷王室的日常活动里着重关心的事和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如重视对祖宗、天神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方术史话 顾宏义》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方术史话 顾宏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