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十二层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致读者
自题诗
总 引
第一层 《红楼》文化
【分 引】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红楼》文化有“三纲”
中华文化见《红楼》
第二层 《红楼》本旨
【分 引】
巨大的象征
“沁芳”本是伤心语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再解“空空”十六字真言
“情”在《红楼》
为“情”定义
“情 榜”
一部“冤”书
第三层 《红楼》女儿
【分 引】
“脂粉英雄”
湘云是“脂粉英雄”
第四层 《红楼》灵秀
【分 引】
风流人物在英才
伟大的思想家
对“人”的巨大思索
“两赋”的新哲思
“才”的意义与命运
“创教”的英雄哲士
第五层 《红楼》审美
【分 引】
《红楼梦》欣赏一隅
一架高性能的“摄像机”
伏脉千里 击尾首应
“诗化”的要义
两次饯花盛会
第六层 《红楼》自况
【分 引】
“自况说”
“自传说”能成立吗?
我们能了解曹雪芹吗?
雪芹曾客“富儿”家
第七层 《红楼》脂砚
【分 引】
脂 砚
脂砚何人
我读“脂批”
脂砚斋与《红楼梦》
第八层 《红楼》探佚
【分 引】
《〈石头记〉探佚》序言
“书未成”——千古遗恨
“书已成”
“伏线”——续书
探佚学
探佚学——意义与概况
探佚——两大关键
藕香榭与探佚
第九层 《红楼》真本
【分 引】
八十回后之宝钗
黛玉之致死
湘云的后来及其他
红海微澜录
《红楼》别境纪真芹
第十层 《红楼》索隐
【分 引】
义忠亲王老千岁
雪芹婉笔刺雍正
“双悬日月照乾坤”
“一僧一道”索隐
《红楼梦》中有根源
附: “樯木”考
“护官符”考释
第十一层 《红楼》解疑
【分 引】
“龟大何首乌”
为了林黛玉的眉和眼
题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
奉和一氓同志
情尼槛外惜风尘
《红楼梦》中的“葳蕤”怎么讲?
说“红”
长安·种玉及其他
“诗礼簪缨”有埋伏
所谓“遗腹子”
“壬午除夕”
林四娘
曹雪芹即“曹頫”吗?
第十二层 《红楼》答问
【分 引】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附: “红学”回归北大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悲欢曲
校后感言
第十二层 《红楼》答问
【分 引】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附: “红学”回归北大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悲欢曲
校后感言
周汝昌照片 杨少波 摄
周汝昌书法墨迹
帘外何人步履轻,惊心公子意多情。
紫金冠上朱缨动,佩玉通灵彩络精。
周汝昌题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贾宝玉初会林黛玉,宝玉痴狂狠摔玉
观灯赏戏总虚文,姊妹诗才意所欣。
最是风流怜爱弟,四篇五律溢清芬。
周汝昌题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贵妃筵宴题大观园,天伦乐宝玉逞才藻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共几春。
是泪是花同一色,怡红公子更伤神。
周汝昌题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大旨是谈情,今朝偏爱断。
情缘永不了,却说情莫犯。
周汝昌题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何曰高洁人,心境淫邪甚。
轻薄女儿心,人神同一愤。
周汝昌题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致读者
“作者”“读者”都不是对个人的专称,更不能作为当场对话的称呼。比如你见了某著名小说家,就径直叫他“喂,作者……”那是笑话,因为太不讲语言礼貌了。要说“作家”您如何如何……才是。但是,难题就落在如何将“读者”变换为礼貌语言——没听说有“读家”这个名词呀。怎么办?
在早先,我们中华的小说作者称读者叫什么呢?叫“看官”。
这个称呼,早不再用了。我倒觉得它好,大有义理在内。不肯用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嫌它“文”了,不够“白话”标准。二是认为那“官”不对头——怎么读的人就必定是个做官的不成?太封建……
错会意了。
“看官”与“官儿”无涉——比如就像曹雪芹笔下写的赖嬷嬷教训她儿子赖尚荣:“……别说你是官儿了,就横行霸道的!”不是那种“官”。“看官”一语除了是为语气尊敬,更含有深义:您是判断是非好坏的审“官”者,或者是弹劾坏人劣迹的御史、按察的“大员”,请来评判我这拙作,是高是下,是美是丑……此之谓“官”之义也。
可是如果我将这篇“代序”题为“致看官”,不但无恩领我心意,反倒引起讥嘲或误解。世上的事,一涉“文词”,一涉中华汉字语文,遇上简单化对待的人,事情往往麻烦很大,问题横生,表达起来可就难如人意,也难惬己衷了。
讲明鄙怀以后,请允许我称您为“看官”,而不敢呼叫什么“读者”。
看官:请您评量这册拙著,给以评估;您以为可以的,赐予鼓舞;认为不然、错谬,惠予指正。倘蒙不弃,幸甚幸甚。
《红楼》
[1]
十二层,层层有新境,恐怕有不止于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只是说高远之境,而并无层次之富美。十二层,表示我对《红楼梦》的多方面的理解与看法,是个多年来小小积累的一次“精选”,敬献于广大的“读者”群众,以供讨论、交流。
我绝不敢效法人家某种声调,开口就是“我研究《红楼梦》几十年”,云云;倘若计算“时间跨度”,大约是五十六七年了吧,在这期间,断断续续、艰难曲折地在“红域”中摸索、挣扎、彷徨地行进,百味尝遍。
自己的一些见解,不敢畅所欲言,行文也十分窘迫不舒。自己重读,多不如意。但偶有机缘,留下了这么样子的笔痕心迹,是“历史存在”,不宜改动。因此觍颜实贡,不加修饰。而且因“时跨”较长,旧日之件也不一定全与今同。这些,均请明鉴我区区存实之用意。学识是人格、人品,是“打扮”、“装饰”不来的。以假面欺看官,则更是学术腐败之尤,人所共弃矣。
我列了十二个分题,是择其大者,并非只限于此,十三、十四……恐怕还多。当前报刊,仍有视我、定我为“考证派”者,并且见我讲起“文本”内容来觉得“新鲜”,说我的研究“转向”了。是这么回事吗?
这就非仅“读者”说话了,须得请“看官”断案才行。但愿我能多遇“包龙图”,而别遇上“胡知县”(京戏中的糊涂官、受贿诬良为恶者)。
曹雪芹的一支妙笔,有文、有史、有哲,囊括了“真、善、美”;他的手法千变万化,昔人说得“活虎生龙”一般。他写的书,人谓“百科全书”,其实不同于“词典”死知识的罗列,他不仅是小贩“摆摊儿”,《红楼梦》是一部充满生命、生机、生趣的活生生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红楼十二层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