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与重生_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日)古川隆久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省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章图字:11-2019-254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日)古川隆久著;章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3
ISBN 978-7-213-09944-1
Ⅰ.①毁… Ⅱ.①古…②章… Ⅲ.①日本-近代史-1926-1989 Ⅳ.①K31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67447号
SHOUWASHI
Copyright © Takahisa Furukawa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First 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Chikumashobo Co.,Ltd.
Chinese (in simplified character only) translation rights arranged with Chikumashobo
Co.,Ltd.
Through CREEK & RIVER Co.,Ltd.and CREEK & RIVER SHANGHAI Co.,Ltd.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古川隆久 著 章 霖 译
出版发行: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 邮编 310006)
市场部电话:(0571)85061682 85176516
丛书策划:王利波
营销编辑:陈雯怡 陈芊如
责任编辑:吴玲霞
责任校对:戴文英 何培玉
责任印务:程琳
封面设计:张庆锋
电脑制版:杭州大漠照排印刷有限公司
印  刷:浙江新华数码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11.375
字  数:245千字
插  页:6
版  次:2021年3月第1版
印  次:2021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213-09944-1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市场部联系调换。
出版者言
当今的世界与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型与变迁,她们过去经历了什么、正在面对什么、将会走向哪里,是每一个活在当下的思考者都需要追问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出版者应该努力回应、解答的问题。出版者应该成为文明的瞭望者和传播者,面对生活,应该永远在场,永远开放,永远创新。出版“好望角”书系,正是我们回应时代之问、历史之问,解答读者灵魂之惑、精神之惑、道路之惑的尝试和努力。
本书系所选书目经专家团队和出版者反复商讨、比较后确定。作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好望角”,让读者看见一个新的世界,打开新的视野,突破一隅之见。当然,书中的局限和偏见在所难免,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非洲南部“好望角”本名“风暴角”,海浪汹涌,风暴不断。1488年2月,当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队抵达这片海域时,恰风和日丽,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许多个世纪的壮美岬角,随船历史学家巴若斯记录了这一时刻:
“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海角,而且是一个新的世界!”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译本序言
能够有机会让中国的广大读者读到这本书,令我感到非常荣幸。
早在千百年之前,日本就开始通过朝鲜半岛中转的方式,与中国接触。不久以后,中日之间进一步开始直接交流,日本由此汲取了当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日本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日本所说的昭和时代的前半段,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里,两国之间一直处于惨痛的战争状态,无数人因此丧失了生命。无可否认,日本给中国带去了极大的伤害。
对于此刻将本书捧在手中的读者,那场漫长的战争想必也会是各位在阅读过程中所关注的一大焦点。日本是在什么背景下挑起与中国的战争,并将之扩大的?当时的日本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前半部分的主题。通过本书的论述,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日本未能构筑起一个能够纠正统治者的错误,并安定政局的政治结构,这是战争时期日本犯下诸多错误的一大原因。
对本书少有涉及的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中国观”,我想在此简单地加以说明,以便中国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书。
正如本书第一、第二章所提到的那样,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往返于长崎、神户、横滨等日本城市与中国上海之间的航船数量众多。从这些日本城市出发,经过几天的航行之后,就能到达上海。从中国东北地区的沈阳、大连等城市出发,也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抵达东京。因为当时的日本人将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地区视为本国领土,所以对他们来说,中国就是距离自己最近的外国,有大量日本人居住在中国的大连和上海;另一方面,在长崎、神户以及横滨也聚集了大量中国人,形成了“唐人街”。中国的香港则是许多从美国西海岸出发,经由横滨与神户前往中国的航线的终点。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不可谓不密切。
《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诞生于中国的作品,在当时的日本也广为流传,众人皆知。《西游记》还被改编成戏剧与电影。在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喜爱中国古代经典,阅读并创作旧体诗的人也为数不少。总而言之,当时的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
但是,在日本取得甲午战争(1894—1895年)的胜利后,“‘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值得尊敬,应该反过来由我们对中国进行教导”这种观念开始在日本流行(参见金山泰志《明治期日本における民衆の中国観―教科書·雑誌·地方新聞·講談·演劇に注目して》,芙蓉书房出版,2014年)。这一观点流传了数十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大部分日本人才最终意识到这种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
日本发动并进一步扩大了战争,最终导致包括自身在内的诸多国家受到巨大的创伤。在战败投降之后,日本要如何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并在废墟之上重新站立起来,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聚焦这一问题。在最初决定国家的重建与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时,日本 ............

书籍插图:
书籍《毁灭与重生_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 插图1
书籍《毁灭与重生_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毁灭与重生_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