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的心理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曾奇峰的心理课/曾奇峰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11
ISBN 978-7-5057-5009-8
Ⅰ.①曾… Ⅱ.①曾… Ⅲ.①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①B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97150号
书名 曾奇峰的心理课
作者 曾奇峰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三河市冀华印务有限公司
规格 880×1230毫米 32开
8印张 159千字
版次 2020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20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057-5009-8
定价 52.00元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楼
邮编 100028
电话 (010)64678009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
推荐序
有人学心理学,是想成为某某家。
有人学心理学,则只是日益成为他自己。
读他们的文字,听他们说话,你会看到这种区别。
前者虽然说话越来越专业,但你一听就知道,其实都是套路,都是这个专业内的语言。
后一种无论如何专业,他们一说话,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话,这份专业没有把他们的风格给夺走。
同时,你会知道,他们其实无比专业,专业到骨子里,和他们的心性结合到了一起,只是这份结合非常自然,毫不造作。
曾奇峰老师,在我的感知中,就是后者。
精神分析也有它套路般的风格。学精神分析的时候,如果你混一下圈子,你会看到,好像学精神分析的人很容易变得有些高冷。
比方说,针对一种现象,扔出一个高明的解释。对这份高明的解释,你容易产生佩服,但同时,你可能对于这样的解释和抛出这个解释的人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以上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是大家都风格化了,只是精神分析圈子的一种惯常风格。
但是,在曾奇峰这里,你闻不到这种味道,不管曾氏飞刀是何等精准,你在佩服的同时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就在你身边。他高明的解释,并不会拉开你和他的距离,你再佩服他,也仍然会觉得他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非常真实。
我喜欢曾奇峰老师的这种感觉,文如其人。如果你有幸近距离接触曾老师,你会发现现实中的曾奇峰也会给你这种感觉。
不过,曾老师的文字,过去有一种遗憾。这个遗憾就是,他讲课要比文字精彩很多,而平时和他谈话,就更加精彩,然而在写作时,这份精彩却显得不够。
为此,我和曾老师探讨过。我问他:你写作时,会不会考虑到读者的水平,然后觉得得让这种水平的读者听懂?
他说:是的。
我说难怪会有这样一份遗憾,真不妨试试,在写作时,把想象中的读者放下,就按照自己的感觉写。
在这本书中,再读曾老师的文字,我觉得这份遗憾像是没有了,曾老师在更肆意、更直接地表达自己,这样读着很过瘾。
我很喜欢一个说法:别人的真理,必须经由你身体的检验,才能成为你的真理。
一听到曾氏风格的语句,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这是在曾老师自己生命中被检验过的真理。
如此活着的人老道,同时也天真。他似乎能洞若观火,同时也丝毫未失去过那份赤子之心。
在曾老师的这本书中,那些洞若观火、充满智慧的句子,可以帮我们去顺从自己的赤子之心。
一本好书该当如此。
武志红
(知名心理学家,代表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推荐序
精神分析有啥用,能减轻人生痛苦吗?
人的痛苦,无非是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分两种,一种是目标本身就是不可实现的幻想。比如,幻想我学了心理学,学会正确的沟通和理解配偶,我的配偶就不会再对我施加冷暴力了。这是从自体自恋出发,婴儿级别的共生幻想。
婴儿的共生幻想,是只要我做了×××,别人就会×××。精神分析讲成长是一个哀悼丧失的过程。哀悼的是这种婴儿的幻想,随着长大,一个个地丧失,承认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是有边界的,最终回到现实中,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现实,跟客观事实和解,从神回到平凡的人。
另一种是目标虽然是现实的,但做出来的行为却跟目标背道而驰。这就要看清楚潜意识在捣什么鬼,是什么样的木马程序扰乱了正确的导航。
曾奇峰老师的这本书,把生活中常见的木马程序一个个解析清楚,就像破案一样,找出破坏幸福生活的“幕后黑手”。
看清楚了,就有了自由,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跟父母的关系,各方面理解现实边界,理解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不可掌控的客观现实。在中国人集体性的边界不清的纠缠中,明确自身责任和能力的边界。在现实边界中,从容地做滋养自己的事情,警觉自身,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不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经由精神分析理解自身,人活一世,其实可以轻轻松松。
精神分析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从幻想回到现实。一是走出幻想目标,回到现实目标;二是扫清潜意识障碍,能够“指哪儿打哪儿”,让行为跟目标一致,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做出选择。
曾奇峰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导航,把潜意识里阻碍自己的坑一个个剖开来看清楚,读者会发现,原来自己给自己绕了这么多弯子,然后恍然一笑,轻松回到现实。
曾奇峰老师难能可贵的是,把深奥复杂的精神分析动力学写得轻盈有趣。读者完全可以像看侦探小说一样,一步步深入潜意识探案,毫无负担地阅读体验。
学界能把书写深奥了不难,但举重若轻,笔触轻松,那真是数十年的真修炼。
学习一门学问,捷径就在于直接跟这个领域顶尖的人学习,越顶尖的人,带给人越轻松、越本质的学习。读曾奇峰老师的书,直达精神分析的本质逻辑,是我最大的收获。
李雪
(心理学者,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
序言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
如果你问我,心理学有什么用?
我会说:好玩。
心理学除了可以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还非常好玩。心理学最好玩的地方,是满足我们对自己的好奇心。
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为此做了很多事情,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事与愿违,在意识层面是没办法理解的,但在潜意识层面,则清清楚楚。解释之一是:在潜意识层面,父母并不希望孩子成绩好,因为孩子成绩好了,父母就显得无事可做 ............

书籍插图:
书籍《曾奇峰的心理课》 - 插图1
书籍《曾奇峰的心理课》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曾奇峰的心理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