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圣·王阳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心圣·王阳明
作者:许葆云
责任编辑:潘建农
统筹监制:葛宏峰 兰青
策划编辑:兰青 雷娜
美术编辑:秦宇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灵魂出逃
皇帝发动政变
囚笼里的小算盘
落荒而逃
无尽的苦难
第二章 绝境中悟道
龙场悟道
克己复礼,两劝土司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像孔子一样碰壁
第三章 提炼万镒纯金
知行合一,正本清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提炼万镒纯金
第四章 南赣剿匪
一败再败
相信良知,相信百姓
破山中贼易
诚意击败奸诈
猛虎出笼是谁之过
第五章 江西平叛
宁王起兵
逆境出奇谋
一鼓克南昌
决战黄家渡
圣人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第六章 对抗『妖魔』
邪恶出笼
三次抗旨
南昌百姓的噩梦
一个良知克倒奸贼
疯狂的迫害
正德之死
第七章 致良知的大学问
过不去的杭州城
皇帝老子能成圣人吗
人人有恒产,个个有恒心
嘉靖皇帝争大礼
狂者,狷者,乡愿
悔过自新
不得不出山
大学问和四句教
第八章 阳明成圣
阳明成圣
一语消去十万兵
弹指破尽百年贼
朝廷里的暗战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后记
阳明心学与新儒学
第二章 绝境中悟道
龙场悟道
自从挨了廷杖,下了诏狱,王守仁一直在思考,可一年多来他脑子里想的始终是忠而见弃,退隐山林,说穿了,就是一个“冤”一个“怨”,来来回回在这两个字上打转。及至到了龙场,日子虽苦,毕竟瓮里有粮,袋里有钱,身边还有两个仆人伺候着,远不至于到了绝望境地,王守仁却一味地自伤自怜,甚至专门写一首《去妇叹》向天下人诉苦,仔细想想,真正把王守仁逼入绝境的不是皇上,不是刘瑾,也不是这座沉闷恐怖的龙场驿,而是王守仁自己心底的私欲。
是啊,王守仁其实是个自私的人,不论做官的欲望还是归隐的念头,无不出于私心。在诏狱里受罪的时候,他肚里的小算盘打得山响,算来算去,算出一个归隐避世躲清闲的主意来。可王守仁半辈子读的是圣贤书,那上头分明有孔派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按曾子的主张,儒生学的是政治,都是“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怎么能避世隐居躲清闲呢?
谁要避世?谁要躲这个清闲?说穿了,还不是王守仁自己吗……
可惜天不遂人愿,王守仁没能去躲清闲,反被扔到这荒山野林里受苦,于是王守仁或怒或骂,自怨自怜,又伤又痛,一颗心只在小算盘上打滚儿,两只眼睛只在自己身上转悠,越是这么任性、这么纵容私欲,人生之路反而越窄,弄到最后,竟成了住在“石棺材”里的活死人。
就是这么个撒娇使性、半死不活的纨绔子弟,却机缘巧合,意外地照顾了一回病人,忙碌了个把月,早先一直端着的那个名士、忠臣、大才子的架子也放下了,王守仁忽然感觉到了轻松,感觉到了充实。
儒家学说是个“存天理灭人欲”的学问,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有时候还真难以分辨。以前王守仁只知道胡思乱想,可是经过一番苦痛折磨和一场小小的“解脱”之后,王守仁终于静下心,就在龙场这个小山洞,在黑沉沉的暗夜里,在这口结结实实的“石棺材”里试着整理自己的人生,分辨其中的“天理”和“人欲”,思考起世间的哲理和人生的意义来了。
王守仁是状元公之子,从小就是个聪明透顶胆大包天的孩子王,十几岁时对教书先生说过一句:“读书考状元不算人生第一等事,只有‘做圣贤’才是人生第一等事。”一语惊四座,知道这事的人都夸这孩子有志气。这“做圣贤”的志气是个天理吗?仔细想来似乎不是,因为王守仁说出这种孩子话来,不过是个争荣夸耀的虚荣心罢了,虽然长大以后他也着实在“成圣贤”三个字上用过功,苦读过几年圣贤书,累得生了一场大病,却一点儿收获也没有,究其原因,还是他心里根本不懂什么是“成圣贤”,说大话给人听也好,下苦功夫读书也罢,为的还是高人一等,让别人赞他,羡慕他。
这是“人欲”。
后来王守仁做了官,可他这个官做得马虎,心思不在事业上,先是与一帮大才子结交,和他们一起舞文弄墨写诗填词,可王守仁的才情又不如这些才子,时间一长觉得无趣,退出来了,又自己学道,学佛……可写诗也罢,学佛道也罢,和早年“成圣贤”的空话一样,还是做给别人看,说给别人听,想让别人赞他,羡慕他。弄来弄去,还是在“人欲”里打转儿。
正德皇帝发动政变驱逐阁老的时候,王守仁上奏劝皇帝停止迫害大臣,立刻释放御史,现在想来,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最接近“天理”的事,可他心中这个“天理”显然并不牢靠,以至于受了廷杖下了诏狱,“天理”就瓦解了,改而一心归隐,想回家去做个乡绅。
这归隐的心思,又是“人欲”。
现在王守仁到了龙场,苦不苦?实在很苦;但细想起来,他所受的苦也还未到极点,这半年来他自怨自艾,躺在“石棺材”里流泪,写那些哀伤悲切的诗,都是在撒娇,是做个受苦受冤的样子给自己看,也给身边的人看,说穿了,还是希望别人赞叹他忠直,同情他受苦——就算龙场这地方没人赞他,没人同情他,王守仁还可以赞叹自己,同情自己。
说来说去,还是“人欲”。
只有最近这一个月,王守仁做的事与前面三十多年所做的都不同,他眼睁睁看着两个仆人病得要死,为了救人,立时抛下一切空想法,放下所有空架子,煮粥浣洗,说笑唱曲,尽一切力量照顾这两个仆人,这样照顾人,对这位公子哥儿还是平生第一次,这么做不是为了让两个仆人感激他,更不是要让别人称赞他,王守仁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真心实意地希望两个仆人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这一次,王守仁的想法十分诚恳,毫无私心杂念。
没有私心杂念,只是一片真诚,王守仁照顾病人这件小事,竟是个“天理”。
王守仁自认是个正直的儒生,自以为半辈子都在“存天理灭人欲”,可现在他才明白,这些年来他的所作所为大半皆是“人欲”,“天理”竟是极少。最可怕的是,王守仁心中的“人欲”竟然泛滥不绝,而“天理”只是偶尔一闪念,就算抓住了也把持不住,顷刻又消逝了。
古圣先贤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现在经过一场反思的王守仁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欲泛滥不止,天理稍纵即逝,“人心”之危急险恶,“道心”之微弱渺茫,真是触目惊心,让人越想越怕。
好在当下的王守仁手里还握着一个“天理”,没有被险 ............

书籍插图:
书籍《心圣·王阳明》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心圣·王阳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