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大听讲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一 数术哲学与丹道的独创性
二 内丹与科学
三 命理学法理体系简介——兼论命理“文化断层”和正本清源
四 “丝绸之路”上宗教传播的和平佳话——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传道及其意义
五 易道显密文化体系鸟瞰
六 《周易参同契》的通神之意
七 北宋邵雍《皇极经世》导读——元会运世推步及闰卦、正卦、运卦、世卦、旬卦、年卦的推演方法简述
八 民族学视野下巫蛊术的实证研究——兼论“四重证据法”
九 文化自信与中国第五大发明——谈二十四节气的来源以及传统文化中若干问题的天文学原理
十 道教易学
十一 汉代的尸解术
十二 测算玄机——道教占筮对易学的继承与变通
十三 黄老道家与民间数术——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十四 《红楼梦》中人的命与运——易学视角下的解读
十五 明天道之根 究大道之用
十六 孙膑阴兵法的传承与价值
十七 居住环境与健康——河图和八卦原理具体运用
十八 《易经》大系统智慧学的算法逻辑与术数应用
十九 《千金翼方·禁经》的方术思想与文化
二十 道不可道、说不可说——道家哲学管窥
二十一 周易的生态思想
二十二 解读中国文化构成的密码——浅谈中国命理学
二十三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二十四 “参同”易学小史
二十五 建筑易学视角下北京中轴线保护、开发与利用
二十六 五音、五脏与五行
二十七 易学三思维探究
二十八 道教符法与传统医学
前言
道学与术数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以道教与术数学为切入点,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立足点,精心组织各方面优秀师资力量与优质文化资源,对道教与术数学历史典籍进行翻译导读和系统科学研究,举办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2018年以来,中心举办“道教与术数学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行了系列学术前沿讲座,并受到学界广泛赞誉。为进一步增强大讲堂学术活动在国内外的影响,现将历次讲座内容编辑成书,并名为《在民大听讲座:道学与术数学研究前沿》。
中国文化的根在道教,道教文化的根在术数。中国文化的鼻祖伏羲的重要贡献是开创了八卦,八卦实际上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将中国道学与术数文化推向社会并发扬光大,以继往圣之绝学。很多人对术数文化没有认识清楚,认为它是迷信。实际上术数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有显赫的地位。《汉书·艺文志》把当时所有学科分为六大门类:六艺、诸子、兵家、诗赋、术数、方技,术数文化是六大门类中的重要分支。术数当中又包含六大类:天文、历法、五行、蓍龟、形法、杂占。可见术数文化由来已久,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绿谷集团总裁吕松涛先生概括说:“术数学是中国文化的牛鼻子”。真正了解了术数学,才能把握中国文化的根脉。
“道教与术数学大讲堂”正是在吕松涛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展开。讲座主题涵盖了道学与术数学的各个分支,包括黄老道家、易学、丹道、天文、医术、文学、历史等研究方向。讲座内容丰富,有很多是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观点新颖而引人入胜。讲座在面向学术界的同时,还向社会公众开放,故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本书根据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衷心希望以此向大众介绍道学与术数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校领导和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的大力支持。本书资料的收集和编辑整理,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宗院客座教授、台湾太一道院黄胜得院长的鼎力相助,龙宇博士做了大量工作。“道教与术数学大讲堂”的组织、宣传、场务工作由田雯、倪木兰、刘腾飞、解加馨予、王旭阳、杨楠、罗兰等完成。同时,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上海绿谷集团“江村市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
2020年10月

数术哲学与丹道的独创性
主讲:张广保
从理论上看,道教以道家的根本道论为核心,糅合、吸收各种流行于中国古代民间的方术,尤其是养生方术,从而发展出各种具体的证道之术,此即构成道教基本内容的外丹术、内丹术、存思术、导引术、服食术、行气术、符箓术、禁咒术及斋醮科仪术。道教通过对道论和方术的整合,便呈现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以术证道、术道合一的基本特征。道教之所以特别强调以各种方术来彰显大道,乃是植根于整个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重践履、尚实证的实用理性的体现。
张广保 号洞斋散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全国一级学会)副会长,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会长(二级学会),《道家文化研究》副主编,什刹海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客座教授。
剑桥大学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就中国古代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如同西方近代那样的自然科学感到深深的困惑,并就此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一问题在中国科技史界引起强烈关注。爱因斯坦曾尝试予以解答。而心理分析学家荣格也曾就李约瑟问题提出一个很独特的解答。他说:“几年以前,当时的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就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我们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1]
一、科学到底是一元范式,还是多元范式
荣格否定了科学只能有一种形态的观点。他所说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是指建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认识选择存在根本差异,它们是产生不同科学形态的基础与原因。荣格认为:“我们的科学是建立在以往被视为公理的因果法则上……我们没有充分体认到:我们在实验室里,需要极严格的限制其状况后,才能得到不变而可靠的自然律。假如我们让事物顺其本性发展,我们可以见到截然不同的图象:每一历程或偏或全都要受到几率的干扰,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况下,能完全符合律则的事件反倒是例外。正如我在《易经》里看到的,中国人的心灵似乎完全被事件的几率层面吸引住了。我们认为巧合的,却似乎成了这种特别的心灵的主要关怀;而我们所推 ............

书籍插图:
书籍《在民大听讲座》 - 插图1
书籍《在民大听讲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民大听讲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