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经济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哈佛大学经济课
作者:陈晋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博集天卷 出版时间:2018.01ISBN:9787513917414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 言
《哈佛经济学笔记》系列的再版首先要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于向勇。他不但在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编辑了三本《哈佛经济学笔记》,而且在近几年一直敦促我再版。感谢他给我这个温故知新的机会。
讲经济学不能不从曼昆教授主讲的《经济学原理》开始。他曾撰文道:“从学校毕业多年之后,没有什么比教授《经济学原理》这样入门性的课程更能使一个经济学家思考,他所从事的领域中什么东西是真正重要和令人兴奋的。正是在入门课程里,我们对自己专业领域积累的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把我们领域的精华传播到公民大众中去,让所有的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多年来的“提炼和升华”对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是了解经济学最好的捷径,对接受了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学者来说也有醍醐灌顶般的裨益。重温这些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能让平时淹没在细枝末节中的我们仍然记得经济学最根本的宗旨和使命,并以此为准绳,智慧地安排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读者能看到经济理论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理解为什么美国知识分子普遍支持开放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而新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却充满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在2006年1月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曼昆描述他曾经在政府工作的亲身经历。“国会山的政客们一般都认为出口可以创造就业,而进口是把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平白无故地转让给外国。如果你向国会山的一名政客解释,进口可以扩大我们的消费数量和消费选择,而出口是我们必须为进口付出的代价,你所能期待的最好的结果是一个礼貌但鄙夷的微笑,让你知道他认为你是多么幼稚;而更可能发生的是,他会觉得被冒犯而非常愤怒;如果你是总统任命的高官,他会公开要求你辞职。”曼昆还让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同时,对这个领域保持警醒和距离。他在最后一堂大课上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这位嘉宾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你:在普通人眼里,经济学家是多么滑稽可笑、不可思议。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我与这门课相见恨晚。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大学时代就接触到这些内容,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有所不同。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不同,这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和分析人的潜意识的,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社会体制和商业对策。它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假设:人是理性的。正因为人在做决定时经常是不理性的,经常管不住自己,所以说教——甚至包括上课教导、阅读说明——的作用经常微乎其微。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聪明智慧的人呢?大学生应该怎样选择暑期工作?应该怎样选择与异性的约会?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一个共同基点:年轻人在做选择时要大胆,不要保守。而这个基点又有简洁的数学证明,详见本章第七节《为什么连续接受小赌博是最明智的选择?》。
研究和分析人的潜意识,在传媒、游说和广告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和巨大商业价值。政治家竞选、商业推销等活动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这里面的小技巧不胜枚举。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被游说的对象,我们怎样才能识破这些技巧,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上套了呢?作为想影响别人决策的人,怎样才能利用被游说者的潜意识来达到目的?如果人都是非理性的,管不住自己,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那么这个社会是否需要政府来充当理性的“第三方”,像“家长”一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呢?这些问题在这一章都有妙趣横生、意义深远的解答。遗憾的是,因为篇幅关系,本章内容未能纳入前三本《哈佛经济学笔记》里。这些内容是第一次在书里出现,真诚希望年轻学生能从中获益。
第三章《费尔德斯坦讲〈美国经济政策〉》的写作时间是2009年春季,当时正是金融危机最深重、经济前景最渺茫的时候。时隔八年,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经济学家的担忧、判断和政策建议:哪些判断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哪些担心是杞人忧天。为此,我保持了原版风貌,并把最新数据放在括号里,以便读者进行对比判断。
《美国经济政策》这门课由费尔德斯坦教授主讲,另外几个教授配合讲专题,涉及美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能源与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阅读本章,读者可以最迅速、最全面地了解这些领域的主要话题、核心概念和研究思路。我在写这些内容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在探究事情的原委,层层深入,步步紧跟,直到豁然开朗,对事情的整体形成清晰的把握。希望这一章内容没有教科书般的枯燥和烦琐,而像故事书那样引人入胜。
在这门课以后,我又跟踪报道了2009年哥本哈根、2011年德班和2015年巴黎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谈判,分析了这些国际谈判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又在多大程度上只是做表面文章,以掩盖分歧与停滞。这些文章与有关美国应对经济危机时特殊政策的效果的跟踪报道,都辑录在本书附录中。其中,2012年2月费尔德斯坦主持的关于2009年美国财政刺激政策作用的60分钟公开辩论堪称经典。辩论双方都是经济学大家:哈佛大学的萨默斯与斯坦福大学的泰勒。他们唇枪舌剑,在短暂的时间里把各自的思路和截然相反的观点阐述得清清楚楚。附录中还记录了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思以其道易天下”。时隔八年重新审视,有利于我们对比前后发生的事实,检验他们的对错。
第四章《有关奥巴马医改的政治与经济》跟踪了奥巴马医疗改革跌宕起伏的命运,突出了全民医疗的美好愿望与严峻的现实、冰冷的法律之间的尖锐矛盾。本章以2010年秋季卡特勒教授主讲的一门经济学课程为主线,阐述了设计医疗体系时面对的主要目标——经济、公平、效率与激励创新的机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医生、医疗保险提供商、制药厂和病人等各类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介绍了不同国家在不同价值体系下选择的不同目标优先次序和折中办法。本章还分析了美国医疗体系的利弊、奥巴马医改的社会成就与法律挑战,以及新总统特朗普要逆转这些政策的趋势。
在卡特勒的课程中,有两堂课的形式别开生面。一堂课是他让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哈佛大学经济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