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笼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序
讲好故事 事半功倍
我是一口气读完本书书稿的。中信出版社的同志问我读后感,我说:我很喜欢。
我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它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创造制度、依靠制度、尊崇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与制度创新同步,无论是绵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不如此。党的十八大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制度建设放到了战略地位。2015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事实上,改革就是制度创新,“四个全面”呼唤制度创新,实现中国梦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可以说,中国社会进入了历史上最旺盛的制度创新的黄金时代。
而这本《制度的笼子》恰好解决了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以及什么是科学的制度等人们关心的大问题,可谓应运而生,生逢其时。
我喜欢这本书的形式,它让读者在愉悦中收获知识。2015年5月,我与环保部一些年轻干部座谈读书问题,有位同志在发言中谈了选择书籍的苦恼:现在书确实多了,但有的有意义没意思,有的有意思没意义。她的这个意见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是个善意提醒。书籍也是商品,消费者不买账,它就实现不了应有的价值。而《制度的笼子》是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完全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每个故事都令人兴味盎然、回味无穷,如《分粥故事: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小人物与大角色》、《制度之笼岂能随意“破窗”》、《海恩法则》等。
可贵的是,讲故事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讲道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制度经济学等科学理论和思想,既感到有意义,还感到有意思,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我赞赏作者的担当精神。我在《中国历史的教训》前言中谈过这样的肺腑之言:邂逅伟大的历史节点固然幸运,但更重要的是参与。本书的两位作者很年轻,又身处工作烦冗的岗位,他们一边认真工作,一边认真思考时代课题,并且加以升华,其担当精神难能可贵。同为公务员,我对他们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同身受。尤其欣慰的是,我看到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之光在他们身上闪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知行合一的公务员,所以我不重复“尚有不足”之类符合一切书籍的序言套路,而是把他们引为同道,并期待更多的年轻干部加入其中。这不正是民族复兴大业和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所需要的吗?
习骅
2015年9月于北京
前言
讲好制度故事
著名作家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好的故事不仅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而且能够触及灵魂、影响行为。这里有一个“破窗效应”的故事:
有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实验人员把其中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社区。把前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打开车顶,结果不到一天,它就被人偷走了。
而另一辆车,停了一个星期却毫发未损。后来,实验人员用锤子把它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不及时修复,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这就是制度执行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这样的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更有助于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防止“破窗效应”的重要思想。这也启示我们,努力地“讲好制度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多么的重要。
真实的故事最精彩,时代的故事最生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神州大地正在上演制度改变中国的精彩故事。
追求决定方法,情怀决定文风。根据中央和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我们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讲故事的方式写作了《制度的笼子》这本书。希望更多的读者分享我们的学习体会,努力成为制度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制度里的公民
人们总要面对既定的制度,这是生存的土壤,呼吸的空气,行动的边界。
大刘是H省的一名公务员。最近,他和心上人小王经过五年的爱情长跑,终于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此时,小王已有身孕,大伙笑称大刘一夜之间脱离单身,双喜临门。大刘品味着为人夫、为人父的双重喜悦,感到世界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快乐。
当然,大刘也很累。购新房、领结婚证、办婚宴,还要悉心照料怀孕的妻子。手续办了不少,表格填了不少,回头一看,哦,这些手续和表格居然涉及房屋产权制度、婚姻登记制度、公务员婚丧宴席报批制度、妇幼保健制度、计划生育制度……
人在既定的制度中活动,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丈夫、妻子、工人、农民等等,按照相应的制度来思考和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总是制度中的人,即康芒斯所说的“一种制度里的公民”。
大刘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当中,来参加婚宴的朋友却出现了状况。
婚礼那天,大刘的同学大张,开着警车,身着制服,来到假日酒店参加婚宴。“祝贺祝贺!我在执勤,好不容易抽了个空赶过来,来晚了,不好意思。”大张一边拱手祝贺,一边对大刘、小王说。
谁知,大张让人给盯上了,拍了照片发到微博、微信上面。照片上的大张,从饭店走向停车场,双手插在裤兜里,满脸泛红光,一副酒足饭饱、扬扬得意的派头。
微博、微信的网友质问:你身着执法制服,驾驶执法车辆,参加个人婚宴,你是给朋友增光添彩,还是来耀武扬威呢?
大张的行为违反了八项规定。经组织调查研究决定,大张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制度中生存的大张,因为超越制度约束,受到了制度的惩处。大张的事,让大刘牵挂了好一阵子,也让他品味了“制度里的公民”的真谛。
有一家西方刊物称,在既定的制度下面,“每个人不过是一条用绳子拴在树上的狗”,制度就是拴着狗的绳子的长度。正如绳子的长度决定着狗的活动范围一样,制度也决定了人的行为的选择余地。
制度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滋养着人们的存在,维系着人们的生命,但又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已经习惯于它们的存在。
制度就像无所不在的网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制度的笼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