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地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作者:〔美〕段义孚
译者:宋秀葵;陈金凤;张盼盼
责任编辑:张吉人
关注微博:@数字译文
微信公众号:数字译文
联系我们:hi@shtph.com
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
合作电话:021-53594508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
目 录
致谢
人之为人
第一部分 接受教育
第一章 重庆
第二章 悉尼
第三章 牛津
第四章 伯克利
第五章 人文主义、时间方向与进步
第二部分 自我、共同体和世界
第六章 孤立的自我及其联系
第七章 区隔与自我
第八章 作为道德世界的城市
第三部分 弱点和罪恶
第九章 七宗罪
第十章 其他罪恶
第十一章 个人主义
第四部分 人的能力与潜能
第十二章 感官能提供什么
第十三章 心灵能提供什么
第五部分 个体
第十四章 个体与群体:特性与统一
第十五章 我真实存在吗?我重要吗?
第十六章 平等与不平等
第十七章 再谈进步
第十八章 个体的命运:幻想
第六部分 零星的想法
第十九章 成为整体
译后记
致谢
2010年12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同父异母的妹妹家,我度过了自己的八十岁生日。参加生日聚会的有二十五个人,年龄跨越了三代,其中还有两位我之前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过的学生。我的外甥、外甥女以及科恩家的孩子们——十二岁的安德鲁、十岁的本杰明和五岁的阿比盖尔,为本次生日宴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三个孩子中年龄较大的两个声称我是他们的祖父。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因为他们用电话和长信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然而,在此次生日聚会之前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面,之前我也没有见过他们的父母。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切起因于一个叫约翰·佩里的老师,我多年的笔友。他在康涅狄格州的一所私立学校教过这三个孩子的父亲,并说服我写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让各地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事实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这样动笔的,这也是书里前几章与教育有关的原因。谢谢你,约翰。在我这个年纪还没有结过婚的人,能成为别人的祖父简直是个奇迹!
我也要衷心感谢另一位老朋友——来自芝加哥的杰瑞德·什莱斯,感谢他大约三十年前初读本人《割裂的世界与自我》(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一书后,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感谢支持本书出版的GFT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编辑兼出版商乔治·F.汤普森,图书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大卫·斯科尔科因,编辑助理卡门·罗斯·申克和斯蒂芬妮·利希尼尔,手稿编辑普尔纳·马卡拉姆和索引制作者艾莉森·德鲁·亨特;感谢J.尼古拉斯·厄里特里金、多米尼克·帕西珈、保罗·F.斯塔尔斯及丹尼斯·伍德在手稿加工成书过程中提供的绝妙建议;还要感谢理查德·米斯拉奇慷慨地允许我们从其著名的系列作品《在海滩上》中复制了两张照片,这些照片完美地契合了书中人文主义的主旨:个人与共同体。
衷心感谢大家,感谢你们每一位!
人之为人
我教人文地理学近四十年了。上课的第一天,我会告诉在座的五十名学生:“我希望你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上一堂实践课,我用‘实践’这个词,是想告诉你们,你们将接触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对你们多有裨益。”
学生们听完后往往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听说或读过我的作品,早已知道,我并非实践应用型的地理学家,也不是地图或GIS(地理信息科学)方面的专家,不会像教这些地理学知识那样教他们就业技能。总之,科目名称中的术语“人文主义”听起来不那么务实。下面我要解释一下:
假设我们的寿命是《圣经》所说的“古稀之年”,即七十年。七十年大约是六十万小时,扣除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我们还剩四十万小时去做必须做或想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全职工作五十年,其中约十五万小时将用于谋生,剩余的二十五万小时用于生存并享受生活:饮食、社交、看电影、看电视、打高尔夫球、闲逛以及做白日梦。(1)大学里的实践课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多有益处,但对其余的事情并不管用。相比之下,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职业生涯并不实用,但对我们空闲的某天、某小时或半小时却很有用。为什么?因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能使我们有效地思考某些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人的成长,并有一种紧迫感,因为作为个体,我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十分短暂。问题就是:“人,何以为人——人之为人意味着什么?更具体地说,作为人对我意味着什么?”
这样的解释过于抽象,即使对于天生有好奇心的人来讲也似乎不切实际,并且毫不相干。人文主义地理学使得这些问题更接地气。但什么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呢?其实“人文主义”和“地理学”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答案。作为一名人文学者,我专注于个体研究——个人主义其实是人文主义的产物。作为一名地理学家,我专注于社会与地方研究——生活的社会与物质层面。有关生命及其意义,人们仍会提出大量抽象的问题,但会基于日常生活的事实。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两个部分——个人和共同体——彼此有些矛盾。某种程度上,我若注重个体,便会淡化共同体,反之亦然。另一对众所周知的反义词来自人以不同规模形成共同体的事实。规模的一端是地方和社群,另一端是世界和世界主义。前者(地方和社群)产生强烈的共同体自我意识和“我们与他们”的心态,在历史上,这往往会导致冲突。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促进了共同体内的睦邻友好,整体上弘扬了文化的多样性,因为每个共同体都可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后者(世界主义者的世界)由自由联系的第一人称单数(“我”或个人)组成,他们面临的挑战在于维系睦邻承诺和关怀。此外,世界主义在促进个人取得卓越和最高成就的同时,也会不经意间践踏地方文化。再一次,就高估地方和社群而言,我低估了世界主义和世界,反之亦然。
如今,这相对的两方哪一方更受青睐?在社会工作者和活动家看来,共同体和文化多样性明显优于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对他们以及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而言,“共同体”一词唤起了一种温暖、积极的感觉。社会学家雷蒙 ............

书籍插图:
书籍《人文主义地理学》 - 插图1
书籍《人文主义地理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文主义地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