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白话文简写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红楼梦——白话文版
致读者
更新时间2009-11-4 18:08:05 字数:1708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有价值的璀璨的瑰宝之一。在作品的文学价值之外,还囊括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医药、民风民俗、天文气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举家食粥酒常赊”,又遭丧子之痛,呕心沥血,历时十载,写出作品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过对宁、荣二府为首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过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及种种罪恶,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因而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并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作品的语言采用了接近现代汉语的当时北京话,故而明快、风趣、易懂。虽然作品中人物众多,但是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语言特征,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作品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虽有时间、空间的跨度,却毫无横生枝节之感。特别是本书的主人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作者使用了浓墨重彩,进行了大量细腻入微的动态与心态描写,使读者俨然目睹其三角关系的发展与曲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关系的描写手法已形成固定模式,直到当代的言情小说,也难以脱其窠臼。
作者不仅具有高深的文学造诣,而且对医药、书画、音乐、诗词歌赋都有颇深的研究,故
而作品中对于有关专业的描写,都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特别是他代书中人物所作的诗、词
、赋、谜,无不活生生地体现了该人物的个性。在虚拟的太虚幻境中,隐喻贾府女子命运的
诗、词、曲牌,不仅贴切,且又具有文学价值。由于作者于十四岁前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
活,其父被罢官抄家后一贫如洗,其思想感情也发生了突变,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这种进
步思想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充分体现出来。他们敢于向封建礼教宣战,公开追求婚
姻自由。虽然这种反抗注定要以悲剧而告终,但这种精神对于出身诗礼世家的人来说,是难
能可贵的。作者因思想的局限,只有将这种悲剧归咎于命中注定,也是宿命论在书中的具体
反映。那位慈眉善目的贾母与菩萨心肠的王夫人,其实是封建制度的卫道者,一旦她们得知
谁胆敢藐视封建礼教,哪怕是最近的亲人,也不惜置之死地。至于那位机关算尽的王熙凤,
尽管惨淡经营,也最终难逃覆灭的下场。
作品还向读者展示了豪门贵族的奢靡荒淫的生活。为元春回家省亲修建的大观园,连身为
贵妃的元春也感叹太奢华了。荣府的一顿家庭便宴的花费,就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吃用。
贾珍为儿媳做的棺材,仅木料就价值一千两银子,而且大办四十九天,再加上为儿子买官爵
,没有数万两银子下不来。至于当时颇为罕见的洋货,在宁、荣二府中也比比皆是。那些金雕玉
镂、镶珠嵌玉的家具、餐具,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为避免文字狱之灾,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年代,许多官衔、品级也是虚构的,但我们
从作品中仍不难看出清初时的许多风俗习惯。譬如吃饭、宴会、会客,什么辈分、身份的
人应该如何穿戴、梳妆,坐在哪里,站在何处,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秩序井然。仅由于这种
叙述太占篇幅,不得不割舍。但从所留下的篇幅中,读者也可略见一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自作品问世二百
余年来,由于评论家所处的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在
世界上兴起一门专门讨论《红楼梦》的学科——“红学”。许多红学家竟其毕生精力,虽然
发表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但仍未能服众。还有许多人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想推翻高鹗续的
四十回,用自己的作品取而代之。可见曹老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份文学遗产,何其博大精深
。原作长达一百三十余万字,这册通俗本的篇幅仅及原作的七分之一,仅向读者奉献出故事
精华。也许,研究红学的突破口,就在您身边,您可一鸣惊人,举世闻名。
第一章 梦幻识通灵
更新时间2009-11-4 18:08:11 字数:5834
上古时,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采来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只剩下一块未用,扔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块顽石经过娘娘的锻炼,有了灵性,能变大变小,会自来自去。这天,一个和尚与一个道士来到青埂峰下,见这块石头变得洁净晶莹,只有折扇的扇坠般大小。和尚把他托在手上,说:“在你身上刻上几个字,让人们见了就知道你是个宝贝,把你带到繁荣昌盛的国家、读书识礼的豪门望族、花柳繁华富贵温柔的地方走一趟。”石头高兴万分,问:“不知刻什么字?带到哪儿?”和尚笑着说:“你先别问。将来自然明白。”说完,他把石头放在袖中,与道士飘然离去。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有个空空道人路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许多字,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原来石上刻的是他被茫茫大士携入红尘,投胎人世间的一番经历。上面什么事情都有,只是没有朝代年月,后面还有一首诗: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空空道人就把石中文字抄下来,定名为《石头记》。他因受了石上故事的影响,就改名为情僧,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山东的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编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块石头上记录的文字是这样的:
苏州城的阊门,是人间最繁华风流的地方。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上有条仁清巷,巷里有座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官人,姓甄名费字士隐,娶妻封氏,性情贤淑。家中虽不是多富,在这一带也是第一家。他生性恬淡,不求功名,每天观花种竹、饮酒作诗,倒也神仙般快乐。美中不足的是,老夫妻年近半百,没有儿子,只一个女儿,名叫英莲,年方三岁。
盛夏的一天,士隐在书房读书读累了,伏到几案上,矇矇眬眬地来到一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红楼梦白话文简写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