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65中国文化常识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8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
版权信息
〔精〕现代文学–046
中国文化常识Ⅱ
干春松 张晓芒◎著
设计:近 浔
排版:林阔阔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开本:720×1280/768×1024
印数:电子书册,不限量。
声明:本书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对本书产生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任何对本书籍的修改、加工、传播,请自负法律后果。
与阿獴一起品味经典文学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阿獴读书,以获取更多精品书籍。
序言
从起源的时间看,中华文明并不是最久远的。然与其他主要的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却更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这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分析其原因,除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之外,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更为重要的依据。
从价值观的层面,中华文明主张仁爱,既肯定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也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视为人类所追求的境界。在政治理念上,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都特别重视民众的利益。儒家坚持民为贵,道家主张以百姓心为心,虽然对秩序建构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终极价值却都是将百姓视为政治的目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提倡诚信和互助、尊长爱幼,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哲学。在社会秩序的原理中,主张公道和正义,并以此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准则。因为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追求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因为将他人看作是“同胞”,所以,天下一家,平等友爱,并设计了平等大同的社会理想。这些价值虽因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并不可能完全实现,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我们祖祖辈辈坚守的信念。这些价值也是建基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倾向于从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结合等方式来看待事物,肯定现世的生活秩序,在信仰生活中充满了美德和伦理的光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文明有别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的一些特点,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运动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军事和经济上一度失败的影响,导致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20世纪出现了全盘西化和彻底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而白话文的普及和现代的教育体制也导致人们不再集中心力阅读儒家的经典和其他的传世作品,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隔膜。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人对于文化传统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因此,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国学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阅读传统经典提升文化品位,并以此修身养性。但是,国学的熏染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掌握一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做到这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样一部以“常识”为名的中国文化简明读本。
本书从思想、制度、习俗、礼仪、文学、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所必须要知道的一些内容,并以比较轻松和活泼的文字加以介绍,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已故的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在生前就十分关心,后来又得到了楼宇烈先生、方克立先生和沙莲香教授的指导,保证了这部常识不会因为其通俗性而失去其准确性。本书由我和南开大学的张晓芒教授共同主编,因为术业有专攻,邀请了其他院校的许多教师共同撰写,我想大家都是本着让中华文化浸润每一个读者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的,因此在撰写过程中尽心尽力,以求满足读者的需要。
干春松于北京海淀万柳2016年9月
中国世界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曾有过自己的传说时代。这些古史时期,有的称为“史诗时代”,有的称做“神话时代”,更有的称为“英雄时代”。这个“传说时代”所包含的时间范围,历史学家各有不同的说法。南开大学著名先秦史家王玉哲先生认为:“各民族远古的历史都是很渺茫的,而且都是人、神杂糅的传说。古代流传下来的这类传说,虽然杂以神话,但毕竟与单纯的神话有本质的区别。古代传说系口耳相传,时间愈久愈易失真。可是它们大都具有真实历史为之素材,并非完全向壁虚造。”徐旭生先生(1888~1976)则为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创立了一个新的体系。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典籍中保存下来的大量古代传说,大都有其史实渊源,是未经后人加工过的零散资料,应比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的“正经”或“正史”中的史料更为质朴、更为可靠。
中国上古神话及传说时代内容丰富多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人类》、《共工触不周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巴蛇吞象》、《西王母》、《十日所浴》、《土伯》、《刑天与黄帝争神》、《黄帝征伐蚩尤大战》、《尧、舜、禹时代》等,这些神话与传说代表了中国上古神话及传说时代的精华。
从汉代的司马迁写成《史记》一书以来,在2000多年中,中国人对于中华古史的认识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大致是:中华民族发源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始祖是黄帝,黄帝生存的时代距离现在大约5000年,自黄帝起历经五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从周代的公元前841年开始,有了比较可信的历史记载,进入已有历史记载的时代,在此之前,叫做史前时代,又叫做传说时代。
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国古代传说时期的具体时间范围,从它的上限说可以推溯到很远”,可至“三皇时期”。学者王大有的专著《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就是从古史传说时期的燧人氏、伏羲氏说起的。在该书的内容提要中写明,“三皇五帝时代”和“古史传说时代”实际是一种历史内容的两种不同表述。王玉哲先生在其《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则将古史传说时代和我国古代“部落战争及民族社会进一步解体”联系起来,即基本上叙述炎黄和尧舜禹时代。自“夏商周断代工程”第一阶段成果于2000年年底公布于众后,将禹建夏的约公元前2070年作为我国阶级国家出现和我国文明社会的开始,已为共识,加上近若干年来关于夏朝二里头文化、东下冯文化等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夏朝不再作为“传说”,越来越为史学界所公认。
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对传说时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K-065中国文化常识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