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谈艺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京)新登字083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林风眠谈艺录/林风眠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1
(林风眠文集)
ISBN 978-7-5153-2015-1
Ⅰ.①林… Ⅱ.①林… Ⅲ.①艺术评论-文集 Ⅳ.①J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59194号
责任编辑 万玉云
装帧设计 识一
出版发行 中国青年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东四12条21号
邮  编 100708
网  址 www.cyp.com.cn
营 销 部 010-57350364
媒体运营 010-57350395
编 辑 部 010-57350405
雄狮书店 010-57350370
印  刷 北京科信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700×1000 1/16
印  张 15
插  页 2
字  数 220千字
版  次 2014年1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4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  价 45.00元
本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凭购书发票与质检部联系调换
联系电话:010-57350337
策划|林风眠艺术园
主编|朱朴
编委|朱朴 彭飞 李建华 李晓奇 姚远东方 王丽萍
雏鹭 水墨画 34cm×34cm 20世纪5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立 水墨画 34cm×34cm 1963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秋鹜 水墨画 66cm×66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渔家 水墨画 34cm×42cm 20世纪4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红叶小鸟 水墨画 69cm×69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芦花鸡 水墨画 70cm×70cm 1973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菊花·瓶·果 彩墨画 68cm×66cm 1951年 私人收藏
静物 彩墨画 68cm×68cm 1961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绣球花 彩墨画 65cm×64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馆藏
鸡冠花 彩墨画 65cm×65cm 1961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菖兰 彩墨画 69cm×66cm 1961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牡丹 彩墨画 66cm×65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秋天 水墨画 66cm×66cm 20世纪5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池塘 彩墨画 66cm×66cm 1958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松涛 水墨画 67cm×67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溪流 彩墨画 66cm×65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馆藏
人体 油画 20世纪30年代
肖像 水墨画 37cm×41cm 20世纪4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梅鹤家风 水墨画 105.5cm×40.6cm 1930年 广州博物院藏
白鹭 水墨画 150cm×39.5cm 1930年 广州博物院藏
白莲仕女 彩墨画 65cm×65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馆藏
荷花仕女 彩墨画 68.5cm×68cm 20世纪60年代 私人收藏
绣鞋 彩墨画 68cm×66cm 20世纪60年代 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渔获丰收 油画 77.5cm×77.5cm 20世纪60年代 私人收藏
宇宙锋 彩墨画 51cm×41.5cm 1977年 私人收藏
张飞 彩墨画 69cm×69.5cm 1978年 私人收藏
霸王别姬 油画 57.5cm×44.5cm 1959年 私人收藏
宝莲灯 彩墨画 68cm×68cm 20世纪80年代 私人收藏
目录

艺之途
东西艺术之前途
邓以蛰《中国绘画之源流及其变迁》按语
中国绘画新论
知与感
美术的杭州
美术馆之功用
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什么是我们的坦途
艺术与新生活运动
生活艺术化
中国雕刻向何处去
国防艺术之可能性
谈新美术
美术界的两个问题
艺之道
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
致全国艺术界书
革命与艺术
艺术与民族
艺术家应有的态度
《艺术丛论》自序
抗战建国与艺术教育
抗战四年来之美术工作
关于美术之研究
艺之声
新年同乐会上的讲话
艺术大会的使命——在《北京艺术大会》上的演辞
在北京艺专毕业生欢送会上讲话
我们要注意
徒呼奈何是不行的
把希望寄给艺术馆吧
《前奏》发刊词
艺专三周年纪念演辞
怎样研究绘画
艺术与抗战
要认真地做研究工作
艺之流
我的兴趣
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老年欣逢盛世
抒情·传神及其他
谈水彩画——在京沪两地画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林风眠画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回忆与怀念
在第一看守所写的自述
狱中诗二首
代序
自述
艺之语
访问林风眠的笔记
林风眠台北答客问
林风眠艺术年表
编后记

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州人。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一代宗师,当代杰出的艺术巨匠。
林风眠以振兴中国绘画艺术为己任,竭力倡导并践行“中西融合”“艺为人生”的主张。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建国立杭州艺专时,林风眠就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念,摸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风眠在课堂上有一段蛹变蝶的比喻,让很多学生至今还记忆犹新。他对学生强调向自然学习,感受,理解,研究,如果起初的严格基础训练是作茧自缚成蛹的话,那么蛹的破茧化蝶便是能否成为艺术家的关键!林风眠教诲学生要激发自身创造力的本能,才能破茧化蝶,自由飞翔在百花丛中。正因如此,他先后培养出了一批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
林风眠在艺术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和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基于他在艺术理论以及美学思想方面的建树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已经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指南,我们崇敬这位恩师。
《林风眠谈艺录》从“艺之途”“艺之道”“艺之声”“艺之流”“艺之语”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林风眠的艺术思考。《林风眠长短录》收录了林风眠关于那些年代、那些画作、那些作者的艺术讲义和书信札记,全方位地展现了林风眠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两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发展的百年历程,看到林风眠为中西艺术之融合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看到艺术本身应有的面貌、价值和使命,看到这位老人历经风 ............

书籍插图:
书籍《林风眠谈艺录》 - 插图1
书籍《林风眠谈艺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林风眠谈艺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