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过的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鲁迅是现代士大夫(代前言)
编者说明
第一编:国学(1553种)
卷一 儒学部(101种)
经典类(51种)
后儒类(29种)
杂说类(21种)
卷二 史学部(277种)
正史类(66种)
野史类(66种)
传记类(59种)
史论类(8种)
地理方志类(44种)
杂史类(34种)
卷三 诸子部(244种)
前诸子类(52种)
后诸子类(158种)
杂纂类(34种)
卷四 文集部(206种)
诗词歌赋类(75种)
别集类(107种)
杂集类(24种)
卷五 小说部(341种)
神话传说笔记类(73种)
传奇志怪话本类(88种)
讲史演义小说类(138种)
杂剧弹词曲唱类(42种)
卷六 语文部(243种)
小学类(44种)
古字类(176种)
蒙学类(19种)
其他类(4种)
卷七 丛集部(141种)
丛书、丛刊类(73种)
合集、选集类(68种)
第二编:现代(496种)
卷一 学术部(207种)
传统研究类(153种)
其他类(54种)
卷二 思潮部(61种)
新文化类(49种)
其他类(12种)
卷三 创作部(228种)
小说类(122种)
其他类(106种)
第三编:西学(1189种)
卷一 思想部(135种)
马列学说类(72种)
经典思想类(53种)
政治思潮类(10种)
卷二 历史部(60种)
史论类(18种)
世界史类(29种)
考古类(13种)
卷三 文化部(172种)
人文类(65种)
自然类(107种)
卷四 文学部(822种)
文艺理论类(156种)
作家研究类(42种)
文学作品类(624种)
第四编:综合(997种)
卷一 汉学部(124种)
思想-社会类(24种)
文史-文化类(81种)
游记-杂录类(19种)
卷二 艺术部(595种)
美术综合类(152种)
中国书画类(157种)
外国美术作品类(165种)
木刻类(97种)
其他艺术类(24种)
卷三 宗教部(175种)
基督教类(5种)
佛教类(148种)
道教类(15种)
其他类(7种)
卷四 工具部(103种)
辞典类(23种)
语法类(7种)
目录类(50种)
类书类(15种)
其他类(8种)
后记
书目索引
鲁迅是现代士大夫(代前言)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两大焦虑问题:现代化与民族性。举凡忧国忧民之读书人,其立言行事多在回应这两大问题。
从历史上看,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郭嵩焘、王韬、容闳、曾纪泽、吴汝纶、郑观应、黄遵宪、杨深秀、皮锡瑞、沈增植、林纾、廖平、严复、文廷式、杨锐、刘鹗、辜鸿铭、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徐锡麟、梁启超、王国维、刘师培、邹容、邵飘萍、陶行知、史量才、张伯苓、陈独秀、张元济、蔡元培、王宠惠、梁漱溟、胡适之、吴虞、梅光迪、傅斯年、唐君毅、张君劢、汤用彤、赵元任、陈寅恪……都属于这一谱系的人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致思于不同的方向(政治的、伦理的、学术的、经济的、儒学的等等),也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究其实,是在回应现代化和民族性这两大焦虑问题。
鲁迅也属于这一谱系。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期望现代化并坚守民族性,对传统给予理性批判的同时又坚持同情理解。他们习惯于汉字正体字的书写,沉吟三千年遗留的典章文明,继承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和道义担当,恪守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他们是传统士大夫向着近现代转化的一批人,可以称之为近代士大夫或现代士大夫。
鲁迅就是现代士大夫。
鲁迅对传统的批判,令今人产生了错觉(且不论其他),以为鲁迅是“反传统”的。其实,这是鲁迅坚持士大夫“清议”精神,向着文化纵深展开理性批判的一种努力。明代的李贽也是如此。当我们众口一词,说李贽“反对儒学”如何如何的时候,只要看看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看看他在书中对大儒、真儒的赞誉,就可以知道,李贽所谓的“反儒”,其实是在“批儒”,是在批判腐儒和伪儒。对大儒、真儒,李贽是心存敬意的。鲁迅“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但这“毒气”和“鬼气”所向,恒是传统中的丑恶。对“中国的脊梁”,鲁迅是心存敬意的。显然,批判腐儒和伪儒并不就是反对儒学;儒学并不逻辑上等义于腐儒或伪儒。批判传统中的丑恶并不就是反对传统;传统中的丑恶并不等义于传统。要之,“批判”并不等义于“反对”。
常识如此浅显,但却经常遭遇遮蔽。
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在激进风潮的影响下,生成了一种奇怪思维:仿佛批判什么,就是反对什么,就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这种非此即彼之奇怪的思维,迄今不绝。
我想说清这个浅显的问题。
《论语·子张》记录子夏的一句话说:“小人之过也必文。”朱熹《四书集注》说:“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我已经反复说过多次:可以将这类看法视为儒学正见。
“文过”,就是遮蔽错误与罪过。经常可以看到“文过”的“小人”,但这不过是个人的操行问题;“文过”者若是王公,就会影响到公共领域;若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也来“文过”,就可能成为这个共同体的灾难。传统士大夫坚持在野立场,坚持“清议”,并不限于道德伦理畛域,它也同时指向政治哲学领域,向着君王公侯,给出了具有儒学特点的德治教化、政治监督和理性批判。近代士大夫更将“清议”精神介入到传统批判中,如王夫之,如顾炎武,如黄宗羲。现代士大夫亦如是,如陈独秀,如胡适之,如鲁迅。如果将传统视为一个有机体,鲁迅乃是代民族自我批判的大贤。传统中窳陋愚妄的一面,一向少被人知,鲁迅的“清议”,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真相揭开给众人看。
认识鲁迅和儒学的“清议”特点,我们可以引入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说。卡尔·波普尔在他的自传性著作《无尽的探索》中,对人类的“可错性”研究直接源自“人可能犯错误”这一西贤古训。赫尔穆特·科尔在为波普尔所做的《序》中,认为波普尔对未来的信念就是——
“我们必须仍然保持警惕;批判理性是人民和国家在尊严与和平中共处的先决条件。”
波普尔这里继承了近代传统中资产阶级的优秀传统。
资产阶级总是错误百出且往往罪恶深重,但在它跌跌撞撞的历程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有趣现象:它总是由自身产生出来一个又一个自我批判的知识分子(Intell ............

书籍插图:
书籍《鲁迅读过的书》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鲁迅读过的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