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微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风雨微尘
陈丹晨 著
目 录
风雨微尘
美和死亡
如烟如尘忆旧梦
思君不见人空老
美的殉道者
言慧珠:“我要演戏”
遥祭梁羽生
他留下的绝笔
追思吴小如师
怆然而涕下
罗孚的传奇人生
怀念蒋先生
水不在深
作家的儿女们
书里风雨
了解作家心灵的窗子
文化巨人的音容笑貌
《胡适自述》中的小说
“畏友”的故事
巴金与胡乔木
关于巴金著《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巴金和书
赵树理的两本书及其他
七片长青的绿叶
张大千的情和理
高莽和四幅漫画
《渔童》札记
一部记录研究病史的书
《纳兰词新解》札记
为了明天
往事如鉴
哲人之思,舞者之诗
“出逃”与人生
文椿的童心
他教我们怎样看待世界
“聪明”与“寻短见”
唐弢和毛边本及其他
宁式床之梦
厚殓·祭祀·谥号
“无为”之为
从“家书”想到的
四面楚歌
梦里微尘
快乐而自由的梦想
一个逝去的弦歌之梦
在北大听大报告的一些花絮
北大的另类另事
我也有一个“上海情结”
南阳桥·法藏寺·大铁门
北京,不能承受之重
悠远岁月
想起了郊游踏青
林荫道上
沙尘与野鸭子
天童之梦
爱情的圣庙
青青的,清清的
大榕树下
四海之内
感激
平静的超越
外面的月亮
这一篇篇动人心弦的美丽文字,将读者的心和作者的心融合到一起。作者时时启迪读者认识历史的艰辛和严峻,因为他深沉地爱着这世界。作者不倦地呼唤着人的心灵自由,因为他坚定地追求着光明。作者处处流露出对人的苦难的同情,因为他有着真诚的人道信仰。正是这样,我们被这些蕴含着情感力量和思想力量的文字所感动。
——杜高
丹晨其人,好学深思,待人以诚,明敏又温润。从1940年末起步,近七十年置身风雨,过眼沧桑,而青春作伴时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变,钢百炼柔能绕指,竟是绵里藏针。
书中满是故人往事,写巴金种种,赵树理的书,高莽的画,张大千的情和理,傅雷的为美殉道,皆切实而中肯。
无论历史场面,人生镜头,话题多多,“乱说乱动”“宁式床之梦”,各有高论;宕开笔去,四海内外,上海情结,弦歌之梦,郊游踏青,以至爱情的圣庙,快乐而自由的梦想……看似随手拈来,其实深情绵邈。追怀杨宪益“沧然而涕下”,其仅为杨先生乎?至情至性之人,至情至性之文也。
——邵燕祥
丹晨先生为我所见的一位真性情之人。不虚饰,不遮掩,传承巴金“说真话”精神,坦诚直言。他用诸多短章,留存文坛风云碎片,细微体察历史过来之人的无奈、艰难与纷繁心绪。
——李辉
“名家读史笔记”丛书序
读了几十年文章,自己也写了几十年文章,说老实话,大部分文章都淡忘了。即使是自己写的,虽曾呕心沥血,一笔笔写,一键键敲,但是,也大都淡忘了。题目,自然记得;内容,却只记得大概。但是儿时读过的一些文章,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至今不忘,有的还能自头至尾地背诵。为何?我想,其原因首在于小。人的记忆力都有限,谁记得下,背得住那动辄万字的大文、长文!纵观中国文化史,能够流传千古、传诵不衰,刻入民族记忆的名文似乎都是小文,篇幅虽短,却小中见大,精光独具。
感谢东方出版社愿意再版我多年前的旧作《横生斜长集》,而且希望我主编一套小文丛书,我觉得此意大佳,幸得邵燕祥、王学泰、陈丹晨、雷颐诸大家支持,于是就有了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几本书。
我虽然提倡小文,钟情小文,但是,并不排斥大文、长文、大著、巨著。宇宙万物,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用。古人云,“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此之谓乎?
杨天石
2016年7月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
自序
人生的足步疾走缓行同时,也还常需停下、静思、谛听,回首往日脚迹,再看前面的山川天地,也许会更清晰感到海阔天长;所谓“瞻前顾后”,不致像盲人骑马,气势似乎不凡却布满了不测。特别是经历了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历史,看尽了美丑善恶、仁慈凶残、清洁污秽、高贵卑贱、真诚虚伪、大起大落……人生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又一幕大戏镜头,都使人深思再思。幸运的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机会结识到了许多我尊敬的前辈师友,接触到了他们的动人故事,还有读书时的感悟和联想,于是陆续写下了点点滴滴的纪实和思考。虽自知浅薄但还不失为对真善美的真诚歌吟,因此芹献分享,借此听取读者的教正。
本书中所收文字大多从本世纪所作选出部分,除了个别篇章系旧作,所述的历史还有现实意义。随笔文字本就随意,抒情写意、议论叙事、读书论史、借古喻今……无论雄文还是浪花,不拘一格,各有千秋,贵在真诚。因此,笔者才敢不自量力贸然写这些文字,其意只是抒发胸臆而已。
想到平日读李商隐某些诗常有共鸣,如《风雨》篇云:“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另一首《北青萝》篇云:“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寄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些诗意虽然有些孤寂忧伤,但可以体味到诗人淡定看透世事,感慨中有大彻大悟之言。人生如寄,个人自有悲欢,不过是风雨中的黄叶微尘而已;虽难免喜怒爱憎,但也不必纠结放不下。相信历史老人总会依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终将把人类引领前行,走向光明。想到这里,因拈来借作书名。顺向本书出版和编辑朋友致以深切的感谢,他们的美意才使本书有了与读者见面的机会。更要谢谢读者,读者的包容和鼓励才使我有勇气继续执笔饶舌。还要向教育我爱我的师友们鞠躬致谢。借此作为一瓣心香敬献于在这期间长辞的亡妻灵前。谢谢了!
陈丹晨
2016年6月改定
风雨微尘
美和死亡
翻开沉重的历史书,随时可以看到呼啸而过的巨人,为了追求真理献出自己的青春、鲜血和生命,因此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人们赞美他,怀念他,还把他的名字铭刻到坚固的丰碑上。世上也还有另一种人,如醉似痴地沉浸在对美的追求,用语言、声音、光和颜色,以至形体……创造美的世界。他们对大自然蕴藏的丰富的美,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美特别敏感,尽情发掘。美是人性的升华,是文明的高扬,也是灵魂的自由吟唱,与自然天国的拥抱。他们热爱生命,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风雨微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