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ISBN 978-7-5675-2033-2
Ⅰ. ①重… Ⅱ. ①李… Ⅲ. ①教育学-文集 Ⅳ. ① G4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85441号
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著者 李政涛
策划编辑 李永梅
审读编辑 卢风保
封面设计 奇文云海· 设计顾问
责任印制 殷艳红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 200062
网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刷者 北京季蜂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700×1000 16开
插页 1
印张 15
字数 238千字
版次 2014年7月第一版
印次 2014年7月第一次
印数 6100
书号 ISBN 978-7-5675-2033-2/G·7338
定价 35.00元
出版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市场部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第一辑 教育的味道
不同的教育,不同的人生
面向他人的教育,朝向自我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
倾听着的教育
可以呼吸的教育
教育的味道
孤寂中的教育
静默中的教育
疾病中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之美?
教育呼唤“生命自觉”
社会需要为教育做些什么?
第二辑 在异域中思考
徜徉在洪堡大学与世界教育之间
在德国发现儿童研究
用证据来研究儿童
发现程序与发现儿童
用跨文化的方式培育儿童
让儿童在仪式里的表演和模仿中学习
在教育自由与规范之间穿行
影像叙事与德国人的历史教育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
第三辑 教师的宇宙
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跨文化能力”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开发教师宇宙的无限空间
校长如何修炼价值领导力?
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
校长需要思考的四个中层问题
第四辑 研究性变革实践
为育人价值的挖掘和转化而教
从单元教学到单元类结构教学
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做有品质的校本研究
在研究中创造幸福的语文人生
做“在中国”的合作教育研究
第五辑 参悟改革
旁观其外,还是置身其中?
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同样需要耐心和从容
学校变革实践中的六种敏感
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
第六辑 自我重生的历程
一段精神之旅:从漂泊到扎根
从相遇、知遇到道遇
等待灵魂的配偶
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
说出“我”心目中的教育常识
断裂与弥合中的自我重生
尚未被思想的,还在路上
第一辑 教育的味道
不同的教育,不同的人生
没有人离得开教育,哪怕他从未上过学。不只是学校才是教育的场所,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无处不在。
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在德国柏林的地铁上,我经常看到一种鲜明的对比:德国人,或坐或站,往往手持一本书或电子阅读器,一律安安静静地埋头阅读;罗姆人(即吉普赛人),尤其是儿童,或随意吃喝说笑,或旁若无人地肆意喧闹,相互撕扯追打,而近旁的长辈,只是呵呵地笑着,完全不以为意。一年来,我从未见过一个手持书本的罗姆人。我们当然可以据此轻易地作出判断——罗姆人不重视教育,就如我们认同犹太人重视教育一样。其实不然,罗姆人也有他们的教育,只是他们的教育不同于犹太人的教育、德国人的教育和中国人的教育,也许他们不看重送孩子去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在家庭和社区中,总是有他们自己教育孩子的信念和方式。如果孩子在地铁上高声说话,德国家长会马上制止,因为这会干扰到他人,这是德国人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但在罗姆人看来,敢于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是一种勇气,甚至是能干或有能力的表现,这是罗姆人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我不认同罗姆人的教育方式,不代表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教育。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教育。不同的教育,培养出不同的人,并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教育之所以重要,无非是因为它与每个人的人生同在。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生:有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和解放,从而拥有自由创造的人生,有的教育则使人受到束缚和压制,度过的是充满枷锁的一生;有的教育赋予人生以尊严和价值,有的教育则会降低人生的层次——降落到动物和工具的层次……
教育影响人生的力量,绝不体现为成绩、奖状和各种荣誉称号,它们可能会在某一特定时刻影响人生,如升学,但在随后漫长的人生中,它们统统都会像流水一样逝去,如烟云一般消散——我读小学时,曾经把获得的各种奖状贴满了家中的一面墙壁,现在它们早已不知去向……沉淀在我心里的只有满墙的奖状的图景而已。
真正留存心底的是我的父母、我人生不同阶段的老师们带给我的各种价值观、思维方式、能力和行为习惯,他们之于我的教育,使我知道了善恶的标准,如我母亲从小教育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极为古老、朴素和简单的道理,然而,越是朴素简单的观念,越是持久。我迄今仍然遵循着这一教导,努力趋善避恶,过一种追求善的生活,并为人生中偶尔的“恶”而胆战心惊。这其实就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最推崇的以善为目的的生活。虽然我的母亲只是小学教师,并无多少丰富、高深的知识和学问,我也不完全赞同她的很多明显“过时”的看法,但没有人像我的母亲一样,对我的人生影响那么深远。尽管我曾经在成长的过程中多次“反抗”和试图“逃离”她的唠叨与强制,但进入中年之后的我,猛然发现,我几乎就是行走在母亲当年为我规划的人生轨迹上。我的骨髓和血液里,浸透了她为人处世的标准,她之于我的教育,已经扎根在我的生命之中,牢不可破。
我之所以享有目前的人生,就是因为我是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接受了这样的 ............

书籍插图:
书籍《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 插图1
书籍《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