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名家解读
论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及其稼轩词  (辛更儒)
词选
汉宫春(春已归来)
满江红(点火樱桃)
满江红(家住江南)
满江红(倦客新丰)
满江红(快上西楼)
念奴娇(我来吊古)
满江红(直节堂堂)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新荷叶(人已归来)
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调歌头(客子久不到)
念奴娇(野棠花落)
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满江红(过眼溪山)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祝英台近(宝钗分)
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
沁园春(三径初成)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水调歌头(今日复何日)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唐河传(春水)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满江红(蜀道登天)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清平乐(绕床饥鼠)
念奴娇(兔园旧赏)
蝶恋花(九畹芳菲兰佩好)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清平乐(茅檐低小)
洞仙歌(飞流万壑)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浪淘沙(身世酒杯中)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蝶恋花(谁向椒盘簪彩胜)
沁园春(老子平生)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声声慢(开元盛日)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
贺新郎(翠浪吞平野)
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沁园春(一水西来)
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
祝英台近(水纵横)
兰陵王(一丘壑)
沁园春(叠嶂西驰)
沁园春(杯汝来前)
贺新郎(逸气轩眉宇)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兰陵王(恨之极)
永遇乐(投老空山)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念奴娇(龙山何处)
归朝欢(我笑共工缘底怒)
贺新郎(听我三章约)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贺新郎(鸟倦飞还矣)
贺新郎(绿树听鹈)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浣溪沙(北陇田高踏水频)
汉宫春(秦望山头)
汉宫春(亭上秋风)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永遇乐(千古江山)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瑞鹧鸪(江头日日打头风)
辛弃疾词
辛更儒 选注
中华书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辛弃疾词/辛更儒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0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ISBN 978-7-101-09606-4
Ⅰ.辛… Ⅱ.辛… Ⅲ.宋词—选集 Ⅳ.I222.8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07244号
书  名 辛弃疾词
选注者  辛更儒
丛书名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责任编辑 林玉萍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 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3年10月北京第1版
2013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787×1092毫米 1/32
印张
 插页5 字数80千字
印  数 1-10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09606-4
定  价 17.00元
名家解读
论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及其稼轩词
辛更儒
一、辛弃疾是南宋史上始终如一的爱国志士
辛弃疾一生,正如邓广铭先生所说:从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到1206年韩侂胄北伐,“这两次战役,以及介居于这两次战役之间的宋金两国间的其他斗争,辛稼轩几乎每一次都是很奋勇地投身在内,为保卫汉族人民及其文化的安全而贡献出他的智能和力量”(《略论辛稼轩及其词》,见增订本《稼轩词编年笺注》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因此,我们可以确认,他是南宋历史上一位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爱国志士。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统治的山东济南,在他二十二岁时,山东、河北人民为反抗民族压迫,乘金主亮南侵之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金起义。辛弃疾的祖父曾做过金朝南京开封府的知府,他本来是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出仕为官的,但他却受民族大义的激励,纠集二千余人,同耿京共同组建了山东最大的起义军队伍,并且担任军中掌书记,成为起义军的谋主,策划了攻占东平府、支援南宋水师的胶州湾之战和奉表南归的重大决策。最新发现的资料记载:“绍兴末,虏渝盟”,辛弃疾“乃结义士耿京等,纠合忠义军二十五万,以图恢复。斩寇,取城,报功行在”(《菱湖辛氏族谱》卷首转引自元代《铅山志》)。
当宋高宗在建康府接见起义军代表时,辛弃疾“陈大计八条,上伟其忠”(所引同上。徐元杰的《稼轩辛公赞》也说:“洎高宗劳师建康,亟入条奏大计,上伟其忠。”见《梅野集》卷十一)。这八条大计今虽不得其详,但必然是就南宋抗金的决策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才发表的意见,其思辨的新颖和卓越,也应是南宋王朝和宋高宗本人前所未闻的,所以才“伟其忠,骤用之”(《稼轩辛公赞》)。后来他又曾向江淮宣抚使张浚建言出奇兵取山东,《朱子语类》卷一一○《论兵》载:“辛弃疾颇谙晓兵事,云:‘……某向见张魏公,说以分兵杀虏之势。……据山东,中原及燕,自不消得大段用力。’”(中华书局1986年版)这段记载,详述他的整个战略决策计划,其缜密及高瞻远瞩的思路与识见,又能从他再后所进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等专门研讨战略问题的著作中窥见一斑。
辛弃疾南渡之初,不仅以提供战略理论名震江南,而且他又是一个有胆识的实践家。在与金兵浴血奋战的日子里,他曾“斩寇取城”,“壮岁旌旗拥万夫”;在回归南宋之后,闻知其战友耿京为叛徒杀害,他亲率五十骑,深入金地六百里,在济州(今山东济宁)军营中活捉叛贼张安国,解送南宋行在所临安将其正法。他的这一英勇行为,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就连以怯懦著称的南宋文人洪迈,对此也表达了由衷的敬仰:“余谓侯本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 ............

书籍插图:
书籍《辛弃疾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插图1
书籍《辛弃疾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辛弃疾词--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