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mb。
书籍内容: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作者:普颖华、华名良 主编
兵  权
  原文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
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
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译文
  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将帅掌握
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
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
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
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为将当帅的首要问题――带兵用兵的权威。
  文章首先给兵权下了定义:“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接着指出掌握这个权力的重
要:“这是将帅建立自己指挥权威的关键。”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突出,单刀直入,一
下子抓住了要害问题,十分突出地摆出了为将统兵的根本问题、必要前提――权威。
  文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力地加以论证。诸葛亮先用了这样
一个比喻:“掌握了兵权,就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翅,可以翱翔于四海,应变自
如。”言简意明地论述了兵权对于将帅的重要。接着,诸葛亮又用“鱼龙离开江河湖
泊”,比喻失去权威的将领,非常准确精彩地说明了没有权威的将领的窘困。谁都知道,
鱼龙在水中可以自由遨游,能够搏击风浪,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但是,鱼龙一旦离开了
河湖,失去了水,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员将领,如果失
去了按自己意志指挥军队的权威,上受种种挟制,自己只有虚名,或者下面不听指挥,
命令不能下达贯彻,指挥不动,那不就和离开河湖的鱼龙一样了吗!任你有多么高的才
能,也无从施展,也只能毫无作为。
  文章仅用七十九个字,就准确、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为将当帅的根本问题。
  拓例
  周亚夫严明军令
  公元前158年,匈奴结集了重兵,大规模地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汉文帝任命宗正
(官名)刘札为将军,驻军灞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命令河内郡守周
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命令他们分别守卫京城长安附近三个战略据点,防备匈奴进攻。
  后来,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来到灞上和棘门军营的时候,劳军的车驾都是长驱直
入,毫无阻拦,将军以下的军官都骑着马迎进送出。但文帝来到细柳军营,情况就大不
一样:军官和士兵都披着铠甲,手里拿着擦得雪亮的刀枪,张开了弩搭上箭,真是戒备
森严。
  文帝的先行官吏来到营门,门卫不让他们进去。那些先行官吏说:“皇上就要到
了!”守卫营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上的命令’”。
过一会儿,文帝的车驾到了,也照样被挡住不能进去。于是,文帝派使者拿了符节凭证
进营去向将军周亚夫传诏令:“我要进军营慰劳将士。”这时周亚夫才下令打开营门,
放车驾进来。进去的时候,守卫营门的军官郑重地对文帝的随从人员说:“将军有规定,
军营内,车马不许奔跑。”文帝听了,只好吩咐放松马的僵绳,慢慢地走着。
  文帝来到中军营帐,只见将军周亚夫全副戎装,手执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他见了文帝,只拱手表示欢迎,说:“戎装在身,例不下拜,请允许我以军礼朝见皇
上。”文帝听了,大为震动,在车上严肃地进行答礼。
  慰劳完毕,文帝离开军营。出了细柳军营门,随从的官员都感到十分惊讶,文帝却
赞叹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前些时候,,我看到灞上和棘门两处的队伍,就像儿
戏一般!”
  过了一个多月,情况好转,这三路大军都撤除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为中尉、负责
京城的治安。
逐  恶
  原文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
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译文
  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这
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
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
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
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
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的是将领用人的问题。当然,诸葛亮论述的标准,既可作为将领使用
部下的标准,也可以作为选用将领的标准,广而言之,更可做为各行各业用人的标准。
  文章直截了当地指出,在治国治军中,有五种人能导致军队或国家毁灭。他们是:
成群结党,诽谤能者的人;穿着引人注目的华美衣服的人;妖言惑众,诡言神道的人;
无视法律规则,爱煽动民心的人;专门计较自己利害得失或暗中与敌人相勾结的人。这
五种类型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奸诈、虚伪、道德败坏的小人。应疏远他们,不可和他们
接近。根据这个道理,做为将帅应当细心观察,要疏远而不能亲近,早日除掉组织内部
的害群之马,来维持组织内部的团结和生命力。
  诸葛亮专文指出用人之忌,实在是很有见地,很重要的。诸葛亮在正面论述将领应
有的品德修养之前,先提出这个反面问题,更可说是匠心独具,值得人们深思。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由于不能及时识别这类人,或者因某种原因而任用这类人的现
象并不少见,造成的祸患常常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拓例
  牧童驱逐害群之马
  远古的时候,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
下的良策。
  出发前,黄帝请了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
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空旷
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男孩
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