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春节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话说春节
萧放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话说春节/萧放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
ISBN 978-7-5325-5122-4
Ⅰ.话… Ⅱ.萧… Ⅲ.春节—风俗习惯—中国 Ⅳ.K89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71551号
责任编辑 方晓燕 钮君怡
版面设计 田松青
封面装帧 严克勤
技术编辑 王建中
中国节庆文化丛书
话说春节
萧 放 著
(上海瑞金二路272号邮政编码200020)
(1)网址:www.guji.com.cn
(2)E-mail:guji@guji.com.cn
(3)易文网网址:www.ewen.cc
发行经销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制版印刷上海丽佳制版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889×1194 1/24
印张 5.5 字数 60,000
印数 1-2,800
版次 2008年12月第1版
2008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325-5122-4/G·463
定价 20.00元
前言
春节,作为中华第一节,她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说特殊,因为她不像一般普通的生活文化现象,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她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过年不仅在于享受久别亲人相会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寻求文化的归属感与心灵的安顿。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相似的文化功用,而且春节更充满人情伦理色彩。
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时间中,人们以鞭炮的声响、年画春联的色彩、龙舞狮舞的跃动、迎春锣鼓的喧阗,迎接中国新年。中华民族是温柔敦厚、保守传统的民族,同时也是进取兼容、求变趋新的民族。春节作为中国的标志时间,充分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情怀与更新意识。每当春节降临的时刻,既是中华儿女温习家族传统、重演回归仪式的时机,也是精神更新、迎接未来之时。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王夫之说得好:“天地之化日新”。我们的春节虽然古老,但永远年轻。
目录
前言
一、春节的起源
二、春节的演变和发展
1.汉代的正旦
2.魏晋南北朝的元正
3.隋唐的元日
4.宋元明清的元旦
5.近代以来春节的沉浮
三、春节的传统习俗
1.送旧年
2.过大年
3.迎新年
4.新春礼俗
5.正月十五“闹元宵”
四、文艺作品中的春节
1.古代诗词中的春节
2.小说中的春节
五、春节的现代意义
1.春节是聚合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2.春节是滋养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
3.春节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
4.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一、春节的起源

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以年终岁首为时间基础,在民俗中称为大年,其核心内容是除旧迎新,围绕着除夕与新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在民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大家都已经习惯将春节等同于岁首,并且将年末也包含在春节系列活动之中,所以本书将从上古开始的年终岁首的年节祭祀与庆祝活动都囊括在传统春节范围之内。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两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古人把握时间,重视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掌握。《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载是运载之意,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夏朝以“岁”称年,岁与收获、祭祀及天文星象有关。“岁”本为斧类砍削工具,也用来收获庄稼,当时庄稼一年一熟。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岁”就成为祭祀的名称。这种每年一度的丰收祭祀庆祝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落。因此岁收之“岁”与岁祭之“岁”就逐渐成为特定的年度时间标记。商朝以“祀”称年,强调祭祀周期,这与商朝的文化特性相关;周朝继承夏代以农作物丰收为年度时间周期的记时传统,正式将年度周期称为年。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上的“旦”字
“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表示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甲骨卜辞中常有“受年”、“受黍年”、“求年”等词语出现。《说文解字》中解释:“年,谷熟也。”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由于当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商代并不特别看重禾谷成熟周期,而周朝以农业为立国的基础,农业丰收是王朝大事,因此直接以禾谷收获期作为年度时间名称。以农作物生长、成熟为时间段落标志是原始先民的习惯,它在一些后进民族中保存了很久。大年、新年由周代确定之后,成为中国人最向往的日子。《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周人禾谷登场后人们庆祝欢乐的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过年,后世过年的热闹与过年祝福在这里已经有着鲜明的体现。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规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春节是古老的。同时,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首要节日,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提供庆祝与欢乐的机会,人们从春节民俗活动中获得一次次精神更新,同时也使社会关系不断得到增进。因此我们说,春节又充满了新鲜与活力。
二、春节的演变和发展

汉代确立正月初一为岁首开始,春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与农耕、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因为朝代更替、时代变化,“春节”的名字和习俗有所不同,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却延续了千年。

1.汉代的正旦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 ............

书籍插图:
书籍《话说春节》 - 插图1
书籍《话说春节》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话说春节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