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his Academic Book
is subsidized by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and we hereby express
our special thanks.
Copyright © 2012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中文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渠敬东,王楠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9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978-7-108-04109-8
Ⅰ.①自… Ⅱ.①渠…②王… Ⅲ.①洛克,J.(1632~1704)-教育哲学-思想评论②卢梭,J.J.(1712~1778)-教育哲学-思想评论 Ⅳ.①G40—095.61②G40-095.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00107号
责任编辑 曾 诚
封扉设计 蔡立国
责任印制 卢 岳
出版发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2年9月北京第1版
     2012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10.875
字  数 260千字
印  数 0,001—5,000册
定  价 35.00元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学术委员会:

 李学勤
 (主任)

 苏国勋
厉以宁 陈 来
刘世德 赵一凡
     (常务)
王 蒙
责任编辑:孙晓林
     曾 诚
本丛书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丛书,
面向海内外学界,
专诚征集中国中青年学人的
优秀学术专著(含海外留学生)。
·
本丛书意在推动中华人文科学与
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
奖掖新进人材,鼓励刻苦治学,
倡导基础扎实而又适合国情的
学术创新精神,
以弘扬光大我民族知识传统,
迎接中华文明新的腾飞。
·
本丛书由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共同负担出版资金,
保障作者版权权益。
本丛书邀请国内资深教授和研究员。
在北京组成丛书学术委员会,
并依照严格的专业标准
按年度评审遴选
决出每辑书目,保证学术品质,
力求建立有益的学术规范与评奖制度。
自 序
思想史上的“现代”是个很艰难的问题,而洛克和卢梭作为该问题的源发的思想家,需要特别扎实的理解。思想研究向来有两种便当的做法。一种是把文本的每片枝叶瞧得仔细,再不厌其烦地加以甄别,最后剩下细枝末节;一种则是只见森林,却不见了树木,急着将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思想分摊归类,最后只叫思想家照着自己的立场讲话。对于洛克和卢梭这样的重要人物来说,就更容易被拿来肢解,被拿来依傍或批斥了。不过,他们之所以重要,恰是因为他们复杂而丰富,甚至说他们思想本身的张力是最大的,因其有多重的可能方向,故而有着多重的形象。
拿洛克来说,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够多的了:私有财产的捍卫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奠基人、功利主义和市场社会哲学的先驱、自由主义的教父、“隐藏在自然权利面具后面的霍布斯主义者”。等等。卢梭就更不用说了:一会儿被说成是理性主义者,一会儿又被说成是非理性主义者,一会儿是社会主义者,一会儿又是私有财产的辩护士,一会儿是自由斗士,一会儿被称为现代专制主义之父,一会儿被说成是心肠最软的人,一会儿又发觉他所说的孤独者中透着最冷的东西,还有人专门从潜意识出发来揭穿他心中最隐秘的精神病兆。
所有这些意见,或拿来做谈资,或以学术的名义拿来做政治意见的工具,都不能进入思想本身。思想研究需要“学”,从文本出发究其细脉和理据,也需要“识”,从总体出发见其原委和困难。而且,若结合两方面而有所发现,也不能仅仅通过主题或领域式的研究急于寻找结论。比如,对洛克的理解,从《人类理解论》中可以总结出很多人性论的命题,从《政府论两篇》中则可以如愿地找到一系列政治法则,而两者之间的本质关联,却不很容易领会。同样,我们对卢梭的了解,也偏于从“二论”出发提炼出自然状态的涵义,从《社会契约论》出发来发现有关政治的诸项原理,但如何从自然状态出发而最终归于公意政治,则是卢梭思想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对两位思想家来说,如何从人心的自然结构而一步步微妙地扩展到社会和政治的正当秩序中去,进而发现其中不同环节的内在关联乃至潜在的张力,是思想研究最该着力的方向。
本书是从教育问题入手来做这尝试的。在洛克与卢梭的时代里,所谓“教育”显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教育,也没有所谓一种研究领域中的教育。教育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洛克的《教育思议》虽然篇幅不长,却直接统摄着自然法与人性构造的内在联系,旨在使一个不成熟的人能够被教育成为自然权利的真正拥有者,从而使他真正能够承载习俗、政治和宗教的完整秩序。而从卢梭的大部头著作《爱弥儿》的副题,即《论教育》中可以看出,卢梭在爱弥儿身上所倾注的,显然不是对一个特定的孩子的成长历程的关怀,而是对人的自由究竟能够如何实现的探求:即人从他的自然自由过渡到他的道德自由,进而真正获得作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的过程。
由此看来,洛克和卢梭这两篇有关教育的文本,虽说讲的都只是孩子的事情,但关涉的是现代思想中的大问题。洛克在《教育思议》的“献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每位父母的责任和牵挂,而且国家的福祉和繁荣也端赖于此,以致我希望每个人都从心底重视它,在这当中认真地检审和区分开幻想、习俗和理性的主张,然后致力于依据不同的情境改善训练儿童的方法,这是给各行各业培养有德行、有用处、有才能的人才最为方便、简捷,也最为可能的方法”
[1]

。同样卢梭在《爱弥儿》的“前言”中也说,他的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篇关于教育的专论,不如说是一个通灵者(visionary)对教育的幻梦” ............

书籍插图:
书籍《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 插图1
书籍《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