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脑海探险
——人类怎样认识自己
顾凡及 编著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顾凡及编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ISBN 978-7-5478-2352-1
Ⅰ.①脑… Ⅱ.①顾… Ⅲ.①脑科学-普及读物 Ⅳ.①R338.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91318号
责任编辑 杨志平
脑海探险
——人类怎样认识自己
顾凡及 编著
出 版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5 上海钦州南路71号 www.ewen.co www.sstp.cn)
发 行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
印 刷 印刷厂
开 本 635×965mm 1/16
印 张 24
字 数 250 000
版 次 2014年12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478-2352-1/N·88
定 价 58.00元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委会
主任
陈 昕
委员
丁荣生 王一方 王为松 毛文涛 王兴康 包南麟
叶 路 何元龙 张文杰 张英光 张晓敏 张跃进
李伟国 李远涛 李梦生 陈 和 陈 昕 郁椿德
金良年 施宏俊 胡大卫 赵月瑟 赵昌平 翁经义
郭志坤 曹维劲 渠敬东 韩卫东 彭卫国 潘 涛
出版说明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5年1月
脑海探险
——人类怎样认识自己
序
顾凡及教授把新著《脑海探险》的样稿寄给我,读后我很受启发,愿意把自己的读后感介绍给读者。
《脑海探险》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神经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所谓基本是就脑功能大的方面而言的,例如关于人的精神或者神智(mind)
[1]
到底在心还是在脑的问题,又如脑功能是定位的,还是整体、不定位的,这些都是脑研究理论中重大而出现过争论的问题。所谓基本还指脑活动基本“工作方式”而言,例如生物电的发现、神经元学说的建立、“汤”和“火花”之争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神经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脑海探险》不但对这些问题全面地作了介绍,并且讲了它们的来龙去脉。
《脑海探险》对于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渊源作了重点而多方面的介绍与分析。例如,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希望摆脱行为主义(behaviorism)框框,不满足于用行为主义模式来认识人的行为。又如,认知神经科学必然要牵涉人脑与动物脑的进化问题、语言的出现问题、意识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还与近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关,两者的交叉导致一门崭新的学科——计算神经科学诞生。所有这些都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内容,而恰恰也是顾教授本身的专长所在,对相关的问题他都作了系统而有深度的分析与阐述。
我特别欣赏顾教授在自序中所说的一段话:“本书则试图结合神经科学史、神经科学家传记及某些最新进展的材料,希望把它们重新编织成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人类怎样认识自己的脑和心智的这一征程。”这一点很重要,要想了解一门科学,了解这门科学中一些主要观点的来龙去脉,的确需要把学科的历史和最新进展,还有对未来的展望结合起来。而顾教授高瞻远瞩,在这本书里结合21世纪十多年来国际上脑研究的新发展,提出了神经科学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神经科学家应该如何参与这方面工作的想法。
以上是我读了《脑海探险》之后印象最深的几个方面。总之,我感觉读后很有收获,很受启发。他请我写一个序,我不敢当,谨把我的学习体会写下来,与读者共享。
陈宜张
2014年8月26日
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1]
这完全是一个名词翻译上的问题。英文里有mind这个词,现在国内通常译成“心智”,而我偏爱用“神智”,因为现在大家都同意,心脏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不是一个神智(mental)器官,这一点我2008年在拙作《神经科学的历史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