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据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МОСКВА,1958年版译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翻译家译丛)
ISBN 978-7-02-009865-1
Ⅰ.①耿… Ⅱ.①陀…②耿… Ⅲ.①长篇小说—俄罗斯—近代 Ⅳ.①I512.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96454号
选题策划 欧阳韬
责任编辑 张福生
责任印制 苏文强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 址 http://www.rw-cn.com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 数 771千字
开 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 50 插页6
印 数 1—5000
版 次 1981年8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5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02-009865-1
定 价 74.00元(全二册)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建社以来,出版了很多著名翻译家的优秀译作。这些翻译家学贯中西,才气纵横。他们苦心孤诣,以不倦的译笔为几代读者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堪当后学楷模。 然时下,译界译者、译作之多虽前所未有,却难觅精品、大家。为缅怀名家们对中华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他们的严谨学风和卓越成就,更为激浊扬清,在文学翻译领域树一面正色之旗,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携手中国翻译协会出版“中国翻译家译丛”,精选杰出文学翻译家的代表译作,每人一种,分辑出版,第一辑二十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四年十月
“中国翻译家译丛”顾问委员会
主任
李肇星
顾问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友先 卢永福
任吉生 刘习良
李肇星 陈众议 肖丽媛 桂晓风 黄友义
前言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一八七九至一八八○年在刊物上连载,一八八一年单行本出版后不久作者就因病去世,当时和后来的俄国国内外评论界都有不少人把它看作是作者一生总结性的作品。
小说写了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间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冲突和最后酿成的悲剧。也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许多作品中一样,作者借助于对人物心理鞭辟入里的分析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
十九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是俄国社会激烈动荡的时期。一八六一年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农民改革”,名义上解放了农奴,实际上丝毫没有减轻农民的悲苦命运,而资本主义和伴随而来的一切弊病,却使广大城乡普通人民所受的压迫更为深重。与此同时,上层社会的腐朽和知识阶层的彷徨也更加明显。旧的生活基础和道德准则正在迅速瓦解,而新的生活及其前途对多数人来说还非常模糊。俄国向哪里去?——这是当时俄国知识、文化界许多忧国忧民之士所思考焦虑而得不到解答的苦恼问题。
也正是在这种心情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和写成了这部《卡拉马佐夫兄弟》。他以先前亲自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的杀父冤案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思想倾向的儿子的典型形象:“一家之长”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米卡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最小的儿子——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沙却真诚地相信用爱可以战胜世上的一切邪恶。在作者寓言式地托名为“畜栏”的一个外省小城市里,这一家的父亲和长子为争夺共同的情妇,再加上财产的争执,竟至于势不两立。而老头年轻时同一个被他欺凌的穷苦痴女养下的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因为受了伊凡“既然无所谓善恶,就什么事都可以做”的玩世哲学的感染,又为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所驱使,终于利用那一家父子兄弟间的不和,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生父。米卡涉嫌入狱,葬送一生;伊凡内咎自责,神经错乱;斯麦尔佳科夫也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只剩下阿辽沙孤身一人弃家远游,继续用基督教的博爱去拯救这罪恶世界上千千万万“迷途”的灵魂。作者想通过这样一个家庭悲剧,就俄国当时所面对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病根问题,提出他自己的治疗方案。离开社会根源,单纯从道德的角度去看生活中的罪恶现象,自然会得出远离实际的错误结论;把抽象的爱作为拯救社会的良方,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只会掩盖病因,贻误生机。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错误立场并不是偶然的。在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初期,以小说《穷人》(1846)赢得广大声誉时,他曾站在革命民主派的阵营,并因参加青年革命团体“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而遭到沙皇政府的流放(1850—1859)。但在此以后,他就逐渐离开原来的战友,在自己的创作和言论中愈来愈突出地宣扬抽象的“人类心灵的两重性”,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赞美驯顺、受苦和博爱的宗教精神,怀疑和否定六十至七十年代蓬勃兴起的俄国革命运动。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观中这些反动的因素在他最后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明显的反映。难怪小说一问世,反动势力就立即表示欢迎,千方百计渲染和夸大它思想上的弱点,利用它作为反对进步思潮的武器,而进步评论界在肯定它的优点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它有害的一面。
然而尽管如此,这部作品在十九世纪俄国古典文学遗产中仍旧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写的那个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外省小城(“畜栏”)中的地主家庭,它的迅速破落就仿佛是从农奴“解放”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俄国旧秩序瓦解的缩影。法庭及其陪审官们不顾证据的含糊矛盾,可以任意武断地判处无辜的米卡几十年苦役,而凭着金钱的神通,又可以在押解途中受贿释放同一个“犯人”。这实际上是对沙皇政权下整个官僚机器的辛辣讽刺。从四乡到修道院来找佐西马长老的那些丈夫酗酒肆虐、爱子夭折或被征当兵的妇女,米卡“梦”中所见的那些 ............

书籍插图:
书籍《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插图1
书籍《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