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查尔斯·汉迪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华章经典·管理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The Second Curve:Thoughts on Reinventing Society
(英)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著
苗青 译
ISBN:978-7-111-51445-9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第二曲线
第2章 DIY社会
第3章 新的颠覆
第4章 工作场所
第5章 市场
第6章 增长的困境
第7章 资本主义的玻璃塔
第8章 公民组织
第9章 新管理
第10章 庞氏社会
第11章 公正的社会
第12章 金色的种子
第13章 未来的学校
第14章 民主的挑战
第15章 他人的必要性
第16章 与自己的契约
献给我的孙辈们:里奥、山姆、涅斐勒、斯嘉丽,
他们将生活和工作在我所想象的世界里。
感谢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对本书出版的贡献。
推荐序
《第二曲线》是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于80岁高龄特别为年轻一代写的书。身为伦敦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汉迪其实本质上是一位“社会哲学家”,他谦称自己是个没有特殊专长的社会哲学家。从他过去一些知名的著作如《空雨衣》《变动的年代》《非理性的时代》,到近年出版的如《大象与跳蚤》《你拿什么定义自己》,都可以看出汉迪真正关切的领域与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汉迪早年在跨国公司工作,熟悉大型组织的运作,而后专注研究由管理学的观点关怀各类组织的行为。他深信知识社会的来临将对个人与组织乃至社会的运作带来巨大的变化与新兴的机会。他个人更是身体力行,离开大型跨国公司,从事专业的知识传播工作(照他的比喻是从“大象到跳蚤”),他的著作自然比一般学者谈的理论更为接地气、更能贴近真实世界的变化。
管理理论研究企业、组织与人的关系,好的著作必然要有社会与人文的关怀才能深入管理的核心本质。
虽然没有章节直接点明这本书的核心,但是其实就是围绕“创新”与“变革”这个主题,作者借由数学上的“西格玛曲线”作为隐喻,诠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这项重大特质。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一个“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都会经历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的过程,然而往好处看,人类的组织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延续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汉迪巧妙地用他社会哲学家的观点,以多篇短文的形式,从公司组织、企业治理、市场的变化,到个人职业发展、社会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教育与社会价值,多维度地探讨这个世界需要重新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总是停留在“第一曲线”的世界中。正如作者自我的定位,作为哲学家,他负责观察并提出重要而有趣的问题。虽然他声明不负责回答这些问题,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经由汉迪极为生活化、平易近人的分析进入深邃的思考,寻求自己的答案,这也是汉迪一贯的风格。
创新的第一步是要能够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只是多数人太习惯于自己的“舒适区”,形成了惯性的思维而不自觉,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必然会依循“生命周期”的循环,由盛而衰,所差的只是时间的长短。
“创新”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变革”,对于企业组织来说,有很多时候缺乏的不是创新的构想或是创意,而是付诸实践的变革行动,作者特别提到很多知名的企业,因为沉迷于过往的荣光最后招致被淘汰。
作者特别强调“第二曲线”的重要性,它是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根据新的时代与外部环境重新看待这个世界,书中也列举了许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重大事件,充分显示了汉迪的人文关怀。
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恐怕是启动“第二曲线”的时机,好的变革通常不是等到火烧眉毛、不得不为的时候才进行的,要动手术就要趁着身体还有本钱的时候,当势头往下坠,走入生命周期的末端,变革必定事倍功半。作者很形象地用两条半重叠的西格玛曲线来表达这个概念,当第一条曲线还处在上升阶段,第二曲线就应该启动了。这个概念正和咱们中国经典《左传》中说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道理一样,不但要换脑袋,还得趁早。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延伸一下,那么就会出现“第三曲线”“第四曲线”,每条曲线紧密衔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社会、组织因此得以持续发展,创新的价值就会更加明显。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发展到后工业时代或是信息化时代,其中每一阶段的转变,都是一种“范式转移”,思维的逻辑迥然不同,成功的范式当然也随之改变,然而在范式转移的过程中对多数人来讲却是不易察觉的。尤其是像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国家,更常常是多种范式并存,稍微松懈便留在舒适区中,甚至停留在模仿他人已经过时的“第一曲线”中而不自知。
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常说,“关注未来”是领导者非常重要的大事,但关注未来并不是“预测未来”,因为所谓的“未来”就发生在眼前。通过关注趋势和趋势的变化,从当前着手,创造未来。从这一点来说,两位大师所说的道理实在是相通的。
相信你和我一样,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禁会问:我们的“第二曲线”在哪里?
刘家雍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前言
为何会写本书?我希望谁来读它
“请在这儿签名,”他说,“并写上日期,确保把年份写全,否则在这里我们可能搞不清是哪个世纪的签名。”说话的是温莎城堡的管理员,他刚刚递给我一把古老的钥匙,这与我的新工作有关。我笑着接过来,本以为这是个笑话,但当我抬头看他时发现他明显是很认真的。我本该为此受到警告的。
我要去那个研究未来个体及社会的民族价值问题学术会议中心当“监察”,这个头衔真有点儿特罗洛普(Trollopian,英国作家)式的味道。温莎城堡的历史令我着迷。安排给我们的房子是1216年为年轻的亨利三世建造的,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我本希望在这个历史的宝库里创建起一个创造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查尔斯·汉迪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