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另一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考古的另一面
作 者:郑嘉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辑 观 物
古民居
城隍庙
廊 桥
文峰塔
杨府庙
老 屋
碉 楼
盐 田
海 塘
路 亭
戏 台
牌 坊
渡 口
龙 潭
厕 所
韩 瓶
花 瓶
眼 镜
第二辑 石 语
界 碑
墓 志
墓志中的男人
墓志中的女人
墓志中的夫妻
刻字的石匠
无字碑
禁示碑
戒石铭
去思碑
摩崖题名
沈括题名
第三辑 冢 书
王 坟
祖公坟
吕祖谦墓
一个清代女人的坟墓
石像生
义 冢
盗墓笔记
宋六陵
砖 头
水 库
第四辑 行 路
括苍古道
缸 窑
碗 窑
嘉兴的山
葛 府
牡蛎滩
竹 口
临海印象
刘文彩的庄园
渤 海
《三国》考古
何澹考古
杨皇后考古
范成大考古
族 谱
墙头记
房 东
第五辑 谈 薮
考古人的独白
以地之名
好柴火
风俗谈
千工万工
骑 马
酒 桌
胡子史略
古人肖像
假如我们还是猴子的话
长 毛
养鸡的科学家
风水先生
张岱的雷峰塔
鸟 语
蜜蜂和人是一样的
后 记

(一)
与嘉励兄相识于十几年前。他的本职工作是考古,但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都是听他谈“文学”,甚至是很专业的“咬文嚼字”,而通常很有道理,教人不能不服。《考古人茶座》中的不少内容是在聊天时发表过的,部分文字尚带着口语的痕迹,当然更多的已然经过打磨,然而我阅读之际却是能够看到说话时的神情,便更觉亲切。也因此会想到宋人诗中的一联“斩新句子包诸体,放泼腔儿令一家”(刘克庄《答卓常簿二首》之一),移赠嘉励兄,觉得刚好合式。
以前只知道“智商”一词,近年方闻得有“情商”之说。以我的“物恋”,总喜欢从一器一物见出人情,读《茶座》中文字,每能感觉到嘉励兄也是同道。当然以他的专业优势,对“物”的接触远比我直接,自然更可触摸到古人的脉搏。主讲人的考古,集中在“历史时期”,与史前的辽远相比,似乎更容易放进自己的“当代经验”,多一分对古人的体贴。无法放进考古著述的感慨,在这里便发散为“文艺”,于是生发出“看历史”的智慧,比如《城隍庙》篇。这一类文章读了也是教人喜欢的。
《墓志中的夫妻》,很有意思,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且以后在撰写《“千春永如是日”:泸州宋墓石刻中的生活故事》《宋墓出土文房器用与两宋士风》两文的时候,当日的读后感还在发酵,也因此促使我在秉笔之际多存一份思考。记得初从遇安师问学的时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开卷有益”,虽然这早是耳熟能详的旧话,但真正明白它的“指导意义”,却还是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放翁诗云“学问更当求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砻”,诚为见道之语。
(二)
《考古人茶座》读后,曾写下以上一段感言。去秋见面,嘉励兄说《茶座》易名为《考古的另一面》,将要结集出版,因以写序为命。闻命不胜惶然,惟以谊不可却而胪陈旧日杂感,其实此编研幽辨物,嘘英吐华,自有它的分量和魅力,原毋须他人辞费,而书中的一段文字也正好可以作为题词置于卷端:
“生命就是一段旅行,一段曲折丰富、悲欣交集的旅行,沿途到处有瑰丽而无奈的风景。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观看沿途之风景,体验观赏的充实,领悟人生的真谛。人就是趁活着的时候,做点事情,体验人生。”
扬之水,丙申上元节后
第一辑 观 物
壁前的长条案,中间摆香炉,两侧对称置烛台、花瓶各一,这是庄严的组合;案前的八仙桌,左右各设太师椅,主人安坐其上,这是体面的姿态;两侧的靠壁,照例也挂书画,让主人看去更像个“儒商”,这是风雅的象征。如果实在无力置办名家字画,又不怕别人笑话,以景德镇烧制的瓷板画权宜代之,亦可。
古民居
金衢盆地的龙游、兰溪县,今日不算十分富裕,明清时期可是商贾辈出。有多少人的生意失败了,我们不爱听,这里只说那些衣锦还乡的“成功人士”。
乡下的攀比较劲,住宅是最直观的载体,媒婆的花言巧语中,向来也以豪宅别业最具说服力。家乡房子的观瞻,是富商巨贾的大事。今日,龙游、兰溪所见的古民居,通常都很气派。
说是古民居,其实不太古,多为清代、民国遗构,如果能发现明代以前的房子,将比考古队员掘到北京人头盖骨更加稀罕。
远远地,我们就能看见三山式或五山式的马头墙。在今天的logo(标志)中,高耸入云的马头墙是江南民居的经典标志。
看过马头墙,迎面而来的是门楼。门楼是民居的正门,由砖石砌成,外观却完全是一座极尽雕饰的木牌楼,这是“门面”的题中应有之义。高处的瓦檐,两端高高翘起,门上的雕饰不是吉祥图案就是忠孝节义的故事,见过这种门楼的人,当能体会“鬼斧神工”绝非玄虚的文学词语。然而,村庄中的门楼大同小异,虽然壮观,却也单调。凡事太过了,又必然俗气。我们欣赏女子适度化妆,而眼前这位名叫门楼的“徐娘”,年纪不小,脸上的脂粉却厚得不得了。成功人士追求美与体面的生活方式,值得赞许,只是他们的趣味从来需要文人的引导。
穿过正门,便是开敞的堂屋,也称中堂。当年,太师壁中央,会悬挂一幅中堂画,俗人往往是花花绿绿的喜庆画,雅人则多是寄情高远的山水画。两侧的对联和上头的堂匾,书法辞章,未必俱佳,但比今日公园里所见又高出一筹。壁前的长条案,中间摆香炉,两侧对称置烛台、花瓶各一,这是庄严的组合;案前的八仙桌,左右各设太师椅,主人安坐其上,这是体面的姿态;两侧的靠壁,照例也挂书画,让主人看去更像个“儒商”,这是风雅的象征。如果实在无力置办名家字画,又不怕别人笑话,以景德镇烧制的瓷板画权宜代之,亦可。
凡是肉眼不容易见到的地方,可就简陋多了。外观气派的房子,内里却通常采光不佳、通风不良,黑咕隆咚的角落,所在多有。后头的厨房,柴火挨着灶头,煮起饭来,呛得要死。当然,满院子也找不到像样的厕所。按理说,住宅的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人的生活需要,可从古民居的实际状况看,设计师大概是把自己当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两侧的厢房,当年住女眷。门窗隔扇的木雕,总是古民居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机械的几何纹样,组合起来,竟然如此灵动而浑然一体,点缀其间的禽鸟正欲夺框而出,腰板间的人物仿佛又能开口讲话。人们无不叹服,赞美东阳木雕师傅的天才创造,然而又不免疑心,莫非古人更在乎构件的雕饰而 ............

书籍插图:
书籍《考古的另一面》 - 插图1
书籍《考古的另一面》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考古的另一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