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序
经部
卷一
周易
卷二
尚书
卷三
诗
卷四
春秋左氏传(上)原缺。
卷五
春秋左氏传(中)
卷六
春秋左氏传(下)
卷七
礼记
卷八
周 礼
周书
国语
韩诗外传
卷九
孝经
论语
卷十
孔子家语
史部
卷十一
史记(上)
卷十二
史记(下)
吴越春秋
卷十三
汉书(一) 原缺。
卷十四
汉书(二)
卷十五
汉书(三)
卷十六
汉书(四)
卷十七
汉书(五)
卷十八
汉书(六)
卷十九
汉书(七)
卷二十
汉书(八) 原缺。
卷二十一
后汉书(一)
卷二十二
后汉书(二)
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卷二十四
后汉书(四)
卷二十五
魏志(上)
卷二十六
魏志(下)
卷二十七
蜀志
吴志(上)
卷二十八
吴志(下)
卷二十九
晋书(上)
卷三十
晋书(下)
子部
卷三十一
六韬
阴谋
鬻子
卷三十二
管子
卷三十三
晏子
司马法
孙子兵法
卷三十四
老子
鹖冠子
列子
墨子
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卷三十六
吴子
商君子
尸子
申子
卷三十七
孟子
慎子
尹文子
庄子
尉缭子
卷三十八
孙卿子
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
卷四十
韩子
三略
新语
贾子
卷四十一
淮南子
卷四十二
盐铁论
新序
卷四十三
说苑
卷四十四
桓子新论
潜夫论
卷四十五
政论
仲长子昌言
卷四十六
申鉴
中论
典论
卷四十七
刘廙政论
蒋子万机论
政要论
卷四十八
体论
典语
卷四十九
傅子
卷五十
袁子正书
抱朴子
出版说明
《群书治要》五十卷,唐魏徵等奉敕撰。此书《四库全书》未著录,清阮元据新旧《唐书·萧德言传》断定该书成于萧德言之手。《新唐书》萧德言本传说:“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赍赐尤渥。”本书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五帝,下至晋朝,自六经至诸子所载有关治道政术、涉及劝诫的文字,均予辑录。书成后,唐太宗各赐诸王一部。可以说这是一代英主为自己及其子弟特令魏徵等人编撰的读本。天宝十三载(754),唐玄宗要了解古代“政理之要”,可是“史籍广博,卒难寻究”,就询问李泌该读什么书。李泌即推荐《群书治要》,而且说集贤院有藏本。由此可见本书只是皇家藏书。到了宋代,《崇文总目》已不载此书,《中兴书目》记载说:“《群书治要》十卷,秘阁所录唐人墨迹。”《宋史·艺文志》亦作十卷,可是就连这十卷本后来也佚失了。因此,宋明诸儒未曾言及这部书。
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在东邻的日本,该书历经千年,却保留下来了,其中缺卷四、卷十三、卷二十,也弥足珍贵。日本学人于天明五年至七年(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1785—1787)略加校勘,即予刊行,随后回传中国,阮元撰有《群书治要五十卷提要》予以推介。道光咸丰年间先后刊行的《连筠簃丛书》和《粤雅堂丛书》都有收录,其后学者考研先秦诸子和两汉魏晋学术著作,多以本书参校。1936年商务印书馆刊行《丛书集成初编》,即依《连筠簃丛书》本收录,本书遂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的魏徵,领衔编撰《群书治要》,其取舍之意,是后世诸儒难以企及的。而阮元所肯定的作手萧德言,史称他“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唐太宗令他为晋王李治授经讲史。李治为太子后,德言仍兼侍读。唐太宗赞誉他“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夫子,故显于当今”,乃一代鸿儒。以他为主力编撰《治要》,可谓得人。即如其《序言》所说,“欲令见本知末,原始要终,并弃彼春华,采兹秋实。一书之内,牙角无遗;一事之中,羽毛咸尽。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崇巍巍之盛业,开荡荡之王道。可久可大之功,并天地之贞观;日用日新之德,将金镜以长悬”。由此可见,他们编撰本书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对其功用也是相当自信的。
作为初唐保留下来的重要古籍,其所采取各书并属佳本,与后来流行本多有不同。更有《晋书》二卷,即为未修《晋书》以前十八家中的旧本。又如桓谭《新论》、崔寔《政要论》、仲长统《昌言》、袁准《正书》、蒋济《万机论》、桓范《政要论》,后多不传,也赖本书存其梗概。不仅此也,本书是我国典籍选本的汇编,对我们了解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治国之道,了解唐代君臣的政治思想、治国理念,是大有裨益的。对我们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将本书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本书的整理本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断句标点,并加上专名线。整理时多与现存原书核对,发现颇多异辞,可能另有所本,也可能自有取舍,实无必要一一补正。只是为便于阅读,《易经》依《十三经注疏》本增补八卦符号,而对个别明显错讹文字径予改正,个别脱文影响对文意理解者予以补录,并用方括号标示,其他一仍其旧。限于整理者水平,容或有讹误,敬希读者指正。
沈锡麟
2014年9月
序
窃惟载籍之兴,其来尚矣。左史右史,记事记言,皆所以昭德塞违,劝善惩恶。故作而可纪,薰风扬乎百代;动而不法,炯戒垂乎千祀。是以历观前圣,抚运膺期,莫不懔乎御朽,自强不息,乾乾夕惕,义在兹乎?
近古皇王,时有撰述,并皆包括天地,牢笼群有。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伎,流宕忘反,殊涂同致。虽辩周万物,愈失司契之源;术总百端,乖得一之旨。
皇上以天纵之多才,运生知之睿思,性与道合,动妙几神。玄德潜通,化前王之所未化;损己利物,行列圣之所不能行。翰海、龙庭之野,并为郡国;扶桑、若木之域,咸袭缨冕。天地成平,外内禔福,犹且为而不恃,虽休勿休。俯协尧、舜,式遵稽古,不察貌于止水,将取鉴乎哲人。以为六籍纷纶,百家踳驳。穷理尽性,则劳而少功;周览泛观,则博而寡要。故爰命臣等采摭群书,翦截淫放,光昭训典。
圣思所存,务乎政术,缀叙大略,咸发神衷,雅致钩深,规摹宏远,网罗治体,事非一目。若乃钦明之后,屈己以救时;无道之君,乐身以亡国。或临难而知惧、在危而获安,或得志而骄居、业成以致败者,莫不备其得失,以著为君之难。
其委质策名,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群书治要(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