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秩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导言:美术馆的秩序
一、 美术馆文化
二、 美术馆意识
1. 大学美术馆的美术馆意识
2. 国内美术馆的外展意识
3. 美术馆的生活艺术化意识——来自K11模式的提示
4. 美术馆的同城合作意识
5. 美术馆的人才培养意识
6. 美术馆的10秒营销意识
7. 美术馆免费参观的退步
三、 美术馆是否需要一座建筑
1. 从美术馆到旅游景点需要几个街区
2. 美术馆筹建中的建筑管理与考量
3. 美术馆是否需要一座建筑
四、 从立体空间到开放平台
1. 美术馆权利及其影响下的策展
2. 从立体空间到开放平台:美术馆馆刊
3. 大学美术馆的学术与文化展线
4. 美术馆、媒介与社区的交织和讨论
五、 美术馆之于大众
1. 谨慎对待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概念
2. 夹缝中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3.“读”美术馆:美术馆之于大众
4. 灯、光分离的美术馆展厅
5. 美术馆与社会资源的应用
6. 美术馆的数据库与文化旅游
六、 美术馆之于收藏
1. 典藏与修复:一个被忽视的建制
2.“晒”美术馆:美术馆之于收藏
3. 美术馆“阅览室”:美术馆藏品的延伸展示
4. 拍卖场上缺少美术馆的身影
5. 适时建立美术馆藏品的退出机制
6. 美术馆管理的数字塑形
7. 艺术品典藏漏洞与美术馆文化精神
8. 奇美博物馆
9. “借来的”壁画博物馆
七、 美术馆的“美学经济”
1.无声的美术馆教育——艺术商店
2. 文化创意产品与艺术礼品
3. 美术馆的“美学经济”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经验
序一
看过蓝庆伟先生大作——《美术馆的秩序》,似乎被一阵强风掠过脸庞,既强劲又豪壮,好一个对于文化事业有深切认识且有使命感的艺术行政工作者。
或者说他就是一位艺术家,对于管理美术馆事业的工作,有一份确切了解和省思创新方向的态度,期能在美术馆行政中有个踏实且具普世价值的成果,正如艺术工作者在基础功夫得到坚实的能量,才能创造精致的艺术一样,有了正确观念的美术馆专业人员,在其专业的坚持与被尊重之下,才能创立永恒的文化价值,与积淀社会意识凝结的实际力量。
美术馆是专注于美术艺术的博物馆,更集中在艺术品创作之于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其中的收藏品或类项更要求于精致化与纯粹性的美术品。当然也会受民族、区域、与人性的影响,但美术馆不同于博物馆。美术馆较少收集人类学、生活史的器皿或文献资源,却是人类精神生活创立的精华,或者说艺术美来自社会美的精炼与留存于时空所表现的符号。
好比中国的山水画或西方的宗教画已成为美术史上的记号,若东方的文人画与西方的现代性绘画都可代表美术品创作的时代意义,从中我们可以推演并读出社会发展的轨迹,在有系统地保存或搜集这些美术品时,执事者即是专业,也是学术的专业指标。他有责任作为社会发展的开拓者与维护者。换言之,包括对馆长的遴选、馆员的培养,都有一定的规范与要求。虽然我们祈求拥有一个有作为的馆长或有专业素养的馆员,但难免受到很多不精准的意外干扰,那就是政治与商业性的渗入。
那么,如何保持等距离的人情尊重,且遵守订定的法规,必须要有一套升迁的机制。例如,法国有专门的美术馆馆员的教育学校,从基层教育到行政主管,依序受训、考核成效,才能安排更适当的职务;日本文部省的美术人员教育更跨领域到国际间学习;欧美国家的美术馆从业人员都有定期的训练与教育,至少国际博物馆组织每年或每三年都会提出问题作为相对应的主题讨论。
蓝庆伟先生洞悉美术馆营运现象,提出诸多独到的看法,包括在美术馆作为定位更精确的文化机构时,它是符合国际运行规则与积极性,其中谈到专业人才的不足,甚至希望要建立一个更具开拓性的人才养成教育体系,以期未来美术馆正确的更替接续。
当然,他也谈到美术馆的空间运用,比如具有独特的建筑美学是否有个支撑美术馆内涵的外在条件。例如展场规格、教育场地、典藏品设备等等科技应用,也关系到它的营运机能与质量;以及他关心的收藏品是否有一定的审美基准,能否在全民共识下,保存时代性与社会性造境的美学原素;甚至提出颇具建设性的思考,认为美术馆的运作,在于完善的管理制度。美术馆除了可以营销美学价值,更可以营销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而且他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观察到国际间美术馆的运作,乃在于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理想。
美术馆是否健全营运,也关系到“美学经济”的发展。他列举出国际间作为观光资源与生活指标的著名美术馆,如纽约现代美术馆、惠特尼现代美术中心的观光人潮,带动都市的经济成长,文化价值与原创性美学等等利基,指出这些都是值得美术馆从业人员重视与效法的现实。他认为美术馆是众多文化设施,以视觉艺术为主体,可提供普遍美感的原素与价值,若能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必然可成就深度为典范的成就。
美术馆成立之要素,在于社会的需要。它提供了人类最宝贵的生活经验,也展现人生价值所依附的生活艺术品,作为生活指针的象征对象,可以从中学习或探求制作艺术品的文化背景,可再次呈现当时的社会现象,包括知识、情感与教育等。美术馆除了要有丰富的典藏之外,专业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专业能力,都需要被尊重并作适当的考核,才能在国家展现软实力的质量提升。
蓝庆伟关心美术馆的运作,是否依美术馆建馆时的理想与坚持,作为全民的美术馆运作,它必须要有一套管理或营运规律,亦得有年度计划,而不是沦为备用的展览空间,例如成为学校的毕业美展,或商业性的展览,以及宣传用的展品展示空间。它必须给大众一份信度,以及特有风格呈现,才能达成美术馆作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品牌。他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美术馆、西班牙的毕加索美术馆为例,它们之所以闻名全球,就是因为其专业与风格,值得学习与研究。
在诸多提问的主题中,除深刻的理解与热心外,蓝庆伟认为从美术馆的发展,到全球性的学术、学理检讨,国际间的美术都负有相当程度责任与理想,包括文化象征、美术史整理、开创新机能等机制,不能一味只有西方美术发展,而忽视了中国美术发展。原来就是各有特色、各有专长,若不能自我肯定、自我学习与教育,那么东方、中国的美术史究竟是主体还是附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术馆的秩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