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作者:杨志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300-21823-6
价格:78.00元
目录
CONTENTS
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如何面对代际遗忘中的情景再现
第一章 一个镍币的两面:共产主义幽灵·他又回来了
第一节 《资本论》的“传说”和“故事”
第二节 对马克思的“评价”和“思念”
第三节 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直面现象的“碎片”与回到事物自身去的“整体”
第四节 “后资本主义时代”假设:德鲁克的“寓言”与汪丁丁的“悖论”
第五节 对本书题目的“解说”或“释疑”
第二章 经济学的方法、方法体系、方法论
第一节 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第二节 方法是什么?如何理解方法体系?
第三节 方法论是什么?如何理解经济学方法论?
第四节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的可见议程
第二部分 在思想史上,革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连续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第三章 经济学的认识论·哲学方法论·研究框架中的世界
第一节 经济学界在“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上的不同见解
第二节 经济学方法论家与主流经济学家之间的奇妙关系
第三节 关于“科学哲学”的认识论
第四节 如何理解“新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论?
第五节 关于经济学认识论的总结
第四章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逻辑方法论·研究框架中的世界
第一节 经济学的认识论与经济学的逻辑分析
第二节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第三节 有关动态随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与宏观经济学
第四节 有关风险方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经济学的叙事论·话语方法论·语境圈子中的世界
第一节 经济学的文本:思路的记载、叙事的表现
第二节 经济学修辞:经济学思想和内容表达的经济学
第三节 经济学话语:方式与特点及其后果
第四节 经济学表达的训练:话语、权力与实践
第三部分 《资本论》水乳交融的“方法论”:认识论·思维论·叙事论
第六章 《资本论》的认识论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方法论学家对《资本论》方法论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马克思认识世界的起点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
第三节 马克思新世界观体系的形成及其哲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七章 《资本论》的逻辑论及其分析方法
第一节 引言:认识论决定分析框架
第二节 《资本论》的独特逻辑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节 《资本论》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资本论》的逻辑关系
第八章 《资本论》的话语体系及其语言特征
第一节 对资本二重性在复杂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再描述
第二节 对单个资本运动形态、特点、条件及速度二重性的叙述
第三节 与资本运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范畴——价值革命和价格革命
第四节 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形态和特点的二重性的分析
第五节 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条件和运动机制二重性的分析
第六节 对资本属性即第二级本质的概括
第九章 马克思方法论的又一案例:《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中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一节 分析经济危机的前提
第二节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要素形式之一
第三节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要素形式之二
第四节 对危机理论的反思
第四部分 阳光下没有新奇事儿,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的论战,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第十章 19—20世纪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的四次论战
第一节 19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与抽象演绎法之争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方法论革命——数理化趋势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经济哲学方法与实证分析法之争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布劳格和哈奇森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创新——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第十一章 SSA对于《资本论》研究方法的秉承与发展
第一节 SSA学派:理论创新与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SSA核心研究方法:对《资本论》根本研究方法的继承与运用
第三节 SSA的制度分析方法:与《资本论》制度分析的异同及新探索
第四节 SSA研究方法:评价与展望
后记
出版说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时代变迁呼唤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当代中国的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想适应时代要求乃至引领思想潮流,就必须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论库,该套丛书计划在若干年内集中推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端学术著作,通过大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著作的出版,回应时代变化提出的新挑战,抓住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推进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促进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我们希望“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的出版,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为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就没有科学的方法论
没有科学的历史观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观
资本还活着,《资本论》怎么会过时?
仅有科学是不够的,还要有文化、传统、历史、生态、文明和信仰!
序言
(一)
没有科学的历史观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观。迄今为止能称得上科学历史观的恐怕依然只有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其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包括社 ............

书籍插图:
书籍《资本论》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