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作者:(日)藤田昌久 (美)克鲁格曼 (英)维纳布尔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3001-6946-0
价格:59.00元
目录
CONTENTS
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代译者序)
英文版序言
主译简介
导论
第Ⅰ篇 若干知识背景
第1章 文献回顾Ⅰ:城市经济学
第2章 文献回顾Ⅱ:区域科学
第Ⅱ篇 劳动力流动性与区域发展
第3章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及其空间含义
第4章 中心与外围
第5章 多个地区与连续空间
第6章 农业运输成本
第Ⅲ篇 城市体系
第7章 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型:启发式的介绍
第8章 单中心经济体
第9章 新城市的出现
第10章 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第11章 经验研究:城市的规模
第12章 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
第Ⅳ篇 国际贸易
第13章 国际专业化
第14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扩散
第15章 产业集群
第16章 无缝的世界
第17章 对外贸易与内部地理
第18章 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译者后记
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代译者序)
[1]
几年前,当国内经济学界对“空间集聚”一词还非常陌生时,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学术界已异乎寻常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空间经济学已成为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空间经济理论被视为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年来空间经济理论亦成了国内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热门,它可为人们研究理论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故而使人兴趣盎然。
当人们穿越时光隧道,透视空间经济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一座座里程碑赫然入目,而20世纪90年代的那座丰碑则是The Spatial Economy。它对过去10余年来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和成就做了精炼的概述和及时的总结。这本书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它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大家的合作之结晶:三位作者分别是日本京都大学的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注:保罗·克鲁格曼从斯坦福大学转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四年后,于2000年7月赴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和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和政策学院的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Anthony J.Venables)。正是由于这本书,三位作者于2001年获得了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日经奖Nikkei Prize(注:Nillei是Nihon Keizai Shimbun的缩写,Nikkei Prize由Nikkei基金会颁发。以Nikkei命名的奖项范围很广,不仅涉及经济,还涉及科技、生物、文学各个方面,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而前两位又于2002年双双获得国际区域经济科学协会(RSAI)所设立的第一届阿隆索奖Alonso Prize(注:这是一个为了纪念阿朗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表彰在区域经济科学方面写出创造性并极富影响的著作的学者,由国际区域科学经济协会(RSAI)于1999年11月11日设立的奖项。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秉承阿朗索的精神,勇于写出创新性学术著作(英文)。RSAI是个跨学科的国际性组织,成立于1954年,它在研究具有空间维度的社会、经济、政治和行为现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本书的日文版已在2000年出版,同时也被译成了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无疑,任何想在空间经济学这一乐园流连或耕耘者,不得不了解这部经典巨著。然而,正如作者们所说的,这本书是写给博士生读的(注:最近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学者交流,发现他们正是用这本书作为博士生教材。),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即使在出版国外经济学著作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只因“在一年半时间中遍寻中国找不到合适的译者”,一而再地恳请我担纲主译。译完此书后,我也感到这本书对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博士们来说会很困难,甚至可以说有点艰深难懂。我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为博士们开设“空间经济学”一课用这本书作为辅助教材,学生们对此深有感触。本文则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经济学和阅读这部巨著。
一、空间经济学渊远流长
关于空间经济学的渊源我们应该追溯到德国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农业国,英法等国却已走上工业化道路。英国工业化前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些目光敏捷的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国的农产品贸易而获利,于是尽量多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品化过渡。为了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约翰·冯·杜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收集了极为详细的资料,于1826年撰写了巨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为《孤立国》)。书中对于地租和土地利用的分析使人耳目一新,而对于孤立国(城市)的描述,成了城市经济学的发源(注:该书在1966年由Wartenberg译成英文版,1993年引入中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探索工业区位和厂商定位时,冯·杜能首先探询厂商不愿定位主要的城市(特别是首都和省会)的原因,即离心力(用空间经济学术语来说)。冯·杜能的论述非常全面,囊括了大城市中较高的地租和较高的食品价格对货币工资的影响。接着冯·杜能深入探讨了产业集聚的七大原因。虽然该书写于德国工业革命初期,但要超越他所思考的对产业集聚的形成的精确描述,并不是容易的。)。
到19世纪末,德国已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并迅速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产业的大发展使得产业迁徙和工业布局问题为学者们所重视。韦伯于1909年撰写了《工业区位论》。在这部名著中,韦伯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一般的区位理论,并发展为空间经济学的另一流派。
新古典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则是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和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前者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区》 ............

书籍插图:
书籍《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插图1
书籍《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