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清代如何治理帮会(中华史学丛书;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秦宝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1
ISBN:978-7-3002-2260-8
价格:39.00元
目录
CONTENTS
前言
第一章 清前期对异姓结拜弟兄活动的治理
第一节 顺治年间利用异姓结拜弟兄反清与清廷的对策
第二节 康熙朝对惩治异姓结拜弟兄律例的修订
第二章 禁止“结会树党”律例的出台
第一节 雍正年间查禁“结会树党”活动
第二节 乾隆前半期“结会树党”活动的发展
第三章 天地会出现与初期遭禁
第一节 天地会的创立及初期传会活动
第二节 天地会初期的反抗斗争
第四章 清廷惩处天地会律例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台湾“复兴天地会”活动与清廷惩处天地会律例的制定
第二节 惩处“复兴天地会”律例的实施
第三节 惩处“复兴天地会”律例由专指台湾改为遍指闽粤等省
第五章 依“谋反及大逆”和“谋叛但共谋”律惩处天地会结会案
第一节 对结会案件涉及武装反抗者之惩处
第二节 对结会案件涉及反清内容者之惩处
第六章 依“强盗已行”律惩处天地会结会案
第七章 依“传播邪教”律惩处天地会结会案
第一节 依“左道异端煽惑人民”律惩处
第二节 依“妄布邪言煽惑人心”律惩处
第三节 依“传习白阳、白莲、八卦等邪教”律惩处
第八章 惩处天地会结会案的“例”
第一节 对参与起义、起事中“悔罪投出”者从轻惩处
第二节 对“被胁勉从”和“闻拿投首”者之处罚
第三节 对衙役、兵丁入会之惩处
第四节 将山西道监察御史蒋云宽所奏作为定例
第五节 结会人数以结拜时实有之数为断
第六节 遣犯发遣地之调剂
第七节 结会案件律例的补充与修订
第九章 清前期打击和摧毁天地会及其分支
第十章 晚清对天地会的打击
第一节 镇压天地会武装起义或起事
第二节 打击零星反清活动
第三节 查禁和破获天地会及其分支
第四节 打击天地会的结会及危害社会活动
第十一章 清廷对啯噜和哥老会的治理
第一节 乾隆年间啯噜的活动及清廷的治理
第二节 晚清对哥老会的打击
第十二章 清廷对青帮的治理
第一节 镇压青帮各派械斗及相关律例的制定
第二节 打击青帮走私食盐活动
第三节 打击青帮的危害社会活动
第十三章 清代其他帮会的活动与清廷的治理
第一节 清前期对一般会党的取缔与打击
第二节 晚清对其他帮会的治理
第三节 取缔和消泯其他帮会
结语
后记
前言
2003年到2010年,我在承担国家《清史》典志《会党教门志·会党篇》的撰稿工作期间,曾搜集、整理了清朝当局治理帮会的大量史料。《会党篇》只有20万字篇幅的容量,而清廷对于帮会治理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尤其是档案史料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案例,令人耳目一新。把这些珍贵史料加以梳理、提炼成文,对今天维护社会稳定,防止社会动荡,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在2010年4月《会党篇》交稿后,我便着手于本书的撰写工作。经过历时四年多的努力,这部书稿终于可以同读者见面了。
清代历史上不断发生下层群众的反抗斗争,从而造成社会的动荡,艾思奇同志曾经说过,由很多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一只蝴蝶翅膀的轻微扇动,就会打破岌岌可危的平衡。洪水一旦越过大坝,就会像脱缰的野马般汹涌奔腾,任何力量也难以阻挡。这种社会动荡,往往给当政者造成灭顶之灾。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权更迭都是由社会动荡造成的。所以,当政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使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持并连续不断,必须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社会控制,以维护社会稳定。清代社会动荡,很大程度上是由底层社会的结社组织即帮会引起的。所以,清政权专门制定了针对帮会的律例,并不断修订和完善。
帮会对清代社会造成的动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帮会的武装反抗,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的政权安全。有清一代,帮会发动的武装反抗活动层出不穷。清前期天地会在台湾发动的林爽文起义,占据了除府城(今台南市)以外台湾所有的重要城镇,起义历时一年有余,给清朝在台湾的统治以重创。晚清时期的上海小刀会起义、闽南小刀会起义和两广天地会起义,均威胁到清王朝的政权安全。哥老会向湘军大量渗透,许多升任二三品的武职大员也加入其中,并多次哗变,使清政权的重要统治机器遭到侵蚀。湘军被遣散后,士兵和中下级军官更大量涌入哥老会,成为清政权的巨大隐患。在太平天国起义和辛亥革命时期,洪门(天地会和哥老会)积极参加革命党人领导的反清起义,动摇了清政权的统治基础,最终导致清政权的覆亡。因此,清朝统治者对帮会的武装反抗活动一直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
其次,帮会在意识形态方面挑战清政权的合法性,威胁到清王朝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帮会提出“顺天行道”的口号,公然挑战统治者标榜的“君权神授”和“受命于天”的神话。我国历代专制王朝的创始者,均自称其政权来自上天的授予,皇帝的玉玺上也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以表明其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和千古不变。早在夏代,君主就假借上天的名义进行统治,《尚书·召诰》称“有夏服(受)天命”。到了商朝,商王又给自己创造出“帝”或“上帝”的称号,自认为是上天和人间的最高主宰,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商王的统治。西周又用“天”代替了“帝”或“上帝”,周王被赋予了“天子”的称呼,自称是上天之子。周代的铜器“毛公鼎”的铭文刻着“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所提出的“君权神授”说,后来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沿袭。在清代,这一说法更发展到极致。既然皇帝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也就是具有天然的合法性,皇帝代表上天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国家,处理人间的一切事务。所以,任何敢于挑战其权威者,均被视为“谋反及大逆”,被处以凌迟的酷刑。而帮会却认为,上天对于全天下的子民,都是公平、公道的,要让每个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可是,官府的欺压、豪强的掠夺导致了人间的不公平,而朝廷却不主持正义和公道,这些都是违背天意的,是“逆天”的,因此帮会提出“顺天行道”与之抗衡。这是对清朝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力的挑战。
帮会的另一口号是“反清复明”。天地会和哥老会均自 ............

书籍插图:
书籍《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