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规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科学的规范
〔英〕 卡尔·皮尔逊 著
李醒民 译
Karl Pearson
THE GRAMMAR OF SCIENCE
Thoemmes Antiquarian Books Ltd.1892
根据托莫斯文物出版社1892年版译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科学的规范/(英)皮尔逊著;李醒民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ISBN 978-7-100-07472-8
Ⅰ. ①科… Ⅱ. ①皮…②李… Ⅲ. ①科学哲学 Ⅳ. ①N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07008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科学的规范
〔英〕卡尔·皮尔逊 著
李醒民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务印书馆发行
印刷厂印刷
ISBN 978-7-100-07472-8
2011年 月第1版
开本880×1260 1/32
2011年 月北京第 次印刷
印张
定价: 元
中译者序
皮尔逊:一位罕见的现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
(1)
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是活跃在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叶的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27岁便当上了大学教授,39岁时被选入皇家学会。在50多年间,他尽情地在智力王国漫游,始终处在理性科学的最前沿。他是应用数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优生学家,也是天文学、弹性和工程问题专家,又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哲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伦理学家,还是律师、教育改革者、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妇女解放的鼓吹者,同时还是受欢迎的教师、编辑、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作者。在他去世前三年,由其助手编选的《卡尔·皮尔逊的统计学和其他著作文献目录》,在五个主标题(研究领域)下共列举了648个项目。在美国出版的《科学家传记辞典》中,他所占的篇幅(26页)比马赫(12页)和彭加勒(10页)的篇幅的总和还要多,其中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科学贡献和成就。皮尔逊不愧为20世纪科学界和学术界之翘楚。
皮尔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两种遗传特征——在专业领域顽强工作的能力和在其他人占有的领域自由漫游的能力——在他身上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其二是道德力量始终引导和伴随着理智力量,也就是说,他具有为真理献身、与自然深刻共鸣和为一个伟大目标而牺牲所有枝节问题的情操。皮尔逊的成就之所以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显然与此有关。要知道,真正的科学伟人和思想巨人既不是单薄的“专门家”,也不是仅凭智力就可以企及的。
在科学上,皮尔逊是现代数学统计学的开创者,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优生学的先行者(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相当专门,此处不拟详述)。难怪皮尔逊的传记作者这样评论说:“我们深信,无论科学的道路通向何方,卡尔·皮尔逊都充分地扮演了科学开拓者的角色,真正的进步正是从他的开拓性工作开始的。”
(2)
作为批判学派
(3)
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代表人物是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和逻辑经验论的先驱,皮尔逊在现代哲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皮尔逊的认识论脱胎于英国土生土长的经验论传统。它是沿着贝克莱、休谟的观念论(唯心论)的经验论路线发展的,而不是循着培根、霍布斯、洛克的物质论(唯物论)的经验论脚步行进的。但是,它也融入了后者的一些合理因素,从而显得有点像洛克哲学那样的“折中”性质。皮尔逊也从大陆哲学家笛卡儿的怀疑论、康德的批判观念论和理性论、孔德的实证论、马赫的感觉论汲取了一些有效成分,他又直接受到当时在英国盛行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的强烈影响,以及克利福德的科学哲学的感染,加上他本人的科学创造和哲学反思,从而熔铸成他的以怀疑和批判为先导和特征的,以观念论自我标榜的,带有明显的现象论、工具论和实证论色调的,属于经验论范畴的感觉论的认识论。但是,在剑桥发祥的赫歇耳和休厄尔的科学哲学,似乎并未受到剑桥出身的皮尔逊的特别关注,这也许是他们的归纳逻辑不适合他的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口味。
皮尔逊自称是“一个比较讲究实际的感觉论者”,并认为这种哲学既排除了毕希纳类型的物质论的荒谬,又排除了新黑格尔主义的头脑糊涂的神秘主义。在这种以感觉印象为基石的感觉论中,感觉只是作为感觉为我们所知,感觉印象是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外部世界是构象,是感觉印象的世界,本质上受人的知觉和记忆能力的制约;感觉印象是知识素材的本源,科学最终以感觉印象为基础,科学对超感觉的东西不可知;意识、无意识和思维是即时感觉印象和存储感觉印象的不同的操作或组合;知觉官能和推理官能是协调共济的,他人意识是投射;宇宙的同一在于思维肉体工具的同一。皮尔逊坚决反对在感觉印象背后设置它们的源泉,他认为诸如物质论者的物质、贝克莱的上帝、康德的物自体、克利福德的心智素材,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枯燥无味的讨论。皮尔逊的感觉论虽说是一种较为极端的经验论,但它并未囿于经验,也未把科学和认识局限于现象领域或感觉印象之内。相反地,他不仅不排斥理性,而且十分推崇理性或理智,为理性论留有充分活动的余地,强烈地流露出康德主义的情调。皮尔逊深谙哲学的真谛,摸准时代的脉搏,他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先导,为自由思想开辟道路,向过时的传统、蒙昧迷信、教条主义、唯灵论(或泛灵论)、神学和形而上学发起猛烈的攻击。他说:“通向知识和最终确信的唯一真实的道路是怀疑和怀疑论”,“批判是科学的真正生命线”。与此同时,他也充分意识到批判之易和重建之难,并未在较轻的任务上停步不前,他身体力行,重构自己的力学体系和科学论。
皮尔逊十分看重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按照他的观点,“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科学的统一仅仅在于它的方法而不在于它的材料”;尤其是,科学方法还是训练公民的心智和思想框架的有效手段。他把科学方法的特征概述为:仔细而精确地分类事实,观察它们的相关和顺序;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发现科学定律;自我批判和对所有正常构造的心智来说是同等有效的最后检验。皮尔逊立足于他的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科学的规范 - (EPUB全文下载)